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成人精品视频app,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精品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美女胸屁股无遮挡,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美女图片大黄

馬蹄寺風景區(qū)

馬蹄寺風景區(qū)

AAAA級旅游景區(qū)

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已逾1600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當時的北方軍閥割據(jù),混亂一片,加之歷代王朝更替,戰(zhàn)火綿延,馬蹄寺原有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毀于戰(zhàn)火之中,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馬蹄寺、觀音洞以及眾多石窟等。

馬蹄寺在北涼時期,最早為漢傳佛教寺院,后來逐漸成為藏傳佛教寺院,屬于藏傳佛教格魯派青海東科爾寺的屬寺。寺院自建寺以來,香火就極為鼎盛,最盛時的僧眾可達1000余人,而建國初期僧眾也尚有50余人,足可見歷史上馬蹄寺的輝煌。

文革時期,馬蹄寺再一次遭到嚴重破壞,不僅寺中石窟、壁畫、佛像幾乎被毀壞殆盡,就連石窟外的建筑都蕩然無存。現(xiàn)在的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勝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為改革開放之后重新修復,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寶殿、站佛殿、觀音殿、藥師殿等多為明萬歷年間舊跡,實為不幸中之大幸。

這些殿閣雖經歷百年風雨侵襲,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懸崖之上,給人以視覺與心靈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晉代的站佛、北魏時的文殊菩薩寶劍、清康熙帝的龍袍、乾隆帝的馬鞍等眾多文物,更令人感嘆歷史風雨滄桑和馬蹄寺曾有的餐飲/住宿/購物可以在馬蹄寺裕固族帳篷內欣賞到裕固族歡快熱情的草原歌舞,并品嘗獨特的銀碗美酒和手抓羊肉。

交通西關車站和汽車南站每天定時有班車開往馬蹄寺?;蛘呷贪嚕M用120元左右。

地址:甘肅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大都麻鄉(xiāng)

類型:寺廟古跡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3小時

電話:400-0936-015

官方網站:http://www.mtsly.cn/

開放時間:

8:30-18:00

門票:

旺季(5月至十一期間)通票73元/人,其中馬蹄寺風景區(qū)名勝區(qū)門票35元/人,學生20元/人,其它則無學生優(yōu)惠。另外,金塔寺石窟是特級保護石窟,相對較遠,需提前預約,200元/人,不包括在景區(qū)通票里;淡季(十一之后至次年4月底)通票55元/人,無學生票,馬蹄寺風景名勝區(qū)門票35元/人(包含千佛洞、動物園、裕固族歌舞);

馬蹄寺北寺石窟門票35元/人(三十三天、藏佛殿、馬蹄殿),格薩爾王殿門票3元/人;

導游費50元/團(10人以內50元,10人以上每人5元),停車費5元、10元、15元/輛8座及以下、20座及以下、21座及以上

交通

1、每年5月1日到10月國慶之間,可在汽車南站乘車,時間分別為:7:35、8:25、9:15,票價11.5元/人,返回張掖的班車有兩班,時間不固定,需要上車時問清,大概在16:30至17:00之間,票價11元/人。往返21.5元/人

2、其余時間可在汽車南站乘到南古鎮(zhèn)的班車,9.5元/人,到馬蹄寺景區(qū)下,下車后還需坐出租車或者摩托車,單程30元

3、從張掖市區(qū)包車,小車當天來回約300-400元/車

從漢傳佛教到藏傳佛教,1600年的甘肅馬蹄寺,驚險堪比山西懸空寺

甘肅歷史跨越了八千年的歷史滄桑,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不僅有遼闊深遠的自然景觀,深厚綿長的華夏文明,也讓甘肅充滿了魅力。

西北自駕旅行,當走到張掖的時候,有一個地方是大家都會打卡的地方,馬蹄寺位于甘肅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北距張掖市市區(qū)65公里,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于一體的旅游區(qū)。

西北旅行,不管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風景,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都十分大氣厚重。

張掖作為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馬蹄寺就是張掖旅游精華的一個閃光點,寺廟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已經有1600年的歷史。

馬蹄寺規(guī)模很大, 包括馬蹄南、北二寺、金塔寺、千佛洞以及上、中、下觀音洞七個部分,馬蹄寺石窟是窟群中心,從下面向上仰望,誰也不會想到,古人會在這樣的石壁上開鑿出這么神奇的寺廟,這樣的建筑奇觀,讓人想到山西懸空寺,兩個寺廟都是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來的,一個是石窟形式,一個是懸空形式,雖然建造形式有所不同,可是古人的鬼斧神工卻一樣讓人驚嘆。

馬蹄寺歷史久遠,石窟內有的佛像經歷了漫長的時光,有的已經保存不完整了,在北涼時期,最早為漢傳佛教寺院,后來在元代的時候,逐漸成為藏傳佛教寺院,屬于藏傳佛教格魯派青海東科爾寺的屬寺。

漢傳佛教是在2000年前由印度傳到了中國,而藏傳佛教是在1400年以前由印度傳到了西藏,從寺院自建寺以來,馬蹄寺的香火就極為鼎盛,最盛時的僧眾可達1000余人。漢傳和藏傳佛教同時并存,這也是馬蹄寺的一大特點。

來馬蹄寺,大家一定會到普光寺,這里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層二十一窟,游客可以排隊參觀。

沿著馬蹄寺石窟內狹長黑暗的樓梯,爬上去參觀石窟,還可以俯瞰馬蹄寺的全貌,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遠處的祁連山

參觀石窟的時候,會十分感慨古人智慧的偉大,不知道當年的工匠是怎樣在這堅硬的石壁上開鑿出了建筑復雜的寺廟。

馬蹄寺的鎮(zhèn)寺之寶位于普光寺內, 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飲水落有馬蹄印而得名,來到這里記得參觀一下,不要錯過了。

馬蹄寺的殿閣雖經歷數(shù)千年風雨侵襲,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懸崖之上,帶給我們視覺與心靈的巨大震撼,在馬蹄寺還收藏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寺中收藏的晉代的站佛、北魏時的文殊菩薩寶劍、清康熙帝的龍袍、乾隆帝的馬鞍等眾多文物,于現(xiàn)代人看來,都十分珍貴。

漫長的時光中,古人留下的歷史瑰寶,真實的記錄了人類發(fā)展史上輝煌的時刻,離開馬蹄寺的時候,在白塔前遇到了馬蹄寺的大師,拍下了他在湛藍天空下和白塔的合影。

國家AAAA景區(qū)——張掖馬蹄寺最全旅游攻略

《蕓游張掖

做最全的張掖旅游攻略

本期帶您走進和敦煌莫高窟齊名的石窟藝術群——馬蹄寺

馬蹄寺 簡介

馬蹄寺風景名勝區(qū)位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北距張掖市65公里,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落有馬蹄印而得名。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民族風情和宗教文化為一體的旅游區(qū)。石窟始建于北涼,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余處窟龕,其中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guī)模宏大。馬蹄寺石窟群,從東晉以來,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國到現(xiàn)在有1600多年的歷史,同敦煌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教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它是甘肅省歷史悠久、藝術價值很高的文物古跡之一。

景區(qū)宣傳片

下面小編帶你走進馬蹄寺,

來一睹它的風光神韻吧!

千佛洞

從大門入口進來以后首先能夠經過的就是千佛洞,千佛洞有近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guī)模宏大,如今現(xiàn)存的是元、明時期,寺院旁的山崖上開鑿出的數(shù)百個佛龕,在這些鑿于峭壁上的佛龕里,原來都塑有一個到幾個佛像或佛塔,于是“千佛洞”也因此而得名。

千佛洞為典型的漢傳佛教寺廟,石窟依山崖的走勢分為南、中、北三段,南、中兩段以佛窟為主,北段則是浮雕石塔林。這些佛塔都是苦心僧開鑿用于坐禪修煉或存放舍利子的地方,大部分開鑿于元、明時期。巖體上無規(guī)則的石窩,為天然風化而成,是蜂窩狀丹霞地貌景觀。窟內有唐代的三尊石雕以及九十年代以后請進的佛像。明代留下的壁畫內容多為講經說法圖。

三十三天石窟

“三十三天”石窟是開鑿在普光寺的紅沙巖壁上,從景區(qū)往北,沿著彎彎曲曲道路,來到白塔前,遠遠就可以看到“三十三天”石窟。用高空的視覺去看三十三天石窟群帶給人無與倫比的震撼,雖然看似不高的山崖之上,卻如此的設計,相比于千佛洞的更加峻峭,險要。所以人們抱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決心,要登上“三十三天”石窟,領略一番與參拜神佛的樂趣呢!

三十三天石窟從北朝開始開鑿,先后歷時幾百年,好多代人不停努力。石窟開鑿在普光寺的紅沙巖壁上,距地表四十三米,共七層二十一窟,下大上小呈寶塔形,這種結構的石窟造形獨特,國內極為罕見,這也是我國建筑史上的奇跡。洞窟自下而上整齊排列為五層。第一、二、三層各平列開窟五個,第四層開窟三個,第五層開一窟,最上層的左上方又開二窟。洞窟層層疊疊,每層之間都有隧道相通,由第一層的北邊入內,隧道呈“之”字形,回廊曲折?!叭碧焓氰笪牡囊庾g,音譯為“仞利天”,為佛教用語。

馬蹄殿

馬蹄殿是馬蹄寺的核心所在,也就是馬蹄寺名稱的來源。據(jù)說,一日天高云淡,麗日當空,藏族英雄格薩爾王騎著自己的天馬,路過馬蹄寺,格薩爾王在馬背上閉幕養(yǎng)神,天馬被馬蹄寺優(yōu)美的風景深深的折服了,于是天馬就想在此停留下來歇息觀賞一會,它找到了一個陰涼的地方就是現(xiàn)在的馬蹄殿,馬蹄子剛一落地,格薩爾王就從馬背上驚醒過來了,他一勒馬韁繩,天馬天騰空而起又飛走了,而馬蹄印卻永遠的留在了這里。

馬蹄殿開鑿于東晉十六國北涼時期,中心柱石窟。殿內地面巖石上有一深深的馬蹄印跡,形態(tài)逼真,相傳是古時神馬在此飲水時所留的天馬神跡,馬蹄寺、馬蹄殿因此而得名。馬蹄印記使無數(shù)中外游客慕名而至,一睹為快,因而有“游馬蹄寺必觀馬蹄印跡”之說。石窟平面近方形,窟內有中心方柱。窟高3、9米,寬10.06米,深8.60米??邇饶稀⒈?、西三壁鑿圓拱形龕 ,中心柱兩則明代重繪的力士和供養(yǎng)人像殘跡。中心柱正壁新塑三尊頭戴桃形“班霞”,金光耀眼的佛像,中間一尊為格魯教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左面一尊為宗喀巴大弟子嘉操杰塑像,右面一尊為宗喀巴二弟子克珠杰塑像。這三尊一組的塑像被格魯教派尊稱為“杰亞賽松”,意為師徒三尊,極受藏傳佛教徒的尊崇。

藏 佛 殿

從馬蹄殿下來以后就是藏佛殿,位于三十三天石窟北側,是馬蹄寺規(guī)模最大的石窟,也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石窟,洞窟構造復雜,屬于石窟藝術中罕見的一種形式。

藏佛殿又稱站佛殿,石窟開鑿于北魏,是馬蹄寺規(guī)模最大的石窟,也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石窟,由前堂、拜殿、甬道組成。石窟內原有一尊八米多高的站佛,站佛的腹內藏有一尊白玉度母像,所以稱此窟為藏佛殿??邇扔幸豢谒Q“八功德圣水”,相傳飲用此水可以強身健體、祛病消災。

勝果寺

當然在馬蹄寺里,還有一些地方不得不去,比如勝果寺。勝果寺始建于明代,勝果寺建成后請欽差大臣傳奏皇帝賜寺名時,朝廷正得南方軍事獲勝捷報,皇帝龍顏大悅,賜名“勝果寺”。清乾隆皇帝為該寺御賜寺名匾牌、龍袍、馬鞍。

勝果寺又名馬蹄南寺,南寺原建有大經堂、三佛寶殿輝煌壯麗,氣勢不凡,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藏傳佛教寺院,寺院的第一個修建者名叫瓊察格西拉丹。大經堂建于明永樂年間,同時在各石窟中置眾佛像,一度佛教興盛,僧人達五六百人。寺院中曾出了不少精通佛法教義的高僧大德。格西、拉讓巴、阿旺喜饒、珍息、噶居華丹次成等講授黃教領袖宗喀巴大師的經典名著《菩提道次精要》等。土觀呼圖克圖前幾世任該寺堪布。該寺第一世阿齊堪布進西藏求學,經典學業(yè)出眾,榮獲西藏三大寺廟最高法相品位——噶丹赤巴金座法位,獲得轉世系統(tǒng);在此期間,曾任色拉寺郭門扎倉堪布,這就是歷輩堪布的由來。第八世阿齊堪布洛曲志嘉措1994年坐床。

格薩爾王殿

格薩爾王相傳是蓮花生大師的化身,一生戎馬,揚善抑惡,弘揚佛法,傳播民族文化。他十六歲賽馬選王并登上王位,迎娶珠姆為妻。早在十至十一世紀就贏得了雄獅大王的稱號,是藏族人民引以為豪的曠世英雄。殿內塑有格薩爾王親率西皇察剛、嘉察等三十三員大將和眾將士南征北戰(zhàn),浴血拼殺,統(tǒng)一大小一百五十多個部落,使嶺國領土始歸一統(tǒng)的故事。

觀音

上、中、下觀音洞坐落在離寺院東面7公里處,四周灌木和森林環(huán)繞,環(huán)境十分幽靜,因三處洞窟建在三座不同的石峰上,以上中下不同方位排列而得名。上、中、下觀音洞的中心柱和窟壁上仍保存著一些早期的像和壁畫,有些十分完整和醒目,尤其是“四神戲水”的壁畫,難得一見,這兩窟現(xiàn)在都有僧人供養(yǎng)和保護。

上、中、下觀音洞三處的石窟均有中心柱。據(jù)《安多政教史》記載,上、中、下觀音洞三處有羅哲培王子的喇嘛阿哇杜德瓦師徒三人的靜修院而得名。上觀音洞內曾有阿哇杜德瓦原身法體。幾百年過去了,面部紅潤,氣色不變,像入靜的佛像一樣端坐于蓮花座上,十分令人敬慕。因他調服了該地興妖作惡的羅剎女--更增拉毛而成名。中觀音洞有羅哲培王子的塑像,他用智慧利劍調服了作惡多端的小龍而有名氣,下觀音洞塑有改邪歸正,皈依佛法成仙的更增拉毛的塑像。因此,此觀音洞名聲大噪,久經不衰。

金塔寺(目前不開放)

金塔寺石窟位于馬蹄大都麻河西岸紅砂巖壁上,距地表約六十多米,傳說有金光佛身在此顯靈,故名金塔寺。金塔寺分為東、西兩窟,東窟規(guī)模較大,保存有北涼、北魏、隋、唐、西夏、元、明、清時期的珍貴塑像200余身,最為典型的是大型的“高肉雕泥塑飛天”。著名考古學家石巖先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塑像“比莫高窟的中小型乳雕式飛天提升了一步?!北徽J為是“東方飛天之精華”,全國僅有。

每年馬蹄寺還會舉辦很多重大的節(jié)會

大節(jié)會

農歷四月初八日:浴佛節(jié)

農歷的六月十五:曬佛 祭鄂博

農歷6月13——6月15日:馬蹄寺藏族鄉(xiāng)藝術節(jié)

十月二十五日: 藏族燃燈節(jié),俗稱五供節(jié)

每年12月—1月份:踏雪節(jié)

特色小吃怎能少得了

在裕固族、藏族民族景點門口,身穿民族節(jié)日盛裝的姑娘小伙正在盛情迎接者賓客的到來,他們用獻哈達、敬酒、唱歌等隆重的迎賓儀式迎接您的到來。賓客進入帳篷入座后,主人用民族風味食品如酥油奶茶、油果子、手抓羊肉、烤全羊、酸奶揪面片等民族特色飲食招待賓客。等客人吃好后,民族歌手用美妙的歌曲,給客人敬上一碗碗青稞美酒。在民族景點里賓客可親自領略到民族風情,使賓客了解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酒文化、服飾、禮儀、待客、習俗諸多方面的民族文化知識。尤其是全國獨有的裕固族,更會為賓客展示獨有的民族風情。

門票價格

首道門票:39元

三十三天門票另收費:35元

特色文藝演出:50元

景區(qū)開放時間

夏:8:00——18:00

東:8:30——18:00

旅游交通

一、省內

1.蘭州——(530公里)——-張掖——(60公里)——馬蹄寺

2.敦煌——(550)——張掖——(60公里)——馬蹄寺

3.西寧——(250公里)——民樂——(40公里)——馬蹄寺

4.額齊納旗——(220公里)——張掖——(60公里)——馬蹄寺

5.武威——(220公里)——張掖——(60公里)——馬蹄寺

6.金昌——(197公里)——張掖——(60公里)——馬蹄寺

二、市內

1.張掖——馬蹄寺,從旅游旺季起,張掖市汽車南站每天發(fā)往馬蹄寺景區(qū)三趟班車,早上7:20、8:20,、9:00各發(fā)一趟車,下午3:30返回張掖。

2.馬蹄寺景區(qū)——張掖市火車站77公里,居張掖市動車站62公里,居張掖市飛機場40公里。

3.民樂縣南古鎮(zhèn)加油站——馬蹄寺景區(qū)13公里。

景區(qū)咨詢電話:

0936—8891610

保衛(wèi)科聯(lián)系電話:

13993621828

一、憑票進入景區(qū)游覽,請遵守公共道德、尊重當?shù)厣贁?shù)民族風俗,自覺維護正常的旅游秩序。

二、為了確保文物安全和森林防火安全,請勿攜帶易燃易爆品進入景區(qū)游覽。

三、遇有“警示牌”的的方,請自覺遵守“警示牌”上的提示,以避免安全隱患的發(fā)生。

四、游覽時嚴禁亂刻亂畫、采花折木。

五、請愛護公共衛(wèi)生,切勿亂扔雜物、嚴禁在景區(qū)內隨地大小便。

六、馬蹄寺旅游區(qū)屬于高海拔地區(qū),年老體弱、有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病者應備常用藥品。

七、游覽中發(fā)生意外或緊急情況;請及時與景區(qū)保衛(wèi)科就近點工作人員取得聯(lián)系,以及時得到救助。

八、馬蹄寺旅游景區(qū)原始森林密布區(qū)域、景區(qū)內嚴禁煙火,游客不可隨意生火亂丟煙蒂。

來源:金張掖旅游

甘肅肅南縣有一處龐大的石窟寺院叫馬蹄寺

景點介紹

馬蹄寺位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祁連山麓之間,是一處龐大的石窟寺院建筑群。在石壁上有從北涼時期至今千年以來鑿刻的多個石窟佛像,還有高層的石窟寺院建筑,非常的奇幻壯觀。這里既有漢傳佛教的寺院,又有藏傳佛教殿宇,同一地方風格不同,十分獨特。寺院里還有天馬蹄印、元代壁畫、佛像等眾多的傳說古跡,非常值得前來參觀。

馬蹄寺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是其北寺,景區(qū)面積較大,內部縱深約有3-4公里,除了山間遍布開鑿的眾多佛像洞窟外,主要值得參觀的地點有千佛洞、格薩爾王殿、三十三天佛窟等區(qū)域。幾大區(qū)域之間距離有幾公里,適合開車游覽。

馬蹄寺景區(qū)的山門位于北側,從山門進入寺區(qū)后,道路兩側的石壁上便有眾多鑿刻出來的佛像、佛塔等石窟,非常壯觀。巖壁上還有很多洞穴,傳說是歷代高僧洞中苦修的場所。

大概前行幾百米便來到第一個觀光地點,千佛洞區(qū)域。千佛洞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這里的僧侶著裝和寺院建筑也都是漢傳佛教的風格。依山鑿有多個佛殿,內部還有沿著石壁直接鑿出的眾多佛像,可以一一參拜。其中藥師佛等個別佛殿需要在石壁中鑿出的黑暗通道里攀爬而行,要注意安全。

游覽千佛洞后繼續(xù)前行,會到達一個岔路口,左側通向格薩爾王殿,右側則是三十三天佛窟??梢韵热⒂^格薩爾王殿,然后再前往三十三天區(qū)域。格薩爾王殿建在一座長條形的山里,這條山也叫做龍頭山。小殿穿山而建,兩個出入口像是龍的兩只眼睛一樣。進入殿內可以看到藏族傳說中的英雄格薩爾王的彩繪塑像,還有他的嬪妃和手下十八名大將的塑像,在店內參觀之后沿著另一個門出去即可。

最后來到的是三十三天佛窟區(qū)域,這里有藏佛殿、馬蹄殿和三十三天佛洞幾個佛殿。這一帶是藏傳佛教寺院,可以看到典型的顏色鮮艷的藏傳佛教建筑和佛像。首先是巨大的藏佛殿,高約十幾米,是寺內最大的單獨佛殿,里面有一些佛像的遺址和元代的壁畫等古跡,原來的藏佛殿非常壯觀,可惜在建國后的各次運動中毀壞的也很嚴重,這里只能根據(jù)遺址緬懷一下。馬蹄殿內則供有宗喀巴大師等塑像和十八羅漢,最為重點的是馬蹄殿地上的馬蹄印,傳說是天馬留下的印記,也是馬蹄寺名稱的由來。

位于馬蹄殿旁邊的三十三天佛洞是馬蹄寺最主要的建筑,沿山開鑿了七層階梯式建筑光在外面觀看拍攝就十分壯觀。走進佛洞,沿著內部昏暗的階梯一層層向上,可以看到眾多的古老佛像,不過也有大多數(shù)被破壞的遺址。另外,在石窟內遠望外面的祁連山脈風光,遠處的草原、山坡開闊優(yōu)美,也是難得的美景。佛殿的最高層有僧人居住禮佛,可以在此上香朝拜,另外,頂層旁邊的求子觀音殿在當?shù)貍髡f也十分靈驗,每年都有遠近地區(qū)眾多信眾前來求子,可以前去一觀。

離開景區(qū)后,附近的草原上是裕固族的聚居地,現(xiàn)在有很多的民俗風情園,進入后可以體驗吃羊肉、喝青稞酒、觀看裕固族的傳統(tǒng)歌舞等民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