“魅力三門峽”系列報道之人文篇 絢爛仰韶文化 點亮華夏文明
編者按
人文,作為人類文化的核心,是一個地方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也展示著一座城市的軟實力。
三門峽是華夏文明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從舉世聞名的遠古先民文化遺存仰韶文化,到被考古界專家學者譽為“早期中國文明第一縷曙光”的廟底溝文化;從“文明起源處 尋根拜祖地”的黃帝鑄鼎原到承載著虢國文化的虢國博物館;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秦函谷關到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從被譽為地平線下的古村落、地下四合院的陜州地坑院民居,到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的湯河裸浴……這些各具魅力的人文民俗,無不見證著三門峽這座城市的厚重底蘊。從今天起,“魅力三門峽”系列報道推出人文篇,向讀者展示三門峽厚重豐富的人文歷史,讓讀者感受崤函大地獨特的人文氣質。
絢爛仰韶文化 點亮華夏文明
數(shù)千年前,仰韶文化如第一縷曙光,照亮了中華文明漫漫長河。而今,矗立于澠池縣仰韶文化遺址上的仰韶文化博物館,承載著這縷耀眼的光輝,向世人展示中國燦爛輝煌的遠古文明,也令崤函大地光彩倍增。
11月4日上午,記者一行從澠池縣城出發(fā),驅車約20分鐘,來到位于仰韶村的仰韶文化博物館。冬日的陽光柔柔地灑向大地,一簇簇薰衣草迎風搖擺,傳遞著芬芳雅致的氣息。走進博物館,循著一件件色彩艷麗的陶器和保存完好的石刀、石鏃,遠古時期人們耕種勞作、狩獵舞蹈的生活畫面浮現(xiàn)在眼前,厚重燦爛的仰韶文化慢慢掀開神秘的面紗……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qū)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持續(xù)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遍及河南、山西、陜西、甘肅、河北、寧夏等地。因1921年首次在澠池縣仰韶村發(fā)現(xiàn),按照考古慣例,稱之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發(fā)現(xiàn),確立了中國史前文化的地位,宣布了“中國無石器時代文化”論調的徹底破產,同時揭開了中國新石器考古事業(yè)的第一頁,書寫了中國田野考古史的新篇章,也使得文化積淀厚重的三門峽及其澠池縣仰韶村走向世界,聞名遐邇。
位于仰韶村的仰韶文化遺址北依韶山,東、西、南三面環(huán)水,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文化土層堆積存度2米一4米。195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小規(guī)模發(fā)掘,發(fā)現(xiàn)這里有四層文化層相疊壓,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龍山文化中期。該遺址經過三次發(fā)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陶器上精美的裝飾圖案,其紋飾有寬帶紋、網紋、花瓣紋、魚紋、弦紋和幾何圖形紋等,體現(xiàn)了先民的聰明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同時,彩陶也是仰韶文化的重要標志,所以仰韶文化又稱“彩陶文化”。1961年,國務院將仰韶文化遺址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方豐章在遺址區(qū)保護房內向記者介紹仰韶文化層遺跡。 張茜 攝
2011年,在仰韶文化發(fā)現(xiàn)90周年之際,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仰韶文化專題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是后人對祖先饋贈的寶貴文化遺存進行保護和開發(fā)的縮影。據(jù)了解,該館總投資5130萬元,占地43畝,建筑面積4700平方米。入館口朝向北方的韶山,取“仰望韶山”之意。館內展出文物400余件,系統(tǒng)且詳細地介紹了仰韶文化的發(fā)現(xiàn)、分布與類型,生動展現(xiàn)了仰韶時期農業(yè)、手工業(yè)、生產工具的制作和使用,城址的建立以及埋葬的習俗等內容。
多年來,仰韶文化博物館始終吸引著海內外游人的目光,成為人們追溯華夏源頭、感受遠古文明的必到之處。著名學者余秋雨曾在游覽后動情地說:“仰韶文化的發(fā)現(xiàn),就是我們民族童年的歌聲,使一個壯士重新站立在地球上。”
記者采訪當天,仰韶文化博物館內游客絡繹不絕,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和豐富的文物照片中,人們對古人創(chuàng)造的文明奇跡贊嘆不已。許多游客參觀結束后,還特意選購了幾件精美的人面魚盆、小口頂?shù)灼康炔侍?a href='/techan/40848' target=_blank>工藝品,留作紀念。這一件件工藝品,成為傳播仰韶文化的重要載體。
博物館展示的出土文物。 張茜 攝
仰韶文化燦爛輝煌,相關部門在遺址保護方面不斷探索。在距博物館不遠處的遺址區(qū),200畝盛開的薰衣草吸引著游客駐足欣賞。澠池縣文廣新局局長方豐章介紹,為保護遺址不被翻耕,2012年,他們大膽引進了花期長、觀賞價值高的薰衣草,精心培育。每逢節(jié)假日,便會吸引來自鄭州、西安等地的大批游客前來觀賞,人們在領略自然風光的同時,也能感受仰韶文化的獨特魅力。
記者沿一條小路向遺址區(qū)深處探尋,小路兩側的土塬層層分布,隨處可見大小不等的灰坑,密集程度令人驚嘆。仔細辨認,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夾雜著破碎的陶片和石器,小心翼翼地觸摸著這些殘存遺物,一股濃郁的歷史滄桑感撲面而來。為了保護這些裸露在外的文化層,遺址區(qū)內建立了一處大面積的保護房,遺址區(qū)邊緣還建了一條觀光步道,不僅起到護坡作用,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參觀環(huán)境。步道旁的水塘中種植著荷花等植物,水塘邊上還有楊柳,看起來生機盎然。厚重的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休閑娛樂功能完美融合,不少游人在此散步垂釣,十分愜意。
“下一步,我們準備將遺址區(qū)里廢棄的窯洞進行改造,建成游客服務中心,或打造成農家樂,為游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把遺址區(qū)連同博物館建設成為一座大型的‘仰韶文化遺址公園’?!狈截S章說,源遠流長的仰韶文化是澠池人民最珍貴的寶藏,保護和開發(fā)好這一文化遺產,讓仰韶文化經久不衰,是所有人的期盼。近年來,澠池人民大力推崇仰韶文化,將“仰韶”變?yōu)橐粔K“金字招牌”,衍生出仰韶彩陶、仰韶酒、仰韶石藝、仰韶貢米、仰韶貢餅、仰韶油茶、仰韶大杏、仰韶老土布等一系列名優(yōu)產品,推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同時,政府部門先后在法國、瑞典、韓國等國家和國內各大城市進行宣傳推介活動,吸引了大批媒體記者的關注,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使仰韶文化盛名遠揚……
在燦若星河的華夏歷史文明中,仰韶文化猶如一顆獨特的寶石,始終散發(fā)著奪目的光芒。作為三門峽人,我們需要持續(xù)保護、傳承和深入挖掘先民留下的文化寶藏,使其與現(xiàn)代文明融匯貫通,煥發(fā)出新的生機,照亮三門峽城市發(fā)展的前路。(記者 劉書芳 張茜)
到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精讀華夏文明 華夏文明
在飲食多元化的今天,美食在人們孜孜不倦地發(fā)掘追求之下得以延綿發(fā)展,承接著來自歷史中古老的味道。昨日記者了解到,坐落于棋盤山風景區(qū)的沈陽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近期推出了春夏主題遼菜文化美食季,來到這里,不僅能細細品鑒縈繞在舌尖上的美味,更能赴一場美妙的文化之旅。
四大展館和清帝園展文化風采
來到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的四座展館,能看到其對飲食文化的詳細梳理。第一展館展出了自新石器時期起至現(xiàn)代的餐飲器具;第二展館系統(tǒng)介紹了中國自古以來體現(xiàn)“禮儀”的筵席以及筵席上所使用的特色餐具,世界最大的筷子、盤子、飯碗都能在這里看到;第三展館完整地還原了二十世紀不同時期的飲食文化;第四展館通過菜品展示與局部場景還原,展現(xiàn)了遼沈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飲食文化和禁忌禮儀。
此外,曾矗立在沈陽北市場的清十二帝青銅雕像,也于2012年9月遷至華夏飲食博物館。據(jù)了解,每尊雕像重約兩噸,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帝王青銅雕像。爾后,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修建了長100米、寬6米、高5米的清帝長廊,成為“清帝園”,并以清帝飲食文化為切入點,將其融入博物館的研究當中。此外,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些著名的飲食文化名人,比如杜康、宋嫂等塑像,也出現(xiàn)在清帝園當中,向人們詳細講述“杜康酒”“宋嫂魚羹”的制作由來。
美食季“葫蘆宴”展示中國福文化
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山水環(huán)繞,綠樹成蔭。在遼菜文化美食季中,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對菜肴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推出了代表滿族遼菜宮廷宴的“玉盤宴”,代表遼菜官府宴的新式“葫蘆宴”,刻畫民間高檔婚宴的“喜字宴”,還有代表市肆遼菜的“百姓家常宴”。值得一提的是,葫蘆,因與“福祿”諧音,因此歷來是中國傳統(tǒng)福祿文化的代表?!昂J宴”上,葫蘆被雕琢成了造型各異的湯碗、盤子,據(jù)介紹,光是研發(fā)葫蘆造型和與菜肴的合理搭配,工作人員就花了兩個月。此外,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策劃的燒烤主題“土窯吃街”囊括了滿族、朝鮮族、錫伯族、蒙古族等豐富的民族特色風味,也于5月至10月面向游客開放,必將成為沈城市民休閑娛樂,博文考
八千年華夏文明,7處散落在甘肅的世界文化遺產 華夏文明
甘肅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也是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結出最絢麗的經濟文化果實的地方,是絲綢之路無可爭議的黃金段?!?a href='/sichouzhilu/' target=_blank>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既是對甘肅厚重歷史文化的真實寫照,也是對甘肅歷史文化的最好詮釋。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7處世界文化遺產,你可都知道嗎?
鎖陽城又名“苦峪城”、“瓜州故城”、“晉昌故城”等,遺址位于甘肅省的安西縣,是一處隋唐時期(公元581至907年)的郡城遺址。鎖陽城是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隋唐時期古城址,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
城墻為夯土板筑而成,分為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內城東西長565米,南北長約469米,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城墻高10米,四角還有以土坯砌成的墩。此外,還有甕城4座,馬面24座。外城有環(huán)墻兩道,總長約8.5公里。其東北角有一正方形小城,周長約300米,墻高6.5米,厚14米,這座小城即是隋代的玉門關。此外,在城址內還發(fā)現(xiàn)有當年鑄造兵器遺留下來的積炭堆和陶渣等。
鎖陽城具有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軍事防御系統(tǒng)和古代農田水利灌溉系統(tǒng)。它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中國隋唐時期的軍事、農業(yè)、城市形制以及當?shù)氐纳鷳B(tài)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是中國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肅省永靖縣城西南35千米的小積石山中。炳靈寺在北魏之前稱唐述窟,唐代稱靈巖寺,明代始稱炳靈寺。今存窟龕196個,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溝、佛爺臺等處。
炳靈寺石窟現(xiàn)存窟龕196個,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彌勒坐佛高達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
其中,西秦開鑿的有2窟1龕,北魏開鑿的有8窟25龕,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龕,唐代作品藝術成就最高。
該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法顯的墨書題記,是國內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紀年題紀,對全國其他古老石窟的斷代提供了標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位于天水東南約30公里山中。據(jù)文獻記載,后秦時開窟造像,創(chuàng)建佛寺。
后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個朝代1500多年的開鑿重修,遂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四面全是郁郁蔥蔥的青山,重巒疊嶂,青松似海,云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
在中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最佳。素有“小江南”、“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譽。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
古人曾稱贊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痹娛?a href='/dufu/' target=_blank>杜甫贊美麥積山:“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形象地勾勒出來麥積山高聳的外貌。正如著名雕塑家劉開渠所贊美的,麥積山是“我國歷代的一個大雕塑館?!?/p>
玉門關遺址
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灘上,是長城西端重要關口。始置于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南邊是沼澤地,北邊是哈拉湖,再往北是漢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河故道。
據(jù)《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于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歷史上的玉門關頗負盛名,唐宋元明清都有騷客文人吟詠。“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半夜帳中停燭坐,唯思生入玉門關”、“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等。唐代詩人王之渙“春風不度玉門關”更是流傳千古。
懸泉置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閣經)有記佛龕之文日:“右在縣東(壽昌縣)六十里,香舊圖云,漢(闕)佛龕百姓更營造。”推測文中所記佛龕當指此。
據(jù)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創(chuàng)年代應早于莫高窟,至少應與莫高窟屬同時代建造。據(jù)出土簡文記載,懸泉置遺址西漢武帝時稱“懸泉亭”,昭帝時期改稱“懸泉置”。東漢后期又改稱“懸泉郵”,魏晉時曾廢棄。唐以后復稱“懸泉驛”,宋以后又廢置。清代又稱“貳師廟”,“吊吊水”,其名取之南側山中懸泉水。遺址由主體建筑塢堡和塢外附屬建筑倉、廄構成。
塢呈正方形,邊長48.10米,土坯砌筑,塢內有兩組房屋建筑。塢墻設于東墻正中,寬3米。塢東北及西南角有角墩。懸泉置遺址是繼居延遺址之后簡牘出土數(shù)量最多、內容最為豐富的遺址,該遺址的科學發(fā)掘,對研究漢晉驛站的結構、形制和布局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與之相聯(lián)系的大量簡牘及其他各類遺物為我們了解漢代郵驛制度及西北邊郡地區(qū)的政治、經濟、軍事及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
敦煌石窟,是我國和世界聞名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東千佛洞、水峽口下洞子石窟、肅北五個廟石窟、一個廟石窟、玉門昌馬石窟。
因其各石窟的藝術風格同屬一脈,主要石窟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且古代敦煌又為本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統(tǒng)稱敦煌石窟。
莫高窟開鑿于前秦建元二年,時間最早創(chuàng)于公元366年(另有始建于西晉末年及東晉永和九年等說),后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等時代連續(xù)修鑿,歷時千年,延續(xù)時間最長;現(xiàn)存石窟700余個,規(guī)模最大;雕塑3000余身,壁畫4500余平方米,內容最豐富。窟內繪、塑佛像及佛典內容,為佛徒修行、觀像、禮拜處所。
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是融建筑、雕塑、壁畫三者于一體立體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史的百科全書。1961年,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嘉峪關長城,位于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關口,以巍峨壯觀著稱于世,被譽為“天下雄關”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
關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而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它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并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御體系。
關城以內城為主,周長640萬平方米,面積2.5萬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黃土夯筑而成,西側以磚包墻,雄偉堅固。內城有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意為紫氣東升,光華普照;西為柔遠門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
在兩門外各有一甕城圍護,嘉峪關內城墻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嘉峪關關城是長城眾多關城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
來源:玩轉西部
廣告推廣
瓜州在線
甘肅瓜州新媒體領導品牌
生活.新聞.活動.美食.玩樂.公益.推廣
合作:133-6937-1840 客服微信:ha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