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寺位于樂安縣鰲溪鎮(zhèn)西南潭港至長山、白竹道旁。始建于唐天寶三年(744)。此處一座天然大石從丘陵地聳起,象條蒼龍騰空飛躍。構(gòu)成這座石橋。傳說千百年前,這座古寺爐煙飄香沖上穹蒼,驚動了仙人下凡觀光,一夜之間造起這座石橋,故又名“仙人橋”。石橋通高20米,橋面寬15米。橋上一條山徑小道,可供游人登高眺望。距仙人橋前50步許,是石橋寺。當年寺宇宏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念經(jīng)堂、鐘鼓房及僧舍客寮等;還有樓閣三層,梵塔一座,寺宇雄偉壯觀。相傳南宋淳年間,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此讀書。爾后舊地重游,見寺廟年久失修,遂獻資修繕。其磚塊上銘刻有“文天祥”三字。后經(jīng)歷代維修。石橋附近古跡亦多。寺旁有五色巖,傳說巖洞原來很小,每天會出油鹽醬醋米,可供寺內(nèi)僧員食用。后來有個貪心和尚,想出更多食物,請來石匠把巖洞鑿大,洞里鮮血直流,從此再不出食物,只流臟水。此外,還有石礱、石磨、牛鼻子石、老虎巖、石羅漢、石娘娘等,皆形象逼真,引人入勝。此地山明水秀,壑花翠,奇石古跡,點綴其間,風景尤見佳妙,故歷代文人墨客在此讀書、講學、觀光游覽。宋代何大虛曾賦詩詠石橋寺:未許興公知此山,應真飛錫于其間。陰凝黑霓落半胯,夜來銀河僵一石橋寺灣。偃月光邊空翠眩,回風聲靜雨花閑。山中仙人渺何許,支鶴三招殊未還。現(xiàn)在的寺廟建在石橋下,坐東向西,面寬34米,進深58米,總面積986平方米。寺前設有焚紙香爐與圍墻,寺左前方建一山門和數(shù)十級臺階。前墻開有左、中、右三扇大門;進中門是大雄寶殿,正中上面座著釋迦牟尼與大小諸佛17尊,左右兩旁是十八羅漢佛像;殿堂兩側(cè)架設鐘鼓,中央擺設神桌。入左右兩門是齋堂、僧舍及香客住宿。1980年經(jīng)樂安縣人民政府批準,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