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古老的風雨亭,你知道還有多少座嗎?
亭,人們司空見慣,大凡園林類的游覽景點,可謂亭的身影無處不在,有的在山巔,有的在水邊,有的在叢林,有的在花園。這樣的亭大多有頂,頂為翹角飛檐;無墻,只有立柱和坐欄。這樣的亭主要是為增添游覽區(qū)的景觀或供人們在游覽中賞景,歇腳而建。
現(xiàn)實中還有一種不是為賞景而建的亭,這種亭有頂?shù)伙w檐翹角,有墻但墻非四面。它專建在公路邊或河岸邊,是專供行人等車或等船用的,人們稱之為“候車亭”或“待渡亭”。與有頂無墻的賞景亭相比,候車亭或待渡亭因為多建了兩三面墻,所以好歹可供人們避點風雨,因而,這樣的亭也叫“風雨亭”。
風雨亭在古時候也有,但除了建在河邊的待渡亭是供人等待過河的渡船之外,建在路邊的風雨亭則不是供人等車的,相反,是供推車人、挑擔人或其他步行的人歇腳用的。這樣的亭多叫“路亭”。有的路亭會有人售賣茶水,因而這樣的路亭也叫“茶亭”。以前出朝陽門往藍坊去的大路上就有個茶亭,日子久了,這個茶亭竟然成了一個村莊,叫茶亭村。由于路亭是供路人歇腳納涼用的,因而民間也稱“涼亭”。
古時候的路亭一般為民房樣式,長方形的外結(jié)構(gòu),歇山式的瓦屋頂,磚石砌的實心墻,以二門二墻為多見。有些建的好的,樣式還跟觀賞亭差不多,門面建的像牌樓,比如過去瑞州街道的月潭村委會就有個牌樓式的路亭,叫五里牌。有的外形建成八個角,叫八角亭,以前高安大道的連錦橋頭就有個八角亭,但如今只是個路名罷了。
路亭大多蓋在大路邊,每當炎天暑熱,或風雨驟至,行走在荒郊野外的路人盡可行一時之便。有的路亭更顯人性化,干脆跨路而建,把大路一并收進路亭里,路人走得困乏了,干渴了,走到亭中直接就可坐下休息,因為亭內(nèi)兩邊都設有座位。有的路亭還為夜間歇息人的照明有所考慮,在一邊的墻體上設置了個小小的放燈臺。
路亭大多都會有個名字,以便讓行人識記辨認。亭名恐怕多以地方名為名,猶如以前的驛站,亭近楊家叫楊家亭,亭在半山叫半山亭,亭在黃溪叫黃溪亭等等。也有以距目的地遠近來命名的,一般每五里設一亭,相距五里的叫五里亭,相距十里的叫十里亭。高安的五里亭,原先在灰埠有一個,位于灰埠圩與五里諶家之間;高安瑞州街道有一個,位于高安城與望城崗之間,不過該亭為牌樓式而叫五里牌。五里牌往伍橋方向延伸五里有個十里牌。真正以亭為名的還是瑞州街道濠溪村委會的十里亭,如今已變成瑞陽新區(qū)的一條路名了。
以其它詞語命名的路亭,眼下只有伍橋龍山的半山亭了。龍山的路亭建在龍山的半山腰上,是華林地區(qū)往高安縣城大路上的一座路亭。路亭建于清同治甲子年,也就是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是由龍山族人出資興建的。該亭建在大路上,亭門兩度,每門都有一塊門額,上刻亭名頗顯獨特,叫“汔可小休”。其中“汔”字不好理解,按漢語字典解釋為“庶幾”?!笆鼛住币膊恢卑?,反正結(jié)合后面“可小休”三字來理解,大意就是,進到亭子里便可小小的休息一下了。
從前的路亭幾乎都是民間自發(fā)興建,有的是行善積德之人獨資修建,有的是一方民眾集資興建,比如現(xiàn)存的伍橋龍山半山亭,原本為清同治三年始建,后因毀壞,只留石額,是龍山八、九兩個村民小組于2005年冬季集資重建的。巧的是位于太陽鎮(zhèn)與灰埠鎮(zhèn)交界處的寮山路亭也是清同治三年有當?shù)卮迕窦Y興建的。該亭由上九甲村民奉獻地基,合族祠堂人,還有下九甲、上七甲、祥興店、仁興店,以及幾位富戶個人,甚至當?shù)厮?a href='/dushu/' target=_blank>讀書人都給予了贊助。
古時候的路亭是很多的,只要是通衢大路,無論東西南北,總有豪門大族,鄉(xiāng)紳義士會憐人疾苦,不吝解囊,修路建亭,施茶送水,為南來北往,奔走野外的路人提供方便。那一個個沿路散布,或精致或簡陋的路亭,不僅成為旅行者溫馨的臨時港灣,也成為高安鄉(xiāng)野大地的一道獨特風景。
本文經(jīng)作者授權(quán),轉(zhuǎn)載自謝華平老師開設的公眾號“高安尋古”(微信號:gaoanxungu),這是一個專為高安人尋根問祖、訪古探幽、思鄉(xiāng)懷舊而設的公眾號。
投稿請郵件發(fā)至:admin@igaoan.com
Hash:3f9539a2f4406cfe26f73700a257eb3c7926a5f1
聲明:此文由 中國高安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