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三州七關的收復與唐宣宗大中政局
會昌六年(846)三月二十三日,在宦官的擁立下,李忱以皇太叔的身份在唐武宗柩前即位,是為宣宗。次年正月甲寅,宣宗祀圓丘,改元大中,由此進入宣宗的大中時代。雖然史書中給予宣宗“小太宗”之稱或有過譽之嫌,但宣宗大中朝對晚唐政局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根據(jù)史書所載,在吐蕃論恐熱歸附的有利局面下,宣宗于大中三年(849)順利收復三州七關,從而構(gòu)成了大中之政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以往學者在關注三州七關收復問題時,主要通過對傳世文獻的排列和考辨,復原了自大中三年(849)正月至六七月間宣宗政府收復三州七關的大致過程。但由于傳世文獻的記載缺環(huán)較多,彼此抵牾之處亦復不少,故學者對該段歷史進程的復原時有斷裂,對該事件的后續(xù)影響也有所忽略。筆者借助近年來陸續(xù)公布的石刻資料,對宣宗收復三州七關的具體進程及后續(xù)影響進行考察,以期揭示唐中央政府決策的具體進程以及內(nèi)部政務與對外經(jīng)略的關聯(lián)性。不當之處,敬請方家不吝賜教。
一、論恐熱歸附與三州七關收復之關聯(lián)性?
會昌二年(842),吐蕃贊普朗達瑪被刺身亡,吐蕃王國的統(tǒng)治很快就呈現(xiàn)出分崩離析之勢。在河隴地區(qū),吐蕃落門川討擊使論恐熱與鄯州節(jié)度使尚婢婢展開混戰(zhàn)。吐蕃王國內(nèi)部的混亂,削弱了吐蕃對河隴地區(qū)的控制。以大中二年(848)十二月鳳翔節(jié)度使崔珙收復清水為發(fā)端,宣宗政府展開了收復河隴失地的具體行動。而就在收復清水后不久,長期與尚婢婢混戰(zhàn)于隴右的論恐熱即以秦、河、渭三州之地歸附唐朝。只是唐朝最終收復卻是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故史書往往根據(jù)最終的結(jié)果,將秦、原、安樂等三州七關之地誤記為論恐熱所進獻的區(qū)域。
對于論恐熱歸附唐朝的時間,除《唐會要》卷九七《吐蕃傳》“大中三年春”的記載較為寬泛,可暫不論外,主要存在兩種不同的記載。第一種記載為《舊唐書》和《冊府元龜》,均系于大中三年( 849)正月。其中,《舊唐書·宣宗紀》載:“(大中)三年春正月丙寅,涇原節(jié)度使康季榮奏,吐蕃宰相論恐熱以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之兵民歸國。詔太仆卿陸耽往喻旨,仍令靈武節(jié)度使朱叔明、邠寧節(jié)度使張君緒,各出本道兵馬應接其來?!薄秲愿敗肪砭牌咂摺锻獬疾俊そ蹈健穭t載:“宣宗大中三年正月,涇原節(jié)度使康季榮奏吐蕃論恐熱以安樂三州及石門七關等歸國。” 此外,與《冊府元龜·外臣部》僅記載月份不同,同書卷二十《帝王部·功業(yè)第二》則精確到了具體的日期:“宣宗大中三年正月丙辰,涇原節(jié)度使康季榮奏吐蕃宰相論恐熱以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之兵民歸國?!庇纱丝芍?,雖然《舊唐書》和《冊府元龜》均將論恐熱歸附的時間確定在大中三年( 849)正月,在系日上卻存在差異。大中三年( 849)正月為丙辰朔,丙寅則為十一日。《舊唐書·宣宗紀》和《冊府元龜·帝王部·功業(yè)第二》兩者系日的天干相同,且正好相差十日,這似乎并非巧合。筆者推測論恐熱歸附時間的原始記載應是數(shù)字系日,《舊唐書》《冊府元龜》在進行日期換算時,對于“十一日”之“十”或有衍奪,從而出現(xiàn)了兩者記載的差異。以衍、奪兩者情況相較,該處奪字的可能性應該更大。所以,就《舊唐書》《冊府元龜》兩者記載而言,涇原節(jié)度使康季榮以論恐熱歸附的消息上報唐中央的時間應在大中三年正月丙寅(十一日)。
第二種記載為宋人所修撰的《新唐書》及《資治通鑒》,兩者均將論恐熱歸附唐朝的具體時間系于大中三年(849)二月。其中,《新唐書·宣宗紀》載:“(大中)三年二月,吐蕃以秦、原、安樂三州,石門、驛藏、木峽、制勝、六盤、石峽、蕭七關歸于有司?!?在該記載中,歐陽修只是記載到吐蕃歸附這一個事件,敘事較為簡潔和明晰?!顿Y治通鑒》卷二四八“唐宣宗大中三年二月”條則云:“吐蕃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來降;以太仆卿陸耽為宣諭使,詔涇原、靈武、鳳翔、邠寧、振武皆出兵應接?!北娝苤段渥趯嶄洝分廖宕鷷r期已嚴重毀損,而武宗以下諸朝的官修實錄本就未能完成。在北宋修撰《新唐書》之際,宋敏求曾補撰有晚唐六朝實錄。其書雖已亡佚,但學術界通常認為宋敏求撰《實錄》應是晚唐六帝本紀的主要依據(jù)。與此同時,《通鑒考異》引《實錄》云:“涇原節(jié)度使康季榮奏吐蕃宰相論恐熱殺東道節(jié)度使,奉表以三州、七關來降?!庇纱丝芍?,《新唐書》在記載論恐熱歸附之事時,對《實錄》的內(nèi)容進行了裁剪;而《資治通鑒》則是在對《實錄》所載進行改編的同時,吸納了《新唐書·吐蕃傳下》中唐政府以陸耽宣諭及詔涇原等鎮(zhèn)出兵應接的記載?!顿Y治通鑒》的表述實現(xiàn)了諸事的疊加,在增強事件敘述完整性的同時,也增加了記載的不確定性?!杜f唐書》既著有具體的日期,應更為可信。而根據(jù)后文所考,唐政府詔命涇原、靈武等鎮(zhèn)收復三州七關時間是在大中三年( 849)五月之后。由此,發(fā)生在大中三年( 849)二月的,只能是宣宗以陸耽前往隴右宣諭論恐熱一事而已。
根據(jù)《通鑒考異》引《補國史》及《新唐書·吐蕃傳》等載,可知論恐熱曾入朝長安,只是前者記載其事在大中五年( 851)五月,后者則認為其事在大中三年( 849)陸耽前往宣諭至鳳翔等鎮(zhèn)收復三州七關之間。對此,《資治通鑒》卷二四九“唐宣宗大中五年五月”條載:“吐蕃論恐熱殘虐,所部多叛;拓跋懷光使人說誘之,其眾或散居部落,或降于懷光??譄釀莨?,乃揚言于眾曰:“吾今入朝于唐,借兵五十萬來誅不服者,然后以渭州為國城,請?zhí)苾晕覟橘澠?,誰敢不從!”五月,恐熱入朝,上遣左丞李景讓就禮賓院問所欲??譄釟馍溬?,語言荒誕,求為河渭節(jié)度使;上不許,召對三殿,如常日胡客,勞賜遺還??譄峥炜於?,復歸落門川,聚其舊眾,欲為邊患。會久雨,乏食,眾稍散,才有三百余人,奔于廓州。”根據(jù)《資治通鑒》上文所載,大中三年( 849)二月,吐蕃河隴守將因國亂無所歸,故降唐。而直至大中五年( 851)五月,論恐熱才因部屬多叛被迫降唐。入朝后,宣宗命尚書左丞李景讓于禮賓院見之。但論恐熱所提出的擔任河渭節(jié)度使的要求并未得到宣宗認可,故其復歸落門川,并準備侵犯唐朝邊境。最終卻因久雨乏食,其最終奔還廓州。但根據(jù)《新唐書·吐蕃傳》所載,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場景:“恐熱大略鄯、廓、瓜、肅、伊、西等州,所過捕戮,積尸狼藉,麾下內(nèi)怨,皆欲圖之。乃揚聲將請?zhí)票迨f共定其亂,保渭州,求冊為贊普,奉表歸唐。宣宗詔太仆卿陸躭持節(jié)慰勞,命涇原、靈武、鳳翔、邠寧、振武等兵迎援。恐熱既至,詔尚書左丞李景讓就問所欲??譄豳瓶渥源螅仪蠛游脊?jié)度使,帝不許。還過咸陽橋,咄嘆曰:“我舉大事,覬得濟此河與唐分境。”于是復趨落門川收散卒,將寇邊,會久雨糧絕,恐熱還奔廓州。于是鳳翔節(jié)度使李玭復清水;涇原節(jié)度使康季榮復原州,取石門等六關,得人畜幾萬;靈武節(jié)度使李欽取安樂州,詔為威州;邠寧節(jié)度使張欽緒復蕭關;鳳翔收秦州;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鄭涯得扶州。”對于《新唐書·吐蕃傳》所載論恐熱入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諸如尚書左丞李景讓問所欲、論恐熱求河渭節(jié)度使、被拒后復歸落門川并欲寇邊、因久雨糧絕而被迫奔還廓州等,均與《資治通鑒》相類似。如此可證,《新唐書·吐蕃傳》對于論恐熱事跡的記載應該與《資治通鑒》一樣,均是源自林恩的《補國史》。但對于唐朝收復三州七關與論恐熱歸附的關系,《新唐書》的敘事邏輯卻與《資治通鑒》截然不同。在宋祁的筆下,正是因為論恐熱在窮途末路之際降附唐朝,才給唐朝提供了經(jīng)略三州七關的契機。司馬光主要利用《補國史》及唐朝賞邊將而不賞論恐熱的結(jié)果,認定論恐熱并未在大中三年( 849)降附唐朝,其入朝是在大中五年( 851)。但根據(jù)《陸耽墓志銘》,可知《補國史》及《資治通鑒》關于論恐熱大中五年始來降的記載顯然有誤。雖然《新唐書·吐蕃傳》所載相關史事很可能也是源自《補國史》,但宋祁對論恐熱歸附的時間進行了合理的修訂?!堆a國史》的作者林恩為僖宗朝進士,該書對論恐熱入朝的時間記載或有失誤,基本史實卻應該問題不大。如果將《新唐書·吐蕃傳》所記載的論恐熱入朝的形勢與大中三年( 849)宣宗經(jīng)略隴右的具體步驟相結(jié)合,就可以確定《資治通鑒》所載論恐? ??入朝的“大中五年五月”應為“大中三年五月”之訛。
要而言之,大中三年(849)正月十一日,吐蕃河隴守將論恐熱歸附的消息由涇原節(jié)度使康季榮上奏宣宗。二月,宣宗以陸耽前往隴右予以宣慰。同年五月,論恐熱前往長安覲見宣宗,請求唐政府承認其對河、渭等州控制權(quán)。為了避免在長安的京西北地區(qū)形成一個強大的吐蕃軍事集團,宣宗斷然拒絕了論恐熱所請的河渭節(jié)度使。正是在論恐熱因久雨乏糧而撤往廓州、隴右東部地區(qū)形成權(quán)力真空的情況下,宣宗才真正下定決心以西北緣邊諸鎮(zhèn)及振武之客軍收復三州七關。
二、宣宗君臣收復三州七關的籌劃與實施 ?
由于傳世史書記載的缺失,雖然學者以往可以復原唐政府收復三州七關的大致過程,但對于中央政府決策的內(nèi)情往往不甚了解。幸運的是,在新近發(fā)現(xiàn)的碑刻文獻中保留了不少相關的記載,有助于我們明晰宣宗收復三州七關的籌劃與實施的具體進程。
在宣諭論恐熱的陸耽完成使命后,大中三年(849)三月,宣宗又以內(nèi)莊宅使劉德訓充“京西、京北巡邊宣諭點閱等使”,會同諫議大夫韋博、檢校刑部尚書高承恭等人前往京西北巡邊。對此,《劉德訓墓志》載:“(大中)三年三月,遷內(nèi)莊宅使。上曰:‘屬天寶際,祿山背叛,西戎以為己利,取我河縣,收我農(nóng)功。今擬卻復舊疆,命爾充京西、京北巡邊宣諭點閱等使,與諫議大夫韋博、檢校刑部尚書高承恭同往?!罨嗜A之使,具申丹懇之誠。圖寫山川,敷奏王庭?!睆臅r間上看,在大中三年三月宣宗“擬卻復舊疆”之際,劉德訓、韋博、高承恭等人前往京西北所處置的應正是論恐熱歸附之事,宣諭的對象為論恐熱,點閱的則應為歸附的吐蕃部眾及生活在降附區(qū)域之內(nèi)的唐朝隴右遺黎。與此同時,劉德訓等人還利用實地踏查之機,“圖寫山川”,為唐朝隨后收復隴右舊疆提供了必要的情報依據(jù)。
在論恐熱率眾歸附的有利條件下,雖宣宗有意收復舊疆,但為眾多朝臣所反對。對此,畢諴《白敏中神道碑》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天寶末,中【原】多事,河西、隴右之地盡為吐蕃所據(jù)?!緫棥孔诨实壑驹谑諒?,大業(yè)未遂。德宗守天下時(中缺)年,宣宗皇帝紹元和之□切于□□□□□吐蕃【喪】□入,不置君長……南起隴□□黃河帶□千里以歸?!酢酢酢酢踉紫喑S袕秃愉抑尽D接醒蕴贫倌旰笥兄信d,□都復故地。宣宗皇帝應□識公,降(中缺)偶然哉。當□公□皆以儒雅相尚,茍即□無事,□□久遠以生事【蠻】夷□【牢】其位。公以三州□(七?)□(關?)南北千里,天設險阻以限夷夏,會昌已有【藩】【盛】,界涇州西八千里。常(中缺)之山。雖有□兵□□東下,安可謂之生事矣?向非寧宗之□□之忠。豈惟朝廷失大計,□公亦危矣。”通過上述記載,可知在吐蕃贊普卒后,由于吐蕃難以控制隴右地區(qū),從而使得“南起隴□□黃河帶□千里以歸”。在如何處置論恐熱歸附的問題上,唐政府內(nèi)部存在較為嚴重的分歧,即畢諴所言“公□皆以儒雅相尚,尚茍即□無事”,而以河隴陷蕃日久為借口,將收復失地視為生事于吐蕃。為了配合宣宗以壓制反對的聲音,白敏中不得不抬出曾有意收復河隴失地的憲宗以壯聲勢,指出河隴地區(qū)被吐蕃占領后,“【憲】宗皇帝志在收復,大業(yè)未遂”,所以宣宗對吐蕃的經(jīng)略體現(xiàn)了對元和之政的繼承。由此,大中三年( 849)之際的隴右經(jīng)略也就獲得了較為充分的政治合理性。
政治合理性的構(gòu)建只能起到引導輿論的作用,還不足以迫使反對經(jīng)略者完全放棄自己的主張。所以,宣宗在大中三年(849)四月乙酉對宰相群體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調(diào)整。除門下侍郎白敏中、中書侍郎馬植繼續(xù)留任宰相外,御史大夫崔鉉、兵部侍郎判戶部事魏扶同日入相,而之前以兵部侍郎、判度支兼刑部尚書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周墀,則被授予刑部尚書的檢校官,外任東川節(jié)度使?!段脑酚⑷A》卷四五〇沈詢《授崔鉉、魏扶拜相制》明確宣宗之所以在大中三年( 849)四月以崔鉉、魏扶為相,就是為了“宣明號令,弘濟生靈。致寰海之乂安,復河隍之土宇”。由此可見,宣宗以崔鉉和魏扶兩人入相,就是為了配合自己的河湟經(jīng)略。
對于周墀罷相原因,史書的記載可謂眾說紛紜。其中,《東觀奏記》卷上載:“懿安郭太后既崩,喪服許如故事。禮院檢討官王皞抗疏,請后合葬景陵,配享憲宗廟室。疏既入,上大怒。宰臣白敏中召皞詰其事……宰相將會食,周墀駐敏中廳門以俟同食。敏中傳語墀:‘正為一書生惱亂,但乞先之?!兔糁袕d問其事,皞益不撓。墀以手加額于皞,賞其孤直。翌日,皞貶潤州句容令,墀亦免相?!贝笾卸辏?848)正月,周墀以兵部侍郎、判度支的身份入相;同年六月,由兵部侍郎升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中三年( 849)三月,又兼刑部尚書。而懿安郭太后之崩在大中二年( 848)五月,同年十一月已經(jīng)完成葬禮。如果說周墀因為贊賞王皞而免相,一是在時間上不合,二是宣宗也沒有必要在有意將其罷相的前提下屢次為其加官。更何況根據(jù)《周墀墓志銘》記載,宣宗在周墀罷相后,曾再次提升其檢校官。這也就證明周墀之所以被罷相,應與懿安郭太后葬儀事無關。
《資治通鑒》卷二四八“唐宣宗大中三年四月”條則載:“河東節(jié)度使王宰入朝,以貨結(jié)權(quán)幸,求以使相領宣武;刑部尚書、同平章事周墀上疏論之,宰遂還鎮(zhèn)。駙馬都尉韋讓求為京兆尹;墀言京兆尹非才望不可為,讓議竟寢。墀又諫上開邊,由是忤旨。夏,四月,以墀為東川節(jié)度使……翰林學士鄭顥言于上曰:‘周墀以直言入相,亦以直言罷相。’上深感悟,甲午,墀入謝,加檢校右仆射?!备鶕?jù)司馬光所呈現(xiàn)的歷史脈絡,周墀罷相系反對王宰以使相領宣武、拒絕以駙馬都尉韋讓出任京兆尹以及勸諫宣宗開邊等一系列“直言”所導致的結(jié)果。司馬光將王宰入朝事附于周墀罷相的大中三年( 849)四月,顯然是在建構(gòu)周墀反對王宰以使相領宣武之事與其罷相的關聯(lián)性。但據(jù)《王宰墓志銘》所載,可知王宰入朝是在大中三年( 849)元正,在時間上與周墀罷相尚有四個月的時間差。
《新唐書·周墀傳》載:“河東節(jié)度使王宰重賂權(quán)幸,求同平章事領宣武,墀言:‘天下大鎮(zhèn)如并、汴者才幾,宰之求何可厭?’宣宗納之。駙馬都尉韋讓求為京兆,持不與。繇是妄進者少衰。會吐蕃微弱,以三州七關自歸。帝召宰相議河湟事,墀對不合旨,罷為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駙馬都尉鄭灝言于帝曰:‘世謂墀以直言相,亦以直言免?!畚?,加拜尚書右仆射?!睆男趯ν踉兹氤奶幹媒Y(jié)果看,其最終采納了周墀的建議。從處置王宰入朝求官之事上,我們看不到宣宗與周墀之間存在矛盾。因駙馬都尉韋讓所請為周墀抵制,《資治通鑒》即暗示宣宗有借機報復的可能性。但值得注意是,韋讓所娶乃憲宗第十女鄭國溫儀公主,并非宣宗之女?!顿Y治通鑒》出于塑造直臣形象的需要,將本無關聯(lián)的事件進行排列演繹,從而模糊了周墀被罷相的根本原因。
如果從史源的角度考慮,《新唐書》及《資治通鑒》關于周墀罷相、力阻王宰及韋讓的事跡均取材自杜牧所撰《周墀墓志銘》。但在敘事順序上,杜牧在墓志中首列周墀因“河湟事議不合旨”而罷相,其后才列舉周墀力挫王宰以使相領宣武的企圖以及反對韋讓出任京兆尹等事跡?!缎绿茣吩诶谩吨苘怪俱憽返牟牧蠒r,打破了該墓志以事歸類的做法,改以時間為線索,對以上諸事進行了重新排列,但諸事之間并無遞進關系。而《資治通鑒》為了將周墀塑造成因一貫“直言”而最終被貶斥的忠臣形象,有意將周墀針對王宰及韋讓求官的言論附于周墀罷相的大中三年四月條。在司馬光刻意的組合及轉(zhuǎn)呈之后,周墀罷相的原因由較為明晰的“河湟事議不合旨”,轉(zhuǎn)化為符合忠貞之臣標準的“直言”。但在宣宗為周墀晉升檢校官的問題上,《新唐書》和《資治通鑒》并沒有采用《周墀墓志銘》“明日入謝,面加檢校右仆射”的白描式敘述方式,而是引入了駙馬都尉鄭灝這一關鍵人物。通過其對周墀“直言”的贊許,進一步強化了周墀“直臣”的形象。鄭灝對周墀“直言”的評價,雖然沒有改變周墀罷相的結(jié)果,卻使其檢校官由刑部尚書躍升為右仆射,可謂極大的榮耀。由此可見,宣宗所排斥的并非周墀的“直言”,而是周墀對其經(jīng)營隴右失地政策的不配合,而該政策正是宣宗希望通過對外經(jīng)略轉(zhuǎn)移內(nèi)部矛盾,同時繼紹憲宗之政的關鍵一步。
在宣宗與白敏中排除異己以圖經(jīng)略河隴之際,鳳翔節(jié)度使崔珙以患疾為由,向宣宗提出了罷職的請求。在宣宗針對“犬戎輸誠,歸我故地”,從而“下議納款,且籌開疆”之際,崔珙求罷職的舉動顯然不利于宣宗經(jīng)略措施的實施,故被視作“不自力避事” 。雖然宣宗失望之極,但因崔珙為元老重臣,故特為優(yōu)容,最終命崔珙以太子少師的身份,分司東都。崔珙離任后,繼任者為刑部尚書兼宗正卿李玭。李玭出身于名將李晟家族,為李晟之孫、李愬之子?!妒诶瞰n鳳翔節(jié)度使制》載:“門下:秦之舊都,漢為右地。扼戎疆之要害,作上國之藩籬。旁聯(lián)封畿,前抗巴蜀。其所受任,必擇忠良……今以昆夷來朝,愿納故壤。將復河湟之境,必資整訓之方。遂結(jié)疆場,付爾汧隴。于戲!惟昔乃祖,曽顯是邦。勿隳貽謀,光膺分閫……勉副家聲,以酬殊獎?!睂τ谝岳瞰n為鳳翔節(jié)度使的目的,制文中非常明確地記載為“今以昆夷來朝,愿納故壤。將復河湟之境,必資整訓之方”,也就是為經(jīng)略論恐熱所獻區(qū)域做準備。因李愬在元和年間曾出任過鳳翔尹、鳳翔隴右節(jié)度使,故宣宗在制文中以李愬為例,對李玭大加勉勵。與此同時,以監(jiān)軍身份與李玭共同控制鳳翔節(jié)度的正是此前剛剛完成巡邊任務的劉德訓。
據(jù)《孟秀榮墓志銘》所載,孟秀榮于大中三年(849)四月十日被任命為振武節(jié)度監(jiān)軍。根據(jù)黃樓的研究,孟秀榮為武宗朝大宦官仇士良一黨,在宣宗即位的過程中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在宣宗有意經(jīng)略隴右之際,孟秀榮以 65歲的高齡外任振武,應是宣宗為調(diào)派振武軍參與隴右收復所做的準備工作。因為在此后收復三州七關的軍隊中,就有來自振武的客軍?!段脑酚⑷A》卷四五三《授高承恭振武麟勝等軍節(jié)度使制》記載此前與劉德訓等共同巡邊的高承恭,因為“擁緹騎以徼巡,勤彰夙夜”的功績,得以出任振武節(jié)度使。因該制在《文苑英華》中排列于咸通三年( 862)《高璩授東川制》之前,故吳廷燮、郁賢皓均將高承恭始出鎮(zhèn)振武的時間系于咸通二年( 861)。但據(jù)制文所載,高承恭在出任振武節(jié)度使之前,檢校官為刑部尚書,與高氏在大中三年( 849)三月前往京西北巡邊時的檢校官相同。所以,高承恭出任振武節(jié)度使不應遲至咸通二年( 861),而當在大中三年( 849)三月巡邊之后不久。高承恭為高崇文之子,與繼崔珙出任鳳翔節(jié)度使的李玭相類,均為憲宗朝名將之子。所以,以高承恭為振武節(jié)度使、孟秀榮為監(jiān)軍,可以視作宣宗為經(jīng)略隴右所做出的另一項重要的藩鎮(zhèn)人事調(diào)整。
在經(jīng)過前期的情報搜集、宰臣調(diào)整、西北藩帥及監(jiān)軍體系的重新布局后,宣宗詔命鳳翔、邠寧、涇原、靈武、振武等鎮(zhèn)的軍隊進軍三州七關地區(qū)。六月二十七日,涇原節(jié)度使康季榮率軍收復原州及石門關、驛藏關、木峽關、制勝關、六盤關、石峽關等六關。七月六日,靈武節(jié)度使朱叔明取安樂州。七月十三日,邠寧節(jié)度使張君緒收蕭關。七月二十三日,鳳翔節(jié)度使李玭奏收復秦州。
翰林學士劉瑑在《收復河湟德音》所列舉的唐朝得以順利收復三州七關的三個原因中,除“天地儲祥,祖宗垂佑”為虛文外,“左衽輸款,邊壘連降”“樞衡妙算,將帥雄棱”皆為寫實之作。雖然對于“樞衡妙算”之具體情況,上述詔書語焉不詳,但根據(jù)其所載山南、劍南等道處理陷蕃區(qū)域的態(tài)度,或可推知一二?!妒諒秃愉业乱簟吩诒碚昧⒐⑹?、羅列三州七關經(jīng)營措置的基礎上,明確指出山南西道及劍南節(jié)度使若有意收復轄區(qū)內(nèi)的沒蕃州縣,“其兵士委本道差遣。如要錢物接借,亦具聞奏”。緣邊藩鎮(zhèn)提供軍隊,中央政府負責后勤保障的原則,應是沿用了之前涇原等鎮(zhèn)收復三州七關時所采取的模式。但與唐政府鼓勵山南西道及劍南節(jié)度量力收復本轄區(qū)內(nèi)的沒蕃州縣有所不同,參與收復三州七關的諸鎮(zhèn),除了振武與該地區(qū)沒有隸屬關系外,鳳翔節(jié)度與其所收復的秦州、邠寧節(jié)度與其所收復的蕭關也沒有歷史上的隸屬關系。所以,相對于唐政府鼓勵山南西道和劍南收復本屬自身轄區(qū)的陷蕃區(qū)域不同,涇原、邠寧、靈武、鳳翔、振武諸鎮(zhèn)介入三州七關的收復皆是出自以白敏中為首的宰臣之籌劃,各自出擊的區(qū)域也是經(jīng)過事先籌劃的結(jié)果。從事后的封賞等級來看,諸鎮(zhèn)的待遇頗為不同。其中,最先收復失地的涇原節(jié)度受賜絹六萬匹,得到的封賞最為豐厚;次收安樂州的靈武節(jié)度,得到的封賞則減涇原一等,為絹五萬匹;收復失地較為滯后的邠寧及鳳翔,所受封賞為四萬匹,屬于最低等級。由此可見,宣宗對于緣邊諸鎮(zhèn)封賞的依據(jù)并非是收復失地的范圍,而是響應其軍事決策的速度。在唐朝的籌劃層面,對于三州七關的收復次序并沒有先后之分,只是各鎮(zhèn)積極程度及面臨的具體情況不同,導致在同時出兵收復的情況下,各地收復的時間出現(xiàn)了近一個月的差距。
三、三州七關收復與黨項經(jīng)略、歸義軍設置之間的關聯(lián)?
根據(jù)宣宗收復三州七關的舉動,學界多將宣宗視為有意西北經(jīng)略的有為之主。對于宣宗在收復三州七關后并未繼續(xù)西進的舉動,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解讀。雖然論述的重點不同,但學者多將黨項勢力的存在視為阻礙唐朝繼續(xù)西進的重要因素。村井恭子注意到了三州七關收復、黨項問題、設置歸義軍三者基本在同時的歷史現(xiàn)象,但對于三個事件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未進行必要的探討。作為時間相互銜接且空間較為接近的三個事件,前者對后者以及彼此之間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故筆者希望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探討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在德宗建中四年(783)的清水會盟中,唐蕃確立了雙方之間的邊界,但吐蕃并沒有恪守盟約的內(nèi)容,時有侵入唐境以擄掠人口及財貨之舉?!?a href='/pingliang/' target=_blank>平?jīng)?/a>劫盟”更是將唐蕃關系推至冰點,從而進入了近二十年的關系惡化期。隨著憲宗即位后主動緩和關系,再加上回鶻所帶來的軍事壓力,吐蕃于憲宗元和初年主動遣使與唐朝通好。唐朝利用吐蕃急于重新訂立盟約的心理,提出了“割還安樂、秦、原等三州”的要求。憲宗之所以對其余陷蕃失地“舍而不言”,顯然不是白居易所言的“但務早成盟約”,而是基于三州對于唐朝西北邊防的重要地位。對于元和政局而言,控制秦、原、安樂三州,可以重新建構(gòu)隴山防線,以增強防御吐蕃的能力。但對于宣宗而言,收復三州七關只是在形式上繼承了憲宗之政,因為其所面臨的外在軍事形勢已發(fā)生重大變化。
對于大中三年(849)之際的宣宗而言,吐蕃的外在威脅基本上已經(jīng)不復存在,內(nèi)部的黨項問題成其所面臨的最為棘手的現(xiàn)實問題。對于隴右內(nèi)徙黨項對唐朝的威脅,曾任鳳翔節(jié)度使的崔光遠有著清醒的認識:“今鳳翔近甸,秦、隴雄藩,北有黨項之虞,西有羌、渾之患?;蜃杞^我道路,或侵軼我封疆。王師出征,則鳥散山谷;官軍罷討,則雨集郊坼。”如果說黨項的零星騷亂尚不至于動搖唐朝之根本,但其與吐蕃以及吐谷渾等部落的聯(lián)合侵擾,則極大地威脅到了唐中央的安危。至德之后,西北內(nèi)附的黨項“常為吐蕃所誘,密以官告授之,使為偵道,故時或侵叛”。郭子儀正是看到了黨項、吐谷渾部落散處鹽、慶等州,“其地與吐蕃濱近,易相脅”,故上表請徙六府黨項于銀州之北、夏州之東。開成末年,黨項種落愈繁,而西北藩鎮(zhèn)在羊馬貿(mào)易中加以盤剝,致使黨項部落相率為亂,以至于靈、鹽道路不通。雖然武宗在會昌年間曾頻命使者前往邠寧、靈武、鹽夏等處安撫黨項,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宣宗大中元年( 847)五月,吐蕃“乘武宗之喪,誘黨項及回鶻余眾寇河西,詔河東節(jié)度使王宰將代北諸軍擊之”。對于吐蕃所侵擾的“河西”,學者指出應為鹽州一帶。因為黨項時常與吐蕃聯(lián)合以寇略唐西北邊地,故杜牧斥之為“兔伏鳥飛,為戎虜之耳目;狼心梟響,作郊畿之殘賊”。所以,在吐蕃王朝崩潰的形勢下,黨項問題就成為宣宗君臣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雖然重構(gòu)隴山防線對于防范吐蕃的現(xiàn)實意義已大為降低,但三州七關的收復可以斷絕吐蕃和黨項的聯(lián)系,從而為宣宗君臣處理黨項問題提供穩(wěn)定的外部環(huán)境。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收復憲宗曾力圖恢復的三州地區(qū),也為宣宗提供了繼紹憲宗元和之政的絕佳機會。這也是宣宗在收復三州七關后,匆忙之際即在長安面見隴右遺黎及頒發(fā)《收復河湟德音》的原因。宣宗通過為順宗和憲宗上尊號、舉行上尊號大赦等方式,將三州七關的收復與憲宗之政進行了接續(xù),從而實現(xiàn)了收復三州七關事件政治效應的最大化。通過收復三州七關并大肆宣揚自己的功績,努力將自己的行動與憲宗取得聯(lián)系,使宣宗獲得了足夠的政治權(quán)威,這也成為其此后可以順利推行經(jīng)略黨項政策的前提。
《資治通鑒》卷二四八“唐宣宗大中三年七月”條在記載靈武、邠寧、鳳翔等節(jié)鎮(zhèn)收復失地事之后,又載:“詔邠寧節(jié)度權(quán)移軍于寧州以應接河西?!贝颂幹昂游鳌保瑧戈P內(nèi)道北部東西縱流的黃河所夾地區(qū)。對此,《新唐書·方鎮(zhèn)表一》“邠寧”節(jié)度大中三年欄載:“邠寧節(jié)度以南山、平夏部落叛,徙治寧州,及歸附,復徙故治?!蹦仙?、平夏即黨項南山部和平夏部,由此可見唐邠寧節(jié)度使改治于寧州,主要針對的是關內(nèi)道北部的黨項?!顿Y治通鑒》卷二四九“唐宣宗大中九年三月”條又載:“詔邠寧節(jié)度使畢諴還邠州。先是,以河、湟初附,黨項未平,移邠寧軍于寧州,至是,南山、平夏皆安,威、鹽、武三州軍食足,故令還理所。”宣宗在收復三州七關伊始,就出于對付黨項的考慮,將邠寧節(jié)度移鎮(zhèn)寧州,顯示了三州七關收復與其后黨項經(jīng)略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相較于黨項,宣宗對河隴其余陷蕃失地的興趣并不是太大。大中三年(849)八月,唐政府對三州七關的收復工作基本完成。而在隨后頒布的《收復河湟德音》中,充分體現(xiàn)了宣宗對河隴其余失地的態(tài)度。詔書載:“三州七關創(chuàng)置戍卒,且要務靜。如有羌戎潛來博易,輒不得容納,委刺史切加禁斷?;蛴型督低罗?,到邊上收取,本道令長吏奏取進止……夫取不在廣,貴保其金湯;得必有時,詎計于遲速。今則便務修筑,不進干戈,必使足食足兵,有備無患,載洽亭育之道,永致生靈之安。中外臣寮,宜體朕意?!痹谠t書中,宣宗并沒有表現(xiàn)出積極的進取態(tài)度,對仍處于吐蕃控制之下的河隴大片失地態(tài)度曖昧,即使是對允許邊鎮(zhèn)經(jīng)營的西南地區(qū),也只是允許山南西道、劍南、山川邊界“量力收復”。對于收復失地所需要的武力,則“委本道差遣”。很明顯,唐政府并沒有形成收復失地的總體規(guī)劃,而只是將收復失地的希望寄托于沿蕃邊鎮(zhèn)。詔令中“取不在廣,貴保其金湯”“今則便務修筑,不進干戈”等言語,更是反映出宣宗滿足于三州七關的收復,而以守境為主、不務進取的態(tài)度。
根據(jù)《新唐書·吐蕃傳》的記載,唐政府在頒發(fā)《收復河湟德音后》,“又詔:朕姑息民,其山外諸州須后經(jīng)營之”?!缎绿茣ね罗瑐鳌冯m未明確記載該詔頒發(fā)的具體時間,卻將其系于大中三年( 849)收復三州七關與張議潮奉河隴十一州圖籍入獻之間,王忠則認為宣宗下此詔的時間應在大中五年( 851)二月之后?;蛟S是受到王忠對詔書斷代的影響,李鴻賓進一步指出宣宗之所以放棄西進的計劃,主要是出于三點考慮:其一,張議潮自立河西并向外擴張,威脅了唐朝西進的意愿;其二,黨項及其他外族勢力在西北地區(qū)的存在;其三,唐王朝內(nèi)政的整治限制了其西進。雖然《新唐書》對宣宗所下詔書的內(nèi)容語焉不詳,卻可以根據(jù)其主旨思想對其進行溯源?!短拼笤t令集》卷六《尊號批答·大中三年答宰臣上尊號》載:“敕旨:沒陷河湟,百有余載。中原封界,咫尺戎疆。累圣含容,久勞征戍。伏思元和中將攄宿憤,常欲經(jīng)營。屬誅鋤叛臣,未暇收復。今則恭行先志,克就前功。不遠征兵,不勞財力。二(三)州之外,兼得七關。又取維州,粗成邊業(yè)。尚以息民解甲,未收山外諸州,且以肆眚申恩,所以頒示天下。其御樓依所乞。天(大)中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彪窌兴缘摹耙韵⒚窠饧祝词丈酵庵T州,且以肆眚申恩”,正可與《新唐書·吐蕃傳》所載的“朕姑息民,其山外諸州須后經(jīng)營之”相對應。此外,敕書頒發(fā)的時間也符合《新唐書》的敘事順序。由此,我們可以確定上述敕書應正是《新唐書·吐蕃傳》中宣宗放棄經(jīng)營山外諸州詔書的史源,只是宋祁將詔書內(nèi)容稍作改編而已。
據(jù)《舊唐書·宣宗紀》的記載,唐朝收復維州的時間在大中三年( 849)九月辛亥。《冊府元龜》卷五〇八《邦計部·俸祿四》大中三年九月敕則記載到了秦成兩州經(jīng)略使的職田,可知成州之復當此之前。大中三年( 849)十二月己未,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鄭涯又奏收復扶州。在形成上述“六郡連收,七關盡復”的局面后,宣宗政府主要是采取措施以恢復對新復地的控制,對其余的陷蕃失地則保持了“息民解甲”的態(tài)勢。正因為如此,在大中四年( 850)十一月己亥所頒發(fā)的敕文中,所收復的陷蕃失地仍然是秦、原、威(原安樂州)、武(原蕭關)以及成、維、扶三州。雖然唐政府在《收復河湟德音》中,對其余陷蕃失地并沒有顯示出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但畢竟還允許山南及劍南等道量力收復,而到此時已轉(zhuǎn)變?yōu)椴辉S用兵,表明宣宗對陷蕃失地的態(tài)度更加趨于保守。
宣宗收復三州七關的初衷更多是在通過繼紹憲宗之政的名義轉(zhuǎn)移內(nèi)部矛盾,對外經(jīng)略本非其真正的意圖。如果說收復三州七關尚屬于宣宗的主動之舉的話,成、維、扶三州的收復則完全是在緣邊藩帥主導下完成的功業(yè)。宣宗在完成繼紹憲宗的政治目的之余,已經(jīng)超額完成此前的戰(zhàn)略目的。在這種背景下,宣宗關注的重點由收復陷蕃失地轉(zhuǎn)移到了更稱得上腹心之患的黨項問題上來。雖然唐朝因為“黨項為邊患,發(fā)諸道兵討之”,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連年無功,戍饋不已”的困境,但宣宗還是在大中四年( 850)年底加大了對黨項的討伐力度,先后以翰林學士劉瑑?yōu)榫┪髡杏扅h項行營宣慰使、以鳳翔節(jié)度使李業(yè)、河東節(jié)度使李拭并兼招討黨項使。
大中五年(851 )二月,張議潮派遣的悟真使團到達長安,給宣宗帶來了張議潮在沙州起事且已經(jīng)占領沙、瓜二州的消息,唐政府因此授議潮以沙州防御使。雖然史書沒有記載張議潮獲得該項任命的具體時間,但據(jù)敦煌文書P.3720 所收錄的洪辯告身,可知洪辯是在大中五年(851)五月二十一日始獲得京城臨壇大德并賜紫的冊封,由此可以推知張議潮獲任沙州防御使應與洪辯受冊封的時間相同或稍早。沙州使者入朝之際正是唐政府大規(guī)模征討黨項的戰(zhàn)爭間隙,宣宗君臣沒有太多的精力顧及此事。作為沙州使團的首領,悟真求取中央政治及軍事支持的使命被擱置一旁,只能與兩街高僧大德進行詩歌酬唱。在三個多月后,已經(jīng)占據(jù)沙、瓜二州且號稱控制河西的張議潮,才被唐政府授予沙州防御使一職。在針對黨項的征伐久討無功的情況下,宣宗“以南山、平夏黨項久未平,頗厭用兵”。大中五年(851)四月,平夏黨項歸附。八月,在唐軍的持續(xù)打擊和分化下,南山黨項也放棄抵抗。由于“時用兵歲久,國用頗乏,詔并赦南山黨項,使之安業(yè)”,宣宗與之相配套的措施就是選拔儒臣以替代殘暴之邊帥。對黨項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使得宣宗充分認識到西北經(jīng)略問題的復雜性。所以在大中五年(851)十月張議潮遣張議潭以隴右道圖籍入獻之際,宣宗君臣并沒有延用對于首次沙州使團的拖延態(tài)度,而是在次月就在沙州設置歸義軍節(jié)度,以張議潮統(tǒng)轄河隴十一州的廣大區(qū)域。
唐朝對歸義軍轄區(qū)的設定,應該是宣宗考量現(xiàn)實情況之后作出的決斷。三州七關的收復只是進一步激發(fā)了宣宗經(jīng)營黨項的勇氣,對于隴山以西,尤其是河西地區(qū)并未有任何舉措。黨項問題的草草收場,使得宣宗對政治形勢有了更為清晰的判斷。由此,唐中央政府針對黨項的政策由此前的軍事討伐演化成儒臣治理。對于帝都側(cè)近的黨項尚且如此處理,如何奢望宣宗君臣能有以武力向西推進疆域的勇氣。唐蕃以隴山一線分界已是近百年的事實,雖然此前朝臣中屢有收復河隴的提議,但均不了了之。在吐蕃內(nèi)亂、回鶻敗亡的情況下,勇于征伐的武宗尚且只是以密詔告知緣邊諸鎮(zhèn),密切注意吐蕃動向。急于擺脫國內(nèi)政治危機的宣宗,在論恐熱歸附的情況下,也只是利用陸耽等人宣慰、偵查。直至論恐熱被迫遠遁廓州,唐軍才敢于真正出兵收復自憲宗以來就力圖收復的秦、原、安樂三州之地,足見唐朝此時實力之弱。雖然順利完成了三州七關以及成、維、扶等地的收復,但大中四年(850)之初,宣宗就停止了針對吐蕃的軍事行動,轉(zhuǎn)而處理內(nèi)部的黨項問題??偟膩砜矗萜哧P的收復為宣宗經(jīng)營黨項提供了契機,但并不能體現(xiàn)出其具有經(jīng)略廣大陷蕃失地的意圖。黨項經(jīng)略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迫使宣宗更為注重內(nèi)部治理。在這樣的背景下,宣宗授予張議潮十一州轄區(qū)并保持與歸義軍的良好關系也就不難理解了。
結(jié)語 ?
大中三年(849)正月,論恐熱以隴右州郡降唐。二月,宣宗以陸耽為宣諭使前往宣諭。三月,遣劉德訓等人前往京西北探聽虛實。在宰臣和邊將反對經(jīng)略的情況下,為了擺脫朝臣的限制,宣宗調(diào)整了宰臣及西北緣邊藩帥群體。是年五月,論恐熱入朝,希望能獲得唐政府對其河、渭等地控制權(quán)的承認,但為宣宗所拒。在論恐熱被迫遠遁廓州的情況下,唐政府才真正開始收復三州七關的進程。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軍事行動,宣宗君臣的戰(zhàn)略籌劃得以實現(xiàn),唐軍最終順利控制了三州七關地區(qū)。到了年底,宣宗通過給順宗和憲宗加尊號的方式,強化了三州七關收復與元和之政的關聯(lián)性。
三州七關的收復既為宣宗繼紹憲宗之政提供了重要的素材,還在地域上切斷了黨項與吐蕃聯(lián)合的可能性,從而為解決黨項問題提供了相對有利的條件。與此同時,唐政府對三州七關的經(jīng)略過程甚為拖沓,并未顯示出宣宗對外經(jīng)略或者收復河隴失地的雄心。三州七關的收復更大程度上是在外力的刺激下,宣宗解決內(nèi)部矛盾的一種嘗試。在目的達到后,宣宗的目光隨即轉(zhuǎn)向內(nèi)部的黨項問題。宣宗本無意經(jīng)略隴山以西的陷蕃地區(qū),再加上黨項問題的存在,所以宣宗君臣對張議潮的歸附完全持歡迎的態(tài)度,這也是宣宗政府設置歸義軍以及在大中年間與歸義軍保持良好關系的原因所在。
致謝:本文曾在2019年 12月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中古制度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承蒙論文評議人雷聞研究員、李宗俊教授批評指正,在此謹致謝忱!
本文原載于《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20年第10期
責編|于凌
Hash:b349f4540b369a6e74f2cc558e6f44d77d627ca8
聲明:此文由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