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陽區(qū)內(nèi)。唐武德四年(621),漢陽城在東漢末年所筑魯山城的基礎(chǔ)上擴建。城周圍3.54公里。有八個城門:東名迎春,南名沙洲,西名孝感,北名漢廣,東南名朝天,西南名漢南,東北名慶賀,西北名下議.此城“東南枕大江,北控月湖”,包容風(fēng)棲山(今鳳凰山)和魯山(今龜山)一部分。北宋宣和四年(1122)漢陽城被大水沖毀。南宋嘉定初年,漢陽知軍黃干多次呈請修復(fù)漢陽城,并提出城北由大別山退至風(fēng)棲山的修復(fù)方案。咸淳十年(1274),始按黃干方案修筑城墻。元末遭兵災(zāi),成斷垣殘壁。明初,知府程瑞重修,恢復(fù)南宋基礎(chǔ),“東南臨大江、西北跨鳳棲”。城墻周圍2.5公里,為單墻無里城。有4個城門:東為朝宗,南為南紀,西為鳳山,北為朝元,每個城門建有誰樓。不久,朝元門被塞。嘉靖年間,始筑里城。漢陽城在明清受戰(zhàn)火、風(fēng)雨、水患影響,屢毀屢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府嚴防、知縣林瑞枝重修城墻及東誰樓,改為漢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