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中心花園,是個什么城?
▲攝影師 錢麗萍
是滬、杭、寧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
是連接長三角南北兩翼
和東中部地區(qū)的節(jié)點城市
是環(huán)太湖地區(qū)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
從地理位置看
湖州正好居于“天堂中央”
▲資料圖來自湖州市統(tǒng)計局
這座有2300多年
建城史的古邑
是我國絲、瓷、筆、茶文化
重要發(fā)祥地
是“太湖溇港圩田系統(tǒng)”生態(tài)
成型最早的地區(qū)
▲湖州城攝隊 沈勇強
三縣三區(qū)是湖州的構成
湖州的本色
境內(nèi)天目蒼峰北峙
東西苕溪水縱橫
▲攝影師 范曉偉
菰城
湖州舊稱之一
始建于公元前248年
系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置菰城
以澤多菰草而名
▲湖州城攝隊 肖二
湖州山川精英長新
文人故跡未泯
莫邪、干將鑄劍處
西楚霸王演武場
何楷讀書堂,孟郊苦吟地
▲湖州城攝隊 肖二
顏真卿聚客著書的韻海樓
蘇東坡理政吟詩的愛山堂
趙孟頫別業(yè)蓮花莊
陸心源藏古千甓亭
陳武帝故居,吳昌碩舊宅等
無不展現(xiàn)著歷代名家
修學立志的足跡
(請橫屏觀看湖城全貌,攝影師@范曉偉)
▼
古人盛贊湖州人居環(huán)境之美,亦為湖州今日之寫照
▼
山從天目成群出
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麗地
人生只合住湖州
▲攝影師 顧律敏
這究竟是怎樣一座城?
又為何如此令人向往?
古太湖為“東方湖沼”
湖州濱湖得名
原始中見雅
古時圍太湖有五灣
菱湖、游湖、莫湖、貢湖、胥湖
稱之為五湖
有 吳淞江、 東江 和婁江
三江向東、南、北排水
司馬遷以三江五湖概括
太湖流域江河湖海的相互依偎
(請橫屏觀看大美南太湖,攝影師@范曉偉)
▼
湖州周圍群星捧月般分布著
無數(shù)的湖、河、溪、瀆
把太湖與周圍的大小湖蕩網(wǎng)接起來
碧水遼闊、煙波浩渺
八百里太湖跨三州
釀成了自己的大氣候
京杭大運河借道太湖
穿過平靜如太古的江南小鎮(zhèn)
商旅往返川流
因水的大氣場
有了“ 蘇湖熟,天下足”的富貴盛典
▲攝影師 湯偉
太湖的水與湖州人文相融合后
誕生了著名的溇港文化
塘浦圩田系統(tǒng)
是古代湖州人
變涂泥為沃土的一項獨特創(chuàng)造
有人認為
▲攝影師 湯偉
自古以來
這里的青山綠水
呼喚著人間勝境的出現(xiàn)
六朝以后
這個奇跡在湖州城東南出現(xiàn)了
城東南有一片靠近 霅溪的水上墩渚
被稱作白蘋洲
南朝梁吳興太守柳惲
一曲“ 汀洲采白藏,日暖江南春”
使之平添風雅,代有所詠
▲湖州城攝隊 沈勇強
荻港因河港如織
水中蘆葦叢生而得名
京杭大運河支流穿村而過
古橋眾多
僅荻港一古鎮(zhèn)就有橋23座
門前屋后,綠桑成蔭
魚塘連片
小橋、流水
及透通的街面廊屋
處處古韻
有著“ 苕溪漁隱”的美稱
(請橫屏觀看?;~塘全景,攝影師@范曉偉)
▼
荻港傳承了
千百年來的魚文化
荻港的“魚文化節(jié)”
已連續(xù)舉辦了十屆
?;~塘系統(tǒng)
通過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評審
正式認定為
“全球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
▲湖州城攝隊 鄒黎
今天的長興港
是兩股西北群山中的涓涓細流
匯聚而成
古時稱箬溪
(請橫屏觀看長興港,攝影師 @湖州城攝隊鄒黎)
▼
古箬溪沃土遍野
溪水清澈
風光如畫
流域面積近縣境的三分之一
是長興的“母親河”
▲攝影師 王海生
湖州捕魚人家
迎著晨曦而來
披著暮色而回
湖州捕魚人家的船承載過
皎然、陸羽
張志和、顏真卿、劉禹錫
杜牧、皮日休、蘇東坡等
捕魚人家的船 承載了
太多的 山水、文化和 歷史
(請橫屏觀看湖州老虎譚全景,攝影師@范曉偉)
▼
▲攝影師 范曉偉
湖州的風水無與倫比
向西,綿綿群山
用天然屏障作依托
湖州的山勢
仁皇、弁峰近呵
太華、龍王遠護
中有莫干、顧渚等各路名山點綴
靜養(yǎng)浩然之氣
海拔兩百多米高的仁皇山
作為被湖城包裹的孤寂的一叢蒼翠
聚山之精華
是上蒼安置的護城之峰
▲攝影師 范曉偉
其植被豐茂
百鳥群集
蜿蜓曲折攀登
景觀隨處可見
山的歷史文化代際疊加
可以映現(xiàn)半部湖州城市史
是登高讀城品藻人文的佳地
▲攝影師 顧律敏
湖州的西面
天目山屏障
向北與太華山脈相連
構成氣勢
護佑著江南的富庶與安穩(wěn)
龍王山的原始生態(tài)
浸養(yǎng)出經(jīng)年的風調(diào)雨順
明澈的大地映照出透徹的天空
天上人間與山的純粹有關
1587.4米的龍王山
是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第一高峰
▲湖州城攝隊 石紅巖
龍王山藏著原始森林
峰、巖、澗、溪、碧、潭應有
富、野、清、險、秀、曠齊全
隨處的松峰天塹、幽峽仙蹤
組合成獨特的“龍王九景”
藝術大師吳昌碩
為他的故鄉(xiāng)龍王山
寫下“ 天帷地載、山高水長”的佳句
▲攝影師 范曉偉
莫干山山巒連綿起伏
風景秀麗多姿
除了綠蔭如海的修竹
清澈不竭的山泉
星羅棋布的別墅
四季各異的風光
更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
在莫干山周邊的大量遺存
▲攝影師 湯偉
老子很會借水喻人
他這樣解密上善若水
“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湖州的山水
這里的每一條山谷
每一泓清澈,每一片竹海
以及連綿的青山
似乎都在竭力接近藝術
讓中國歷史上
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名家們
稍作停留
▲攝影師 范曉偉
今天我們進入
湖州的山
依舊感覺得到
精美又肅然的貴族氣息無處不在
連散發(fā)的氣息都在充塞
那個偉大的新夢
湖州是一座水城
臨港起屋
開窗見河
出門坐船
古時城門里外市廛相連
交通以水路為主
▲攝影師 丁璐青
宋代改九門為六門
其中東、南、西、北四門都有
陸、水兩個城門
而奉勝門、迎禧門唯有水門
登域遠眺
可見太湖之勝
▲攝影師 顧律敏
湖城引水入城
因水成市
街道順水而沿
“ 澤浸環(huán)市,逶迤街巷”
水、橋、街、巷、宅
巧妙地融為一體
(請橫屏觀看西山漾全景,攝影師@范曉偉)
▼
鎮(zhèn)
苕溪由天目山向東
逶逶迤迤流出
一個叫作南潯的鎮(zhèn)落
南朝以后
這個江南小鎮(zhèn)緩緩走進
中國豐富的內(nèi)涵
傍水筑宇,沿河成街
“ 小鎮(zhèn)千家抱水園,南潯賈客舟中市”
▲攝影師 湯偉
東西苕溪如愿匯合后
盤桓有情
在湖州城外
成雙圈回字形的環(huán)抱之勢
內(nèi)圈則構成了府城的護城河
小橋流水,桂楫晚鐘,風情綽約
南潯帶著自己特有的神秘
于世默默,天下不聞
“追風逐日”人物輩出
獨領江南風騷
▲攝影師 顧律敏
南潯是隱藏在都市里的閨秀
河埠石階
小船載著西學東漸思潮上岸
裝著中西合壁理念
點綴豪門宅邸
園林書樓都處處體現(xiàn)了
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痕跡
戴表元離開湖州東去
泊南潯,留詩
魚艘寒滿港,橘市書成林”之句
描繪這座江南雄鎮(zhèn)
▲攝影師 湯偉
南潯的內(nèi)涵
除了碧水環(huán)繞、小橋石駁
古風古韻之外
這里的巨宅名園也富甲天下
宋代至清,鎮(zhèn)上大小園林達27處
且有五園被行家稱為“巨構”
▲攝影師 湯偉
今日看去
依舊折射出
古鎮(zhèn)昔日的富庶和文明
使人領略
“ 不出城廊,而享山林之美”的樂趣
如此制作精良的古鎮(zhèn)
在整個江南不易讀到
▲攝影師 顧律敏
大運河出杭州
鋪進江南原野
千百年來居民臨河而建
傍橋而市
形成典型的江南風情
新市是浙北地區(qū)
大運河側的重要商埠
自古繁華
新市是江南七大古鎮(zhèn)之一
始建于公元308年
商貿(mào)文化歷史悠久
在兩晉就已形成市井
街道間有弄堂貫穿
市河上小橋橫臥
小鎮(zhèn)上街、坊、巷密集
河流將鎮(zhèn)區(qū)分割成18塊
36條弄堂貫穿于街市之間
店坊、民居臨街而建
傍水而居
駁岸商鋪林立
72座石橋將老鎮(zhèn)連成一片
構成典型的“ 小橋、流水、人家”
▲攝影師 湯偉
街
顏真卿、杜牧
在這住過幾年
給了心井與墨痕
街面的文化路途
便透著歷史的光澤
建筑透著智慧的遠矚
瞬間凝成永恒
在這里是真的
(請橫屏觀看湖州愛山廣場,攝影師@范曉偉)
▼
▲攝影師 范曉偉
衣 裳街形成于唐代
盛于清末
共有三處文保單位
即吳興電話公司舊地、周宅、王宅
另有歷史建筑35處
河埠、碼頭18處
傳統(tǒng)街弄13條
是苕霅兩溪入城的交匯處
▲攝影師 湯偉
如今的衣裳街
古橋河埠和建筑群落
都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
創(chuàng)意工坊、主題酒店
琳瑯商鋪混搭百年古宅
市民又多了一個
摸得著歷史的好去處
▲攝影師 范曉偉
走進街區(qū)
既能觸摸歷史痕跡
又可享受現(xiàn)代氣息
市井商業(yè)的繁華與喧鬧
江南水鄉(xiāng)的清雅與閑適
古文化與新時尚
協(xié)調(diào)地出現(xiàn)在老街上
▲攝影師 sugar
小西街沿河而行
面街石門、臨河樓閣
傍水河埠、黛瓦粉墻
一片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民居街區(qū)
▲湖州城攝隊 肖二
從空中俯瞰衣裳街區(qū)
那片舊時建筑
似一筆水墨添在小市河旁
有濃有淡
歷史的河流在湖州拐了個彎
細細洗刷著這個城市的風貌
儀鳳橋南堍直西過旱瀆橋
為安靜的小西街
小西街區(qū)和狀元街區(qū)隔河相望
古與今并立在湖城中央
▲湖州城攝隊 肖二
老街是城市變化的縮影
是所有人的集體記憶
一幢建筑、一塊青石板
都承載著湖城昔日的繁華
往日的故事融在老街深深的巷弄中
化入緩緩流過的小溪里
▲攝影師 范曉偉
橋
湖州自古“水道密如網(wǎng),橋多勝路長”
因水而嫵媚,因橋而多情
古橋因水相不同而呈紛繁之象
或石拱,或平鋪
或威嚴,或巧趣
陳年的橋上
走過了無數(shù)過客
石橋沒有脂氣
石橋習慣淡定的日子
人們感謝潘季馴
取名 潘公橋
以留給歷史做紀念
▲攝影師 湯偉
這座長57米、寬6.6米
高9.5米的高大石橋
是湖城之最
它的臥波姿勢很美
憑張力顯露幽靜的水面上
做一個虔誠的守河人
▲攝影師 范曉偉
橋成為這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著名的莫過于
建于唐高宗儀鳳年間
“一路無情水,禽獸二座橋”的 儀鳳橋
此橋以年號命名
橫跨漕瀆
宋明清多有重建
居湖城鬧市
造得非常講究
橋欄上雕有“丹鳳朝陽”的圖案
▲攝影師 湯偉
儀 鳳橋邊最繁華
橋兩堍四隅的巷口開著四家茶館
錢莊、貨棧俱備,商賈縉紳
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南來北往
儀 鳳橋還是古代湖州的鑄鏡中心
石家鏡、薛家鏡店鋪就在橋南堍
曾出土銅鏡銘文載有
“ 在湖州儀 鳳橋南酒樓相對 ”字樣
舊時逛湖城
儀 鳳橋必定要走走
▲攝影師 湯偉
湖州 雙林三橋
依水靜臥中裝點江山
是建筑藝術關注的對象
有某種深度的精神文化含義
三橋造型壯觀挺拔
并列鼎峙,氣勢雄偉
近視依依相望
遠眺層層相疊
有姐妹之稱
又有 鳳凰尾之說
▲湖州城攝隊 肖二
來看湖州境內(nèi)
這座“ 規(guī)制高廣,壯麗勝前”的
五孔石拱橋
跨在溪上形似玉帶
長虹臥波
苕水的母親河格調(diào)
氣場大得驚人
▲湖州城攝隊 肖二
唐·劉禹錫
駱駝橋上蘋風急
鸚鵡杯中箬下春
水碧山青知好處
開顏一笑向何人
橫跨溪兩岸的烏程縣
和歸安縣的界橋
叫 駱駝橋
始建于公元685年
顏真卿在湖州任刺史時
書寫了“駱駝橋”三字
蘇軾一句
“ 今日駱駝橋下泊, 恣看修網(wǎng)出銀刀”詩
民間便有“繁華儀風橋,詩意駱駝橋”一說
據(jù)宋嘉泰《吳興志》載
橋名的由來
是因為橋拱高聳
像駱駝背的緣故
▲攝影師 湯偉
湖州人擇水而居
城墻也依水而走
形成了一個別具韻味的六邊形
水巷、小橋、流水、人家
組合成了湖州城市
獨特的水鄉(xiāng)空間脈絡
▲湖州城攝隊 肖二
在菰城的天際線中
最引人注目的
莫過于一眾高聳的建筑
分為內(nèi)外雙塔
內(nèi)石塔始建于唐中和年間
于南宋紹興年間重建
仿木構樓閣式
▲攝影師 湯偉
現(xiàn)存八面五層下設須彌座
層高 14.55 米
通體雕佛教圖案
飛英塔自古即為
湖州標志性建筑之一
其獨特的“ 塔里塔”造型為海內(nèi)罕見
▲湖州城攝隊 唐文
為磚身木檐樓閣式塔
七層八面
連臺基通高33米
每層向上收分
均覆以塔檐
塔壁用青磚砌筑
多寶塔始建于宋
明嘉靖、清道光年間重修
古寺
是太湖沿岸地區(qū)
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
佛教名剎之一
暮色四合
散霧開始彌漫大地
微風亦開始了它的歸程
攜帶著一縷縷的檀木香和艾草香
悠悠飄向遠方
傍晚的山體佛寺
恬靜幽美、渾然一體
伴人走向回家之路
驀然轉身,望見暮色中的觀音塔
似乎聽見了道跡的芒履聲
從公元5世紀走來
▲攝影師 湯偉
壽圣寺在顧渚山得了玄機
是江南歷史最為悠久的千年古剎
這里在唐代有一道聞名于世的景觀
相傳,從顧渚山向東鋪展直至太湖
沿途有72座廟宇,且無一相同
香火盛極,高僧云集
唐貞觀后
這里的佛教景象
“為雉邑一大名藍”
一些高僧如皎然等駐足于此
與陸羽、錢起、顏真卿
杜牧、張文規(guī)等賢士、墨客
于此品茗參禪
▲攝影師 湯偉
壽圣寺翠竹掩映
于山水懷抱中得盡靈氣
這座寺院
小溪貼緊而過
聽潺潺流水盡得禪氣
史說: 一座山,下有一座灘渠
名園
湖州的街尾
一些老字號家族的興衰史
總有些華麗的滄桑
綿長中盡見深沉的明清色澤
墻面干凈但卻是久違的味道
高墻繡窗,附著柳梢、月色
破落大戶的紅木氣息
不時從門縫里沁出
(請橫屏觀看湖州飛英公園全景,攝影師@范曉偉)
▼
湖州城的東南隅
湖光山色清遠,天生麗質(zhì)
歷代在此修造人間勝境
蓮花莊占地112畝
在江南諸多名園中
算得上是大園
▲湖州城攝隊 肖二
莊內(nèi)建有
松雪齋大雅堂、集芳園
晚清閣、鷗波亭
苕上輞川和題山樓等
觀景生情
趙孟頫手寫的大幅《吳興賦》刻石
趙樸初題門額“蓮花莊”
沙孟海題“題山樓”
方去疾題“印水山房”
以及吳作人、黃苗子
吳小如、王秋野
馮其庸、郭仲選、錢仲聯(lián)等
撰寫的對聯(lián)
十分恰到好處地
裝點于各建筑物上
小蓮莊里
老樹青蔥,紫藤曼舞
荷花滿池, 牌坊肅穆
仿佛講述著
一個個絲路蠶花的美麗往事
小蓮莊的構圖與格調(diào)
是江南園林異化的一個典范
以巨幅荷花水面為中心
創(chuàng)意顏絕
環(huán)池而立的建筑
都是這水面的附庸
任何一間屋子
推窗即見荷池全景
春逢鳥語,夏聽蛙鳴
秋不見落葉,冬不思料峭
“ 映日荷花別樣紅”
暗香襲來
那鷓鴣,那燕雀,那黃鶯
跳躍在荷葉或柳枝上
創(chuàng)造著雨天的蓮趣
更讓人驚訝的是園內(nèi)無處不在
濃郁四溢的文化氛圍
帶些古樸的人文氣息
彌漫在角角落落
▲攝影師 sugar
是清末湖州金融界辦公集會
議事和決策的場所
西側前后有武圣殿、玄壇宮
北部有財神閣、景行祠
東側南部為園林,南院又稱作可園
按傳統(tǒng)構架建造,歇山頂、鴛鴦構
四周圍廊,飛檐起翹
前面有水池、假山
山下幽洞相通
與水池連成一體
水榭三面臨波
別具一格
水池前綠樹成蔭
▲攝影師 sugar
錢業(yè)會館在建筑和擺設上
無不透出富貴堂皇的氣派
除水石池沼外
建筑物如廳、堂、軒、亭、廊、榭
都是構成園林的主要部分
然江南園林以幽靜雅淡為主
故建筑物務求輕巧,方始相稱
錢業(yè)會館是城內(nèi)唯一充滿
江南園林韻味的建筑群
▲攝影師 湯偉
名樓
湖州的名跡
數(shù)韻海樓、墨妙亭、九賢祠
將人文內(nèi)涵鋪陳到最高境界
令湖州的文化不老
韻海樓即為修書而建
清初,黃周星有《韻海樓》
詩道:眼底無吳越,巋然第一樓
顏真卿帶著韻海樓
在江湖與廟堂轉悠
▲攝影師 湯偉
如今的韻海樓于1996年移建至
樓背依故城墻基
青磚鋪地,硬山造、青瓦粉墻
近代著名學人張宗祥
手書的“韻海樓”匾額高掛
(湖州飛英公園全景 攝影@湯偉)
▼
碧浪園內(nèi)置一亭一榭
碧浪碑廊呈曲尺形
廊壁上鑲嵌著70多塊花崗
石碑上刻的著名書寫
歷代吟詠湖州的墨跡
有吳昌碩、沈尹默、郭沫若
沈雁冰等前賢的墨寶
有舒同、啟功、沙孟海等大家的題詞
還有顏真卿《湖州帖》
米芾《蜀素帖》的翻刻
或峻峭挺拔,或凝練奇崛
清方熊詩云
參差聞閩壓溪流
長板橋連洗粉兜
夾岸珠簾風宕漾
春波泛影百間樓
南潯百間樓是江南水鄉(xiāng)
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沿河民宅群之一
始建于明代中葉
相傳是明代禮部尚書董份所建
因一河兩岸有樓房百間左右
故而得名
▲攝影師 湯偉
駐足百間樓
猶若讀一首美妙的詩
人卻又在詩中,妙不可言
遠看百間樓
整條街沿河蜿蜒曲折
鱗次櫛比,排列重疊
房屋間山墻高聳
高低錯落,頗具韻情
白墻黑瓦之下
樓窗花欞,輕盈通透
溢著水鄉(xiāng)民居的靈動
嘉業(yè)堂藏書樓是一座磚木結構
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共52間
樓四周墻基五六尺高
皆用花崗石砌成
平面呈“口”字形
中間正方天井占地約二畝
平鋪方磚,不生雜草
為夏季晾曬圖書之用
整座藏書樓高筑于
典型的江南園林之中
不失為一大特色
夢里水鄉(xiāng)百間樓
不知是樓在水中
還是水在樓中
那鱗次櫛比的另一本“線裝書”里
記載著無數(shù)古老的智慧
古城樓
( 奉勝門, 俗呼老北門,是本域北控太湖之門戶,建于唐代,老百姓尊稱為“霸王門”。)
▼
奉勝門為水陸一門
為霅溪支流所出
一路向東北流至
市河的盡端是臨湖門
(湖州項王公園實景 攝影@湯偉)
▼
傳說項羽率八千江東子弟
西擊暴秦
就是從北門“破兇門而出”
奉勝門原水門下運糧河左岸
修出條小路直通城外
改水陸兼門
▲攝影師 sugar
1954年拆除奉勝門
如今在原址略偏西處
復原重建
城門和城樓
比古城雄偉壯觀得多
半陸半水的城門格局
有象征性體現(xiàn)
▲攝影師 范曉偉
古村
中國古代和歐洲中世紀
有一條以絲綢貿(mào)易為媒介的
文化交流之路
它原先的起點
后來上溯至
長江流域的湖州
再后來
湖州錢山漾遺址出土了
4000多年前的絲片
成為世界絲路源頭的古老詩篇
湖州城東有片漾蕩
貼近水邊的村落叫 潞村
一位讀書人從家門口撿拾到的奇石中
琢磨到曾經(jīng)滄海為桑田的神秘
復原“夢憶”中的“荒蠻之境”
串起遠古的散珠落玉
▲攝影師 湯偉
由潞村延伸開來的
江南原始文化
閃爍出東方智慧
從湖州出發(fā)
踏上一條洪荒中荒涼
無常中無畏的道路
無數(shù)先人用智慧作祭奠
樹葉蔽體改由蠶吃葉吐絲后織布作衣
成為文明的人
▲攝影師 楊永寧
現(xiàn)代中國城市的精氣
湖州出人意料
所有的江南氣象
在湖州都有出處
(今日的南太湖 攝影@ 范曉偉)
▼
湖州有上百條支河分兩路走
一部分流入大運河
另一部分匯入太湖
共同構成了一個奇怪的水域迷宮
湖州的市區(qū)與縣城多有山
城中讀峰巒
風水無與倫比,聚天地精華
調(diào)教出氣質(zhì)山水下的學養(yǎng)城市
(湖州:留住鄉(xiāng)愁,時代之交的家園 攝影@范曉偉)
▼
河過城
是沿途山、水、城、園
聯(lián)袂親吻大地的一次次動情
江南的雨夜,細雨紛紛
遠近燈火闌珊,森森然
一泓滔滔無涯的大湖泊
滋潤一個深邃莫測的城鎮(zhèn)群
( 湖州:一座城市的內(nèi)核映照江南格局攝影@范曉偉)
▼
湖州城不大
卻處處流著古韻
透著書卷氣
風軒水榭、曲徑芳林
才士雅人、幫閑食客
追逐這里的安逸與散淡
落拓與緩慢
▲攝影師 湯偉
畢生的理想都如
后來的戴表元所說
人生只合住湖州
道出了天下雅士
崇尚天人合一
自由隨性的心聲
▲攝影師 湯偉
于是“湖州”二字
在韻調(diào)上
在歷史意義上都使人魂銷而安寧
逶迤天目山脈孕育東苕溪
東去杭嘉湖平原
借山水之利養(yǎng)文化
是承載文化信念的母親河
▲攝影師 湯偉
她在平原散作千港萬湖
形成密集的河網(wǎng)湖群
廣袤的平原有無數(shù)的小型水面
風光旖旎,令湖道曲徑通幽
幾分變幻,幾分迷離
青山翠峰在岸相映
構成這一地區(qū)特有的秀麗勝景
▲攝影師 湯偉
蘇東坡從“ 水逶迤而清深,山連屬而秀拔”中
煉出“山水清遠”傳世之句
是湖州命脈中源遠流長的血液
歷代隱士流連的身影不絕
他們像候鳥回歸般投入湖州山水
藏古修學,安身立命
把這“清遠”兩字
寫成一部水一樣的歷史
(湖州:日復一日的奇跡 攝影@范曉偉)
▼
湖州水鎮(zhèn)蒼灰如古的古宅院
大熱天也透著陰寒
這樣的境況里讀書
終身冷靜
很不起眼的水巷拐角
簇擁的薔薇潺潺流出
姜白石的小令
家家院落大中見小
▲湖州城攝隊 石紅巖
粉墻黛麗的房子
反而讓蔥郁的朵花老樹
遮得若隱若現(xiàn)
是讓人們不憤怒、不驕躁
盡心地過日子
夕陽斜射下老人的臉上的皺紋
找不到一絲孤憤
這里遍布慈樣
▲攝影師 湯偉
湖州的歷史長衫
一直未曾脫下
唐宋元明清的格調(diào)
在湖州是固定的腳本
風雅而魅惑的色澤顯坦然
散淡而瀟灑的氣度顯胸懷
捧書藏于一簾幽夢
中國的一些文化古城疲倦、困頓
唯獨湖州例外
( 湖州:山水做證,人文與歲月的無限延伸攝影@顧律敏)
▼
這個城市的人群坐擁山水
非常寫意
所有的心靈都有美麗的著落
所有到此的人都說不出喪氣的話
用大自然去影響自己
湖州做到了
▲攝影師 范曉偉
盛世的界定
是江山勝處
太湖溇港及溇港
配置下的?;~塘
是兩項世界級文化遺產(chǎn)
▲攝影師 湯偉
湖州以稻谷與蠶桑
濤聲與流水為精氣
讓人猝不及防
水鄉(xiāng)裊裊的炊煙
能聞到自家的飯香
彎彎河道上的小船
泛起水面的一片漣漪
屬于鄉(xiāng)愁文學的一筆寫意
▲攝影師 范曉偉
歲月更迭、時代變遷
湖州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
但即便千百年過去
每當人們談論起
心中的江南水鄉(xiāng)
依然能從這里的
小橋流水、青瓦白墻、亭臺樓榭中
看到這方水土的
鐘靈毓秀、繁榮富庶、風流瀟灑
也看到這座城市
2300年來經(jīng)久不衰的生命力
▲攝影師 湯偉
所以更多時候
我依然相信
湖州
還是那個湖州
▲攝影師范曉偉
消息來源:湖州發(fā)布
Hash:e318ece2429fd0dde911e744eab796d59d865676
聲明:此文由 文化湖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