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溪中國古代磚瓦博物館位于古鎮(zhèn)區(qū)上塘老街清代建筑“丁宅”內(nèi),為錦溪首創(chuàng),國內(nèi)一絕。館內(nèi)藏品涉及瓦當、滴水、屋脊構(gòu)件、建筑磚、銘文磚、祭祀磚等14大類,2300多件。從漢代城磚、六朝板瓦、西晉紀年磚、唐宋鑿榫井磚,到明清、太平天國、民國時期,乃至以五星為標志的青磚應(yīng)有盡有,堪稱一部卷帙浩繁的磚瓦發(fā)展史長卷。那些薄薄的、鋪墊于瓦片之下的甍磚,巴掌大小的窗花磚,千年不毀的墓磚,還有經(jīng)燒百天、用桐油浸透的金磚,每一件都閃爍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shù)結(jié)晶。
館中珍藏著最“原始”的一塊距今已有5500年歷史,出土于199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昆山市張浦鎮(zhèn)趙陵山良渚文化遺址,是我們的祖先——良渚人居住的“半穴式”房屋上的遺留物。此磚以竹桿和蘆葦作骨架,由粘土、礱糠和稻草揉合,經(jīng)堆積大量干柴用大火焚燒而成,考古界稱之為“紅燒土”,乃磚之“雛形”,亦為磚之“元祖”。
館中瑰寶“銅雀臺瓦當”,乃建安五年曹操在河南洛陽建造的金鳳、冰井、銅雀三臺之遺器。瓦當正面鐫有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翁方綱手書:“天然一片瓦,琢成此奇形,北海魚龍舞,中央雨露澤?!笨陶咦栽倿椤拌F筆道人”,還附記“此瓦得于洛陽荒野蔓草間,其泥細結(jié),其性堅韌,古玩之真,銅雀臺遺器永保之……”筒瓦背面鐫有紀年“建安五年三月造”。
另一珍品,是一塊秦代望夷宮上的裝飾磚,距今足有2100年歷史,為陜西咸陽出土的所有古磚中圖案花紋最為完好一塊。磚乃沙土燒制,每邊長一尺有余,磚面呈黃褐色,鐫刻四形回紋,線條簡潔流暢,棱角分明,處處透出一種古樸的滄桑之美,顯示出秦時制磚的最高藝術(shù)。
西漢墓室磚亦稱之為“琴磚”,長1.12米、寬0.25米、厚0.19米,中空薄壁,磚面刻有菱形紋飾。此磚在西漢時用以構(gòu)筑墓室,明人用來擱置古琴。由于磚是空心的,輕輕叩之,磬然有聲,可以使琴聲產(chǎn)生共鳴,使琴聲更加悠揚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