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 | 隱藏在玉璇璣中的驚天秘密!
轉(zhuǎn)載 | 隱藏在玉璇璣中的驚天秘密!
何為玉璇璣?璇,美玉也,璣,王者正天文之器,即用作觀測天文的玉器。“玉璇璣”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典型的玉器,此類玉器有何用途,到目前為止尚無定論。璇璣一詞初見于《尚書·舜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成了人們猜測“璇璣”功用的一種依據(jù)。
1、玉牙璧,又稱“玉璇璣”,它與牙璋一起并稱古代東夷民族的藝術瑰寶。牙璧最初生產(chǎn)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或龍山文化早期的山東半島東部沿海地區(qū),距今年代約有5000年。在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的遼東半島,玉牙璧常常與著名的龍山文化黑陶一起出土,這是龍山文化向遼南地區(qū)的傳播。就玉牙璧出土的地域而言,它有著十分明顯的北方濱海民族特征,因此作者認為,玉牙璧起源于一種原始的漁民實用工具,它最初可能是漁民們用來織網(wǎng)的輔助工具,也就是一種用來切斷網(wǎng)繩的多刃刀片。除了玉制的牙璧,原始的牙璧還曾發(fā)現(xiàn)有陶制品和蚌殼制品。圖⑴ ⑵ ⑶ ⑷ ⑸這5件牙璧,均出土于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qū)四平山積石冢。圖⑹出土于大連市旅順區(qū)北海王家村遺址。圖⑺直徑6.5㎝, 厚0.5㎝,1978年大連市長海縣吳家村遺址采集,岫巖玉,青綠色。圖⑻出土于旅順郭家村遺址。
2、牙璧曾被當做的古代的天文儀器或者是織布機上的零件,但是它與玉圭一樣出身于原始的工具,如果說玉圭的原型是石鏟,而牙璧則是一種古老的刀具。中國最原始牙璧的出土地點帶有明顯的“三海特征”——即海島、海濱和海灣。遼寧大連的旅順口和山東的膠州灣都是古老的港口,而大連的長??h本身就是一個群島。上述地點均出土了許多牙璧,這應該不是偶然的,從形制上看,山東膠州市三里河出土的牙璧最為古老,她可能就是中國牙璧的起源地。圖⑴出土于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qū)四平山積石冢。圖⑵出土于山東省臨朐縣西朱封龍山文化遺址。圖⑶出土于山東省臨朐縣城南西朱封村龍山文化遺址,淡綠色玉髓質(zhì),混有白花點。內(nèi)孔呈圓形,直徑5.5㎝,外徑10.8㎝。圖⑷出土于山東省五蓮縣丹土龍山文化遺址,最大齒徑22.5㎝,內(nèi)徑17.2㎝,淺灰玉質(zhì),帶綠色斑點沁。圖⑸⑹⑺⑻均出土于山東省膠州市三里河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膠州灣出土如此多的、而且是年代最早的牙璧,可謂是中國最古老的漁港。
3、我們不知道牙璧是從何時完成從實用工具到禮器的轉(zhuǎn)變,但是這種轉(zhuǎn)變應不晚于龍山文化的后期。當牙璧中間的穿孔越來越大,而刀刃逐漸消失時,它作為禮器的特征就越來越明顯。如同牙璋一樣,最初出現(xiàn)在山東半島的沿海,突然之間,距今4300年前,牙璧開始出現(xiàn)在陜北的神木石峁遺址。在神木,既出土了龍山文化的牙璧,這與山東半島以及遼東半島出土的牙璧幾乎完全相同,而后,在神木又出土了夏代早期的牙璧,這種牙璧開始有了夏代牙璧特有的駔牙飾。圖⑴出土于山東省膠州市三里河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圖⑵出土于山東海陽司馬臺龍山文化遺址,直徑14.4、孔徑11.4、厚1.05㎝。圖⑶⑷出土于陜北榆林神木石峁遺址。圖⑸出土于山東省安丘市雹泉鎮(zhèn)老峒峪村,器表墨綠色,局部有沁斑,最大外徑 11.8㎝,內(nèi)徑5.8㎝,厚0.6㎝。圖⑹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圖⑺為河南安陽殷婦好墓出土,但為龍山文化舊物。圖⑻為山西下靳龍山文化遺址出土。
4、牙璧雖然出身于山東海隅,但是卻隨著中國古代民族的遷徙流傳到全國各地。遼東半島的牙璧,應是通過古代漁民傳播的,或者,這些東北牙璧與堯時“流共工于幽州”的政治事件有關。晉中、晉南地區(qū)出現(xiàn)的牙璧,可能與有虞氏向西遷徙有關。陜北神木地區(qū)出現(xiàn)的牙璧,則應與有崇氏(夏后氏)向西北的遷徙有關。牙璧與其它古代工具一樣,最初應是多用途的,龍山時代生活在山東半島的“隅夷”,是一個亦農(nóng)亦漁的民族,他們除了將牙璧用作割斷網(wǎng)繩的刀具之外,還有可能用它來割斷谷穗或者是麥穗。在中國南方的云南和貴州,苗族、侗族和瑤族人民一直在使用一種非常古老的工具來割取稻穗,這就是著名的苗族“折禾刀”。 “折禾刀”的形狀,有牙有刃,與牙璧極為相似,它們最有可能是山東牙璧作為一種古老工具的嫡傳。傳說苗、瑤各族出身于“九黎”,原籍本在山東,這就是說,牙璧最早出現(xiàn)于苗族的祖先蚩尤所在的年代。傳說黃帝曾將蚩尤族之惡者遷之于“有北”,而將其善者留之于鄒、魯,是為鄒屠氏?!堵肥贰份d帝顓頊娶鄒屠氏之女,生下大禹的祖先,但是《路史》并沒有說大禹的這位祖先就是鯀。所以,有夏氏一族,也有可能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后來又生活于蚩尤族故地。圖⑴出土于河北省藁城市臺西村商墓,直徑7.4㎝,但應為龍山時代舊物。圖⑵出土于山西芮城清涼寺墓地,孔徑6.2㎝,中心厚度0.5㎝。圖⑶出土于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圖⑷⑸⑹為貴州苗族割稻穗時所使用的“折禾刀”,此物是山東牙璧作為一種工具在南方的進化,但仍舊保留著古老的東夷特征。
5、圖⑴直徑8厘米,1978年山東省藤州市里莊出土。圖 ⑵陜西省榆林神木石峁遺址出土的玉環(huán)以及有齒玉環(huán)。藤縣里莊出土的這只牙璧,顯然已是純粹的禮器,除了三牙,每兩牙之間還有對稱的十二個小齒,這種有側(cè)齒的玉器后來成為夏商玉器的典型特征,它們后來紛紛出現(xiàn)在夏商時代的玉刀、玉圭、玉牙璋、玉戚、玉鉞和玉戈上。然而在商代的墓葬中,常常出現(xiàn)龍山時代、紅山時代以及夏代的舊物,因此,尚不能確定商代是否還在繼續(xù)制作有齒類的玉器,很有可能大多數(shù)有齒類玉器反映的是同一個民族也就是夏民族的文化特征,這種特征形成于夏前時期,流行于整個夏代,而在商代僅僅是保留下前朝的舊物,并沒有繼續(xù)做下去。在晚商至周代初期,只有與夏王朝關系極為密切的古蜀國繼承了夏代玉器的特征,并且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新的創(chuàng)作。位處西方的周人一直保持著與蜀人的交流,周滅商后,一些夏式玉器如牙璋、牙璧等又紛紛恢復了夏代的舊制。
6、在夏代初期,出現(xiàn)了一種“雙角括二齒”的齒形(見圖中紅圈),它后來成為夏初玉器的典型特征。這種齒形最早出現(xiàn)在陜北的神木石峁,并且在石峁出土牙璧、牙璋、玉戚或者是玉刀上都有體現(xiàn)。 “雙角括二齒”的造型,顯然具有特殊的宗都意義,它可能與夏民族的原始圖騰崇拜有關。圖⑴出土于神木石峁遺址的有齒牙璧。圖⑵出土于山東省沂水縣劉家店子春秋莒國墓,直徑8.7㎝,孔徑4.9㎝,青灰色,沁有黑色和黃褐斑,這應是一件夏代的舊物。 圖⑶是出土于神木石峁遺址的牙璋。圖⑷出土于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盤龍城楊家灣遺址,長12㎝,最寬2.8㎝,最厚0.5㎝。它曾被當做玉璜,但這顯然是一塊牙璧的殘片,其形制與神木石峁出土的牙璧一模一樣。圖⑸出土于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盤龍城,這是一件玉刀,長22㎝,寬8.2㎝,厚0.3㎝。湖北黃陂盤龍城是一個商代早期的城址,它代表商代早期對南方長江中部地區(qū)的控制。但是盤龍城出土了很多夏代早期的玉器,這說明在夏代早期這里就是夏王朝在南方的重要都邑。古代漢水又稱“夏水”,而漢口又名“夏口”,因此黃陂正是今日武漢市的前身。在龍山時代晚期,位于北方神木石峁的夏王國在江漢地區(qū)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盟友,這已經(jīng)在石家河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早期夏式玉器中得到了體現(xiàn)。也許,夏代早期出現(xiàn)在盤龍城的古代方國,正是石家河人的后代。
7、夏民族在西遷陜北以前,曾經(jīng)是地道的東夷,因此山東地區(qū)多有夏文化的遺存。在商代,曾有繒、杞等夏人后代的封國,或在山東,或在河南。因此,商代雖不復制作夏代的牙璧,但牙璧在商代的一些方國中仍會偶爾出現(xiàn),而其中古蜀國便是繼續(xù)制作夏式玉器的典型。圖⑴出土于山東省滕州市前掌大120號商代晚期墓,直徑2.92㎝,孔徑0.5㎝,厚0.17~0.5㎝,淡綠色。這只牙璧是商代作品,仿夏制,可能是商代姒姓繒國的遺物。圖⑵出土于河南省淮陽市馮唐鄉(xiāng)商墓,直徑4.5㎝。這是一只飾有三齒的牙璧,這種齒型出現(xiàn)的年代可能在龍山時代,它是四齒(兩角括二齒)夏代早期牙璧的前身。圖⑶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直徑3.35㎝,厚0.5㎝,淡青色。這也是一種龍山文化牙璧的形制,但卻是商代的仿制品。圖⑷出土于殷墟婦好墓,殘片。圖⑸中的兩件牙璧為德國私藏品。據(jù)稱出土于安陽,為夏代早期型制。圖⑹為山西省博物院藏品,這是一只六齒牙璧,它顯然是從四齒牙璧演變而來。在夏朝,年代越靠后,玉器上裝飾的細齒就越多。圖⑺為四川成都金沙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遺址出土,直徑3.8㎝,孔徑0.2㎝,墨綠色玉。這是一只仿陜西龍山文化的作品,有四個方形的缺口。
8、到目前為止,在河南偃師二里頭夏代中晚期遺址出土的玉器中尚未發(fā)現(xiàn)有牙璧,而在神木石峁龍山文化晚期至夏代初期遺址中出土的牙璧亦不多見,但是我們?nèi)匀豢梢詮囊恍┯衿鞯难佬椭凶R別出它的的年代特征。在神木石峁,已出現(xiàn)了四齒型和多齒形的玉牙璧和玉戚,在二里頭,六齒型和多齒型的玉器則更加普遍。黃河流域是史前玉器遭到盜掘和出賣最為慘烈的地區(qū),這大概是因為中國人長期以來一直聲稱中華文明出自于黃河。與此相對比,大批精美的玉牙璧出現(xiàn)在歐美各國的博物館。在日本人出版的遼寧大連四平山積石冢考古發(fā)拙報告中,一次性刊出的中國史前玉牙璧的數(shù)量達到9只之多,這個數(shù)字超過了中國人自己在該地區(qū)發(fā)掘到的牙璧的總數(shù)。圖⑴⑵⑶⑷中的四件牙璧均為美國佛利爾藝術館的藏品,除第一件為四齒型之外,其余均為六齒型,這些牙璧制作精美,品像完好,應為夏代早中期的作品,至于它們究竟是出土于洛陽,還是出土于陜北,除非得到實物并對其玉質(zhì)作出分析后方可確定。圖⑸和⑹這兩件牙璧為美國哈佛大學溫索浦所藏之中國古玉,其中圖⑸是六聯(lián)齒型牙璧,而圖⑹這件多齒的異形牙璧,在國內(nèi)尚未發(fā)現(xiàn)相似的類型。從牙型上看,圖 ⑸和圖⑹可能出土于中國東南方,這是極其罕見的戰(zhàn)國越式玉牙璧,令人痛心的是,此物在中國本土的收藏可能為零。圖⑺是一件五齒有領玉璧,這是夏商兩種文化的結(jié)合體。直徑26.4㎝,孔徑5.5㎝,領高2.3㎝,白玉質(zhì)。它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村遺址。圖⑻是一件玉戚,或稱“戚璧”,兩側(cè)各飾六齒,出土于河南偃師二里頭夏代晚期遺址。
9、夏民族的祖先是黃帝的兒子昌意,他們亦將昌意的孫子帝顓頊奉為最顯赫的祖先。帝顓頊的后代包括最早的吳人,越人,楚人和蜀人,這些都是后來的南方“蠻夷”,他們生活在長江和漢水流域。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夏人,是鯀和大禹的后代,生活在黃河流域,他們在后來建立了夏帝國。帝顓頊的子孫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古代的南方人,除了被稱為“蠻夷”之外,還被稱做“百越”。在夏代中期,夏王少康封其庶子無余于會稽,世守大禹之陵,這是我們所知道的大禹的后代,即通常所說的“越國”。但是從云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越南北部(交趾)至浙江省的廣大地區(qū),在古時均稱為“百越”之地,盡管“百越”有著非常復雜的民族構(gòu)成,它們之間或語言不通、或者習俗相異,但是既然都被稱做越(粵),這或者說明他們之間有著遙遠的、共同的祖先。圖⑴出于河南桐柏縣月河遺址春秋養(yǎng)國墓,這是一件在中原地區(qū)極為罕見的有齒玉玦,也被稱做“越式”玉玦,它為何出現(xiàn)在北方,不得而知。圖 ⑵圖⑶是兩枚石峽文化玉玦,出土于廣東省韶關市馬壩石峽遺址。這兩枚越式玉玦上的齒形,都具有龍山時代前夏時期史前玉器的特征,而石峽文化本身,與北方龍山文化的年代相當。圖 ⑵ 上的三聯(lián)齒形,可參見本文第七節(jié)之圖⑵ 和圖⑺ ,圖⑶上的犄角齒形,可參見本節(jié)的圖⑻。這說明夏代的有齒玉器,最早出現(xiàn)在龍山時代,它們有南宗和北宗兩種形式,分別代表著夏民族在南方和北方的兩個分支,北方的分支即是“夏”,而南方的夏人稱做“越”。圖⑷也是一件越式玉玦的殘片,它出土于廣東深圳市大梅沙商代遺址,直徑7.2㎝,孔徑4㎝,厚0.1㎝。圖⑸也是一件花朵飾越式玉玦,直徑5.8㎝,厚0.2㎝,它出土于貴州省赫章縣的戰(zhàn)國墓。圖⑹出土于臺灣省臺東縣的俾南新石器晚期遺址,很明顯,這是大陸越式玉玦渡海南傳。圖⑺出土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平樂縣銀山嶺戰(zhàn)圖墓,這是一組帶犄角飾的越式玉玦。圖⑻是石家河文化帶有犄角飾的玉牙璋(局部),它出土于湖北省荊州市汪家屋場。到目前為止,犄角飾玉器多見于中國南部,也許這是南方的夏(越)式玉器的普遍特征。
10、南方古老的越式玉器與中原夏式玉器以及西南蜀式玉器的淵源。蜀是夏民族祖先的老家,傳說黃帝娶西陵氏女子為妻,是為黃帝正妃嫘祖,嫘祖生黃帝長子玄囂,次子昌意,黃帝令昌意降居于若水(四川雅安滎經(jīng))。其后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為妻,生帝顓頊。《山海經(jīng)》記載老顓頊死后葬于漢水之源附隅之山,其墓有四蛇衛(wèi)之。顓瑞之世存續(xù)三百余年,后代的顓頊曾北遷于陜西渭水河谷,又出渭水入黃河向東遷居于山東少昊氏故地,其中的一位顓頊娶東夷蚩尤族鄒屠氏之女為妻,生下大禹的祖先,這可以解釋為什么在山東,最初的夏人生活在蚩尤族故地。帝子昌意即“崇意”也,其妻“昌仆”即今四川之松潘,松音“從”,松(崧)氏亦即崇氏。故夏民族的前身是崇族,成都古稱崇州,崇州市即今日成都市的前身。崇族的一支北遷渭水,故古都西安(戶縣)亦名為“崇”,秦嶺的西段稱“終南山”,所謂“終南”,因其橫在古崇國之南,亦即“崇南”也。崇、終二字古來通用,有《說文》可證。崇族遷于山東,又名為“重”,即山東重氏也。重氏的一支南下太湖,為祝融氏,由太湖祝融氏繁衍出有虞氏、吳人、楚人。留在山東的重氏,大約就是大禹的祖先有崇氏。有崇氏的名人只剩下鯀,鯀有戰(zhàn)功,帝嚳高辛氏以宗族女兒賜之,封為崇伯(重伯)。鯀于堯時因治水不力被殺,其后代被迫西遷于陜北,并定居于黃河河套平原達三百年之久,這個在北方歷練了三百余年的民族,在神木石峁徹石為城,農(nóng)、漁、牧并舉,繁榮昌盛,赫然為北方大國,這就是的后來南下建立第一個中原帝國的夏后氏。中國南嶺以及嶺南的百越族,他們與北方的夏族同宗,故其文化中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成份。百越文化是古蜀國(崇)文化的南傳,這一點已引起許多當代學者的關注。但春秋戰(zhàn)國時代在江蘇、浙江的越國是“東越”,為夏后氏的后代,他們與那些生活在廣東、廣西的遠親,也就是百越或“南越”,分離了二千年之久,相互之間早已不能用語言交流了。
11、有齒玉器在古代的巴蜀、南越和東越地區(qū)的傳播。圖⑴出土于云南曲靖市八塔臺春秋墓,直徑9.1㎝,孔徑5.7㎝。這是一件商代的有領玉璧,但是卻雕有南越風格的牙飾,所以它是蜀商文化與南越文化的結(jié)合體。圖⑵同樣出土于云南曲靖市八塔臺春秋墓,直徑13㎝,孔徑5.8㎝。這也是蜀商文化與南越文化的結(jié)合體。上述二件器物,代表了四川盆地的古彝(夷)族人,與云、貴兩地的南越族之間的淵源。圖 ⑶是一塊方形的玉玦,但其形狀卻是四角牙璧制式,此物長7㎝,寬7㎝,孔徑1.3㎝,厚0.2㎝,出土于西漢時代的廣州市象崗南越王墓。圖⑷是一件西漢時代的谷紋玉牙璧,出土于安微省天長市三角圩西漢墓,直徑9.05㎝,孔徑4.7㎝,厚4㎝。漢時的牙璧可謂鳳毛麟角,漢代牙璧制作可能已失傳,但憑傳說中的樣子去做了。圖⑸出土于福建省福清市東張下灣商周時代墓葬,這可能是閩越的遺物。直徑1.95㎝,孔徑0.9㎝,厚0.25㎝。周邊象齒輪一樣的玉璧或玉環(huán)形玉器,曾在凌家灘出土過一件,但用途不明。在山西陶寺遺址曾出土過一件青銅齒輪,或許與此類器物有關。圖⑹和圖⑺均出土于浙江省東陽市前山戰(zhàn)國時代的越國貴族墓,這是東越的遺物,不是南越了。圖⑹是一件四片組合的有領玉臂環(huán),它同時具有商和東越(南夏)文化的特征。圖⑺是一組綠松石玉佩飾中的一件,它上而雕飾的獸形齒,具有強烈的東越文化色彩,而在夏代中晚期的牙璋上,我們也??吹筋愃频牡耧棥9糯絿挠衿鳂O其罕見,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浙江越墓中的玉器大多與中原地區(qū)的玉禮器相同,但越人仍然保留著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通過對南越、閩越和東越玉器的分析,我們可以探測到這些地區(qū)的越人與中原夏民族之間的淵源:南越諸族是古代巴蜀地區(qū)的崇族向南方的遷徙,他們雖與中原的夏民族同祖同源,但是卻不同宗。東越人的祖先到底是不是夏禹的后代?自古以來就充滿爭議。東越人一直被中原民族稱之為蠻夷,這與南方的百越一樣。而越人自稱是大禹之后,這被懷疑是越人為了抬高自己,謊稱有一個出身高貴的祖先。就連在紹興會稽的大禹陵,也被認為是偽造的,純屬子虛烏有。然而所有的爭議,將隨著純粹的越式玉器的出土而走向終結(jié),歷史將最終還原古代會稽越人與夏民族同宗的真相。
12、浙江省東陽市前山戰(zhàn)國時代越國貴族墓(D 2M1)中出土的玉器。中國夏代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但是人們至今難以看到夏代玉器的全貌,無論在神木石峁、偃師二里頭還是在三星堆遺址,人們看到的夏代玉器極有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齒、牙、角、刺是夏代玉器的普遍特征,“夏后氏之璜”,是古代玉器中的極品,但是三千年來,人們只聞其名而不見其實。圖中的這件玉璜,出土于越國貴族墓,它有兩個獸首,而在首脊上飾有奇怪的齒。這是我們見到的唯一的一件越式玉璜,因為越人傳承了夏后氏的傳統(tǒng),故所謂的“夏后氏之璜”亦可能形同于此,但比這個還精美得多。在夏代玉器如玉牙璋,玉刀、玉牙璧、玉戚中,我們常看到各種各樣的牙飾、角飾,齒飾、獸首飾,這可能源于夏民族對牙和角的崇拜,而此二者均為尖銳之物。在東陽越墓中,越人對牙和角的崇拜得到了完整的詮釋,這些牙和角不僅用作對各類玉器的修飾,而且,牙和角還被制成了大量單個的實體,貴族們將這樣的玉飾,披掛于全身,也許這就是越人的風格,也是夏代的遺風。由此上而溯到龍山時代,那些生活在山東、廣東、四川、陜西和湖北的崇族人,從他們開始,盡管那時夏后氏還沒有入主中原,但是對牙和角的崇拜,早就已經(jīng)在夏前期形成了。
1976年春,五蓮縣潮河鎮(zhèn)丹土村一村民,在國保單位丹土遺址上耕種土地時發(fā)現(xiàn)了一件玉璇璣并上交,隨后交到縣文物管理部門,現(xiàn)藏于五蓮縣博物館。
來源:來源于網(wǎng)絡
網(wǎng)絡轉(zhuǎn)載免責聲明:以上文章源于網(wǎng)絡,更多的是為大家傳遞最新收藏信息之用,所轉(zhuǎn)載的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具體內(nèi)容仍需瀏覽者自己核實其真實性,文章內(nèi)容僅供大家參考!如有侵權(quán)請直接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刪除。
Hash:c9002e62243fdb4b0d989c2f47bbf08e8526d29b
聲明:此文由 深圳市收藏協(xié)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