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紅菇
拉丁學(xué)名:Russula sp. (正紅菇是個新種)
俗名別名:正紅菇、真紅菇、大紅菇、紅椎菌、大紅菌、大朱菇
分類:真菌植物門、彈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
型態(tài)特征:菌蓋寬4—9厘米,扁半球形,后平展至中下凹,幼時粘,無光澤或絨狀,中部色深紅至暗(黑)紅,邊緣較淡呈深紅色,蓋緣常見細橫紋。菌肉白色,厚,常被蟲吃。味道及氣味好。菌褶白色,老后變?yōu)槿辄S色,近蓋緣處可帶紅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間具橫脈。菌柄長 3.5—5厘米,粗0.5—2厘米,白色,一側(cè)或基部帶淺珊瑚紅色,圓柱形或向下漸細,中實或松軟。孢子印白色或極淡的灰白色。孢子無色,近球形,有小疣,7.5—9×7.3—8.1微米。囊狀體近梭形,51—85×8—13微米。
生態(tài)習(xí)性:夏秋季林中 地上群生或單生。是一種和楮、栲等樹木的根系共生的菌根真菌。
營養(yǎng)與使用
紅菇身含有5種多糖、16種氨基酸和28種脂肪酸。多糖含量約為2.47%,其中單糖和寡糖占總糖的33.9%,氨基酸含量14.7%,其中人體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問題的54.4%。紅菇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質(zhì)15.7克,碳水化合物63.3克,鈣23毫克,磷500毫克,維生素b23.54毫克,尼克酸42.3毫克。
有“菇中之王”的美稱,系天然營養(yǎng)佳品。其風(fēng)味獨特,香馥爽口。其味較之任何菇類無1比的鮮甜可口;并含有人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等成分,有滋陰、補腎、潤肺、活血、健腦、養(yǎng)顏等功效,經(jīng)常食用,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同時它含有多糖類抗癌物質(zhì),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抑制癌細胞轉(zhuǎn)移,對治療療急性脊髓視神經(jīng)癥也有一定的療效。具有治療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滋陰、清涼解毒及治療貧血、水腫、營養(yǎng)不良和產(chǎn)婦出血過多等疾病,還具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經(jīng)常食用,可使人皮膚細潤,精力旺盛,益壽延年。
紅菇的菌絲不能分離,故至今無法進行人工栽培,日見珍貴。的桿同其它菇不一樣,不但不脆,而且質(zhì)硬帶有韌性。采摘時要用削菇的竹簽或其他工具插入底層,才能把它撬起來。紅菇一般群集而生,山中蛇蟲常有毒涎染菇上,為免中毒,鮮菇煮食時應(yīng)同時置以米粒,倘米粒呈藍色,則菇有毒,棄之勿食。
在福建閩南地區(qū),婦女分娩時必食紅菇補充營養(yǎng);在廣州、香港及東南亞國家很受歡迎。據(jù)《本草綱木》所載:“紅菇味清、性溫、開胃、止瀉、解毒、滋補、常服之益壽也”??梢姡t菇早在明代就被前人所食用。紅菇有脾肝補血、健胃強腎之功效。當?shù)厝丝谖恫患褧r,常用紅菇調(diào)和胃口;小孩泄瀉用紅菇蕾燉湯可止瀉;婦女坐月子吃些紅菇滋補健身。所以紅菇又有“南方紅參”之稱。當?shù)責(zé)蹼u、燉鴨、燉蛋、燉豬肚、燉豬排之類配些紅菇不僅使其色彩奪目、更能使湯水增甜、味道鮮美。由于紅菇既是古往今來的天然味精又是得天獨厚的天然色素,因此成為請客宴會、迎賓送禮的名貴上菜和饋贈佳品,暢銷于海內(nèi)外。紅菇具有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當?shù)刂V語云:“從來無種,四季無花,越嫩越好食,越老越有渣。”形象地概括了紅菇的這一特征。它自古以來既無花又無種,一年一度自然生長,在高溫高濕的氣候下生長。它生長的地域更為獨特,只生長在茂密椴木樹下的沃土上。它雖然無花無種,但卻有傳宗接代的始祖地,每年均在這塊故土上茁壯生長。采菇者年復(fù)一年依舊回老菇穴采菇。
真的紅菇,菌蓋正面深紅,中心暗紅,并有橫皺紋,菌蓋腹面菌褶細密均勻,呈淺灰藍色,菇腳矮圓不空心。葉蓋全開并有破裂的紅菇,則是將要過時的菇,但湯味好,未開傘的菌食來無渣。葉蓋半開型如單車搖鈴的紅菇,屬上等紅菇,清香美味,一盆菜調(diào)上幾個就獨到好處。未開的紅菇蕾,雖然未過到成熟期,卻甜嫩可口。紅菇便于保存,曬干后放在通風(fēng)干燥的室內(nèi),不僅久不變質(zhì)還會放出陣陣芳香,使人心曠神怡。天然野生紅菇 紅菇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純天然野生,能補血,特別適合產(chǎn)婦及貧血者食用,其味道鮮美,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能預(yù)防感冒和肝硬化,并有降低血壓、減少膽固醇抗癌等作用天然野生紅菇 ,紅菇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純天然野生,能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