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大運河文化帶 | 第106期:古橋?qū)ほ?/h1>
網(wǎng)信北京
?
?
閱讀 319
漂來的城池
在中國古代建筑中,橋梁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幾千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修建了數(shù)以萬計奇巧壯麗的橋梁,這些橋梁橫跨在山水之間,便利了交通,裝點了河山,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標志之一。
北京地區(qū)也曾建過許許多多石橋、木橋、拱橋,諸如拱衛(wèi)京師的四大橋梁: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的盧溝橋、明代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建成的永通橋、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建成的朝宗橋、天順七年(1463年)建成的宏仁橋。北京的古橋數(shù)量多,而且名氣大,個個都有大段的故事。比如盧溝橋的“盧溝曉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而盧溝橋也是盧溝橋事變的所在地,橋上的石獅見證了29軍英勇抗擊日軍入侵的歷史。永通橋的“長橋映月”則是“通州八景”之一,而在永通橋曾發(fā)生過兩次中國人民抗擊外敵入侵的戰(zhàn)斗。第一次為咸豐十年,清軍與英法侵略軍交戰(zhàn)。第二次為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與八國聯(lián)軍在此展開了激烈戰(zhàn)斗。
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通州水資源豐富,水系眾多,橋梁也各具特色。本期為大家介紹通州的古橋。
通州曾有三座浮橋
北京的橋有很多,種類也不少,但浮橋僅建過三座,且均位于通州大運河上。明代以前,通州城東的大運河上一直沒有建過橋梁。周邊人們穿越運河時,都是靠船只擺渡,遇水深流急時,經(jīng)常傷亡慘重,運兵運糧運餉都很不方便。遼金時期,該段河道曾建木橋,但到了雨季河水泛濫,木橋常被沖毀。
明
明初,大將徐達鎮(zhèn)守北平,為增強北部邊防,他下令在通州城東門外大運河上修建了一座木橋。但是,通州城北關處同時有四條河流匯入運河,夏季河水暴漲,木橋又被沖毀了。于是毀而復建,建而復毀。如此循環(huán)往復,勞民傷財。
《潞河督運圖》中的浮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北平布政使司左參政周偉建議用60余艘舊漕船順河編聯(lián)在一起,建為船橋,浮在河面上,上鋪木板以便通行。巡撫洪錘遂設船建浮橋,浮于白河之上,以利通行。因船橋浮在河水上,所以稱作浮橋。通州先后有三座浮橋,一在城東白河上,一在東北溫榆河,一在東北白河之上。
宣德四年(1429年)九月,明宣宗朱瞻基對工部尚書吳中說,天氣漸漸寒冷,白河(今北運河)等處的行人很難涉水過往,應該建筑橋梁,方便通行。吳中回奏說,白河水深、沙溜,造橋實在難于成功,還是適宜用船只聯(lián)排為橋,所需物資都由通州地方籌辦,浮橋的治理也由通州負責。明正統(tǒng)元年(1436年),浮橋負擔太重,建橋所用的船只都已破爛不堪,不能再修復使用了。工部就改用快船和準備到南方運磚的船只搭建浮橋。
一直到明末清初,該處都使用浮橋。但是,在明嘉靖七年(1528年)后,浮橋以北修建了多處碼頭,漕船到達通州時,如何通過浮橋呢?想來應該是有解索撤船的裝置。根據(jù)史料記載,浮橋由千總派兵駐防,撥軍士十八名,通州撥民夫六名看守。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工部員外郎陸基恕認為看守浮橋的人員太過辛苦,就要求派征修橋銀兩,每到需要修理時,由工部派人修繕。
清
清朝將浮橋移往北門外,每年由戶部撥發(fā)修理橋船的經(jīng)費。清初設橋船五十艘,通州派船夫四十人,每人每月給米七斗五升。后改為船二十二艘,分東西兩道,橋夫二十人,月給工銀九錢七分五厘。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河水大漲,兩岸堤壩沖刷嚴重,原有的二十二艘船已不夠用,只好另加船十八艘。
通州的浮橋分里橋外橋,船隨水勢漲落,因船只互相連接而不致沖翻沖跑,人車驢馬、百貨商客均可通過,可以說既經(jīng)濟又省時,比擺渡要強多了。民國初年,浮橋被撤除,恢復了擺渡。解放以后,運河上建起水泥新橋,浮橋成為回憶中的往事。
土橋藏于居民區(qū)中
大家都知道,地鐵在通州有個土橋站,站旁有土橋村,此處因何得名呢?概因運河上曾有一座橋梁,名為廣利橋,橋面灰土填墊夯實,日夜車馬人流不停,橋面旱時為土,雨時為泥,俗稱土橋,這就是土橋村的由來。當然,如果大家現(xiàn)在去尋找,肯定是找不到土橋了,因為運河改道后,土橋逐漸失去作用,后來更是被填埋于地下,只有一只鎮(zhèn)水獸尚在地面上。
元
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郭守敬主持修浚通惠河,河流由西山經(jīng)北京城流經(jīng)通州八里橋,沿五里店、果園、九棵樹、車里墳、東小馬莊一線,東南流向今土橋村南,轉(zhuǎn)向張家灣與皇木廠之間入潞河。通惠河作為漕河,從此才能發(fā)揮出通行漕船的功能。通惠河建有二十四座閘,最后兩道廣利上閘和廣利下閘都在張家灣界內(nèi)。
元代通惠河繁忙之時,漕運樞紐張家灣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通惠河水量不足之時,北上貨物都要在張家灣的碼頭卸貨,再通過陸路轉(zhuǎn)運到北京和通州。為便于人車通行,通惠河咽喉必經(jīng)之地修有一座木橋以供通行,因木橋靠近廣利閘,所以得名廣利橋,民間則俗稱為土橋。明初,土橋改建為石橋。由于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此地被道士看中,為得過往香火之資,便在橋南建三官廟一座,是明神宗萬歷年間,太監(jiān)奏請慈圣李太后捐內(nèi)帑所建,即方便行人祈禱,又為太后求福。廟內(nèi)植牡丹數(shù)百株及各種花木,花開季節(jié),遍地芬芳,頗有盛名。
清
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天津人王鳳重修土橋。橋呈南北方向,跨元代通惠舊河之上,獨券平面,長十一米,寬五米,側(cè)設石欄、望柱,欄板浮雕幾何紋,東南向有石雕鎮(zhèn)水獸,長一米五,寬八十厘米,臥伏昂首,扭頭怒視,大角犀利,護橋鎮(zhèn)水。清嘉慶七年(1802年)以后,張家灣附近河塘收縮,運河被淤水淺,碼頭沒落,只有鹽商停駁。隨著海運與鐵路的興起,土橋漸被遺忘廢棄。
土橋已被填埋于地下,惟有鎮(zhèn)水獸尚在地面之上。
《通州文物志》記載,土橋下的河道遺址,于1998年被張家灣鎮(zhèn)政府下令填塞,橋洞、記事碑被掩埋,且將一只鎮(zhèn)水獸放至地面。土橋的鎮(zhèn)水獸為什么只剩下一只了?民間傳說土橋邊的廟里供奉關老爺,有老百姓向關公反映,總有人破壞稻田,影響產(chǎn)量,想求他幫忙護田。到了晚上,關公提著青龍偃月刀巡視,發(fā)現(xiàn)正是兩只土橋的鎮(zhèn)水獸在作怪,它們在稻田里放肆玩耍,把莊稼都給破壞了。于是,關公以刀相拼,其中一只鎮(zhèn)水獸被攔腰砍傷,托著傷體回到橋旁,另一只見狀逃之夭夭,再也沒回來過,所以此處就只有一只鎮(zhèn)水獸了。當然,這種民間傳說只能作為談資取樂,并無可信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土橋和鎮(zhèn)水獸曾被列為(通縣)縣級文保單位,現(xiàn)在不僅是通州區(qū)級文保單位,也是京杭大運河北京段的登記文物??上У氖?,土橋村已成為現(xiàn)代化的小區(qū)。在小區(qū)7號和8號樓之間的磚石地面上,臥著一尊2.3米長的青石巨獸,背披鱗片、長尾回蜷,有一股不怒自威的霸氣,它就是土橋的鎮(zhèn)水獸。鎮(zhèn)水獸的西北側(cè)有兩段條狀石頭,高出地面約10厘米,行人很難注意到,偶爾看到,還以為是馬路牙子呢。而這兩段條狀石頭,就是通州土橋的橋欄桿,其余部分都埋在地下了。
王善人修建了漷縣東門橋
中國縣級及以上行政區(qū)劃設置史上,只有兩處是專因皇家游獵而建制的,它們一個是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圍場縣,另一個就是今屬北京市通州區(qū)的漷縣。圍場縣至今仍是縣級行政區(qū)劃建制,而漷縣早已降格。漷縣古為鎮(zhèn),后升為縣,元朝再升為州,明降為縣,清降為鎮(zhèn),民國再降為村。在中國的行政區(qū)劃設置史上,漷縣的經(jīng)歷是絕無僅有的。
遼
漷縣地域有大片濕地,現(xiàn)在稱為延芳淀濕地。延芳淀濕地在遼代時涵蓋了今漷縣、廊坊邊緣、采育、馬駒橋、大羊坊、臺湖鎮(zhèn)一帶,方圓百里。那時,這里有大片的水面、茂密的葦塘,每到春秋兩季,北上、南遷的候鳥在這里歇腳、捕食,延芳淀就成為天鵝、大雁、野鴨的天堂。于是,遼朝將延芳淀設為皇家苑囿,建起了行獵行宮神潛宮,貴胄大臣也紛紛在此修建了鱗次櫛比的園林,形成北京最早的皇家園林建筑群。當然,這些建筑早已消逝在歷史的煙云中。
漷縣城池圖 景浩 繪制
明
明朝正德初年(1506),漷縣筑土城。嘉靖二十二年(1543)擴建,始有四門,但很低矮。東門外漷河分流支汊(即港溝河)歷來無橋可通,來往行人只能靠小船擺渡過河,每逢大雨洪水,船翻人亡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武清縣王善人在北京做廚工,攢了些錢。他有次乘船渡河回鄉(xiāng),船在河心被水浪掀翻,同船之人死于洪水急流之中,他則幸免于難,被人救起。從此以后,他發(fā)誓建橋,盡其所有也不夠,便多方募捐集資,終建石橋一座,稱漷縣東門橋。1958年,橋北大片洼地辟為水庫,橋洞用磚砌堵。后來橋北新路調(diào)直,成為柏油路,此橋停用至今。1985年9月,漷縣東門橋定為通縣文物保護單位,并立文物保護標志。
東門橋全長四十四米,寬七米,為平面石橋,用花崗巖石細磨精筑。橋面順鋪條石,規(guī)整而有序,兩側(cè)原有石欄,方頭望柱,欄板素面光潔。十三間方孔,高三米而略有余,沒有分水石和鎮(zhèn)水獸之類東西,長方石塊所砌雁翅,一陡三伏,今橋面尚可通行。
永通橋有“長橋映月”之美
永通橋即八里橋,因東距通州八華里而被百姓俗稱八里橋。如今地鐵八通線、京通快速路、京哈高速路都從八里橋邊經(jīng)過,每天人來車往,川流不息,但知道這座古橋滄桑歷史的卻為數(shù)甚少。
《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tǒng)十一年八月,建通州八里莊橋,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督工。”
又據(jù)《通州志》:“八里莊橋即永通橋,在普濟閘東。正統(tǒng)十一年敕建,祭酒李時勉作記?!?/p>
李時勉的《永通橋記》稱:“通州城西八里河,京都諸水匯流而東。河雖不廣,每夏秋之交雨水泛濫,常架木為橋,比舟為梁,數(shù)易輒壞。內(nèi)官監(jiān)太監(jiān)李德以聞于上,欲與其地建石橋,乃命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王振往經(jīng)度之??偠戒钸\都督武興發(fā)漕卒……橋東西五十丈,為水道三券……題曰永通橋,蓋上所賜名也?!?/p>
由此可見,八里橋建于明正統(tǒng)十一年(公元1446年),南北走向,橫跨通惠河,為石砌三券拱橋。橋用花崗巖石砌造,中間有一個大跨度的橋拱,可通舟楫,兩邊各有一個小型的對稱橋拱,呈錯落之勢。橋長50米,寬16米,橋上的每塊石頭之間嵌鐵相連,十分堅固。橋墩呈船形,前端有分水尖,尖上安裝三角形鐵樁,在橋墩和橋拱的水位線處加固了一圈腰鐵,用此預防春天解凍時冰塊的撞擊或夏天時洪水、過往船只的碰撞。橋建成之后,正統(tǒng)皇帝親自賜名“永通”,歷經(jīng)五百余年風風雨雨,至今豐采依舊。
修建于明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的永通橋
通惠河是明清時期京城的主要運糧通道,運糧船只多是帆船,因而八里橋中間的橋拱建得非常高,最高處有8.5米,寬也有6.7米,這樣的設計很實用,來往帆船可以直接通過,這種橋拱是北京獨一無二的。除此之外,它的石雕裝飾也很美,在32塊漢白玉護欄板的望柱上都雕刻有造型各異、形態(tài)生動的石獅子。另外,在橋的東西兩岸上各有一只趴在岸邊的鎮(zhèn)水石獸。鎮(zhèn)水石獸體型龐大,雖然歷經(jīng)多年的風雨侵蝕,但姿態(tài)仍然威武雄健,注視河面的神態(tài)也是非常生動。
八里橋是進出京師的要塞,又控制京通的糧道,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清時期,朝鮮使臣在日記中多次記載八里橋,稱八里橋“宏敞延袤,非他橋可比”。據(jù)當時的朝鮮使臣徐長輔描述:“天下漕船皆萃于此,橋南數(shù)米立石,而題其面曰:漕船停泊處?!笨梢?,八里橋是京通間一處重要建筑,從通州石壩碼頭到京倉的漕船都要從橋下經(jīng)過,它也是京通四十里石道起始處的標識。
歷史上八里橋景色優(yōu)美,有“長橋映月”之譽。長橋當然指的是八里橋,映月則指中秋之夜時,三孔橋洞中各映著一輪明月,皎潔的天空中月如銀盤,清清的河水中月影浮動,水月交輝,襯托著潔白如玉的長橋,使人疑在畫中。清人王維珍有詩為贊:“是誰題柱游燕市,何處憑欄聽玉蕭。入夜需清一輪墜,凌寒征鐸去蕭蕭。”
八里橋是京津水路咽喉,也是北京的東大門。1860年,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英法聯(lián)軍在攻占天津大沽口后,一路侵至通州張家灣,并沿著京通大道向北京進攻。9月21日,清軍和英法聯(lián)軍在八里橋展開大戰(zhàn)。八里橋是京城最后一道屏障,清軍在八里橋大戰(zhàn)失敗后,住在圓明園的咸豐皇帝逃往熱河避暑山莊。1900年,義和團也在八里橋英勇抗擊過八國聯(lián)軍。因此,八里橋不僅具有十分珍貴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而且還是近代史上的重要紀念建筑。
蕭太后橋?qū)嵜巴ㄟ\”
在張家灣南城外,蕭太后河上有一座歷經(jīng)滄桑的石橋,當?shù)鼐用穹Q其為蕭太后橋。此橋原為木橋,因地近碼頭,南北客貨悉經(jīng)此橋,經(jīng)年累月,不堪重負,明神宗敕建石橋。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正月動工,三十三年(1605年)十月告竣,賜名“通運”,因此其正名是通運橋,而蕭太后橋之名是1949年后形成的稱呼。
1949年之前,涼水河從張家灣城南流過,蕭太后河從張家灣城西南匯入涼水河,通運橋當時跨于涼水河上。1949年后,通縣政府治理涼水河,將涼水河河道從馬廠村北改道,從今張家灣鎮(zhèn)村村南流過,原來流經(jīng)張家灣城南的河道遂成為蕭太后河的下游河道,蕭太后河在瓜廠村北匯入涼水河,從此通運橋就跨蕭太后河之上,日久天長,當?shù)鼐用穹Q其為蕭太后橋。
其實,通運橋不但和蕭太后沒有關系,反而是和明朝萬歷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有關。該處原為木橋,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內(nèi)監(jiān)張華奏請改建石橋,并建福德廟與文昌祠鎮(zhèn)之。因萬歷帝生母李太后是通州人,且“李太后更以菩薩自居,在京城廣修寺宇”,此廟是建在她的家鄉(xiāng),兼之修橋乃是件大功德,不但很快得到批準,李太后還捐了大半修廟之資。橋建好之后,橋北城樓肆市,橋南人家煙火,船行橋下,人走橋上,無異江南水鄉(xiāng),正所謂“回首鳳城春色好,鶯聲啼碎碧桃花”。
通運橋上的石獅
通運橋為南北走向,橋身平直,橋下有三孔,中孔最大為9米,兩側(cè)券孔為7米,橋體全長43.3米,橋?qū)?0米。橋身兩側(cè)都是一色的青砂巖,18根望柱上有神態(tài)各異、雕工精美的石獅子,19塊護欄板上雕有寓意“保佑平安”的寶瓶狀浮雕。中孔兩邊上方的鎮(zhèn)水獸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兩面的水勢。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車軋馬踏,橋面留下了幾道深深的車轍,更顯古橋的滄桑之處。橋面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橋的結(jié)構(gòu)還算完整。通運橋東西兩側(cè)均建有為乘客登岸所設的石質(zhì)平臺,南來的客船都停泊在張家灣城西南角外蕭太后河的寬闊處,然后在此等待登岸。河畔有曹雪芹的巨型銅像,銅像旁邊的一塊巨石上刻有紅學大師馮其庸先生手書的“蕭太后河”四個大字。
通州的橋還有很多,而且各有獨特的故事。比如弘仁橋在明朝為九孔大石橋,皇帝賜名曰“弘仁”。但是,當?shù)匕傩諈s習慣稱其為馬駒橋,并流傳至今,馬駒橋也就成為正式的地名了。那馬駒橋之名又由何而來呢?原來,宏仁橋所在之地是朝廷放養(yǎng)崽馬之處,管理崽馬的軍民在涼水河南岸建立了村落,并取名“馬駒里”。當時河上搭設了一座簡易的木橋賴以南北通行,此橋因“馬駒里”而得名“馬駒橋”。明英宗于公元1465年下令把馬駒橋由木橋改建為九孔石拱橋,并親賜“宏仁”橋,可老百姓仍習慣稱之“馬駒橋”,只有一些鄉(xiāng)紳土豪模棱兩可地叫它“宏仁馬駒橋”。
通州還曾有座“臥虎橋”,正名為“通濟橋”。通濟橋位于通惠河口以西約百米處,原是一座木橋,萬歷六年,工部郎中李熹奏請朝廷出資把木橋改建為石橋。建成之后,萬歷皇帝取道路貫通官民受益之義,賜名為“通濟”。通濟橋是南北向的三孔聯(lián)劵平面石橋,長約21米,寬約6米。橋上護欄端首處雕有戧欄獸,均為猛虎,作臥伏狀,形象威武。于是,當?shù)厝司桶汛藰蚍Q為“臥虎橋”。如今,此橋只剩下石橋基礎遺址,“臥虎”已不知去向。
來源:北京晚報
Hash:1af6d15114a4e1ddae6749ed7bbc4d1d6c20503b
聲明:此文由 網(wǎng)信北京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