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人,大運河文化之旅到達安徽宿州啦!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建造時間最早、使用最久、空間跨度最大的人工運河,開鑿至今1600多年,是中華民族留給世界的寶貴遺產(chǎn)。在2014年6月舉行的聯(lián)合國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而在“中國大運河”中,安徽淮北柳孜運河遺址、通濟渠泗縣段兩個申遺點仿佛兩顆“明珠”點綴其中。
大運河安徽段182公里中有140多公里位于宿州市境內,流經(jīng)埇橋區(qū)、靈璧縣、泗縣,特別是大運河泗縣段保留了通濟渠河道的原始風貌。
泗縣段活運河“風韻猶存”
大運河申遺的成功,讓宿州有了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點。泗縣境內的運河故道,這條開鑿于1400多年前的人工運河,蜿蜒曲折靜靜流淌,基本保持著隋唐大運河的原始風貌。穿過歷史的煙塵,這段河床頑強地“活”下來,著實讓世人驚嘆。
運河故道保持原貌
泗縣縣城向東綿延10余里,村莊與農田連成一線,百姓世代濱水而居。無論是當?shù)氐拿耖g傳說還是鄉(xiāng)村地名,都帶有深深的運河文化印記。雖然當年柔曼的垂柳變換成如今挺直的楊樹,但漫步長堤,仍恍如穿越時光隧道。
運河泗縣段的歷史文脈如同它的水脈,綿延至今。通濟渠泗縣段有水的28公里故道中,東段的5. 8公里保持著最為完整的運河原始風貌。這段故道西起汴河與環(huán)城河東端交口處的新虹橋,東至汴河與新濉河交匯處。這段故道是現(xiàn)存隋唐大運河活遺址中最真實的存在,有水、有堤、有渠、有橋。
千年運河仍在灌溉
位于汴河與新濉河交匯處的仿古木亭占據(jù)了這段故道的制高點。置身亭中,放眼望去,故道水面寬闊,岸邊雞成群,河里鴨子歡。沿河漫步,只見水清堤綠,一排排新栽的柳樹、桃樹和槐樹令人賞心悅目,似有當年“隋堤煙柳”、“汴水晴被” 的意境。
故道南岸是一望無際的農田, 北岸村莊聚集。離開仿古木亭,順著運河河灘一路向東, 路邊不時可見片片菜園。一條長長的水管橫亙在路上,一頭扎入河道,一頭通往菜園?,F(xiàn)在不能通航,也不做生活用水,主要用于灌溉和泄洪。大約在南宋之后,運河漸漸失去了漕運功能,河水主要用來灌溉莊稼,有“十里一井”之說。
沿河而行,一口廢棄的菜園井,井口還保留著用來取水的轱轆,因久經(jīng)風吹雨打,木轱轆已經(jīng)嚴重腐蝕,千瘡百孔。這口井據(jù)考證修建于上世紀30年代,距今已有80余年的歷史。
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視察工作時強調:“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qū)的共同責任?!?/p>
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們將在9月29日舉辦“千年韻萬象河”大運河文化知識競賽安徽賽區(qū)就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和保護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
由中央網(wǎng)信辦指導,北京市、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等八省市網(wǎng)信辦聯(lián)合主辦,新浪網(wǎng)、微博、新浪安徽和宿州發(fā)布共同承辦的。
9月29日的知識競賽,新浪安徽和宿州發(fā)布全平臺同時進行現(xiàn)場直播,歡迎廣大網(wǎng)友積極圍觀,為選手們打call!
來源 | 綜合
編輯 | 徐婧雯
Hash:55b5931a82888b61294761821708296741166186
聲明:此文由 宿州發(fā)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