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成人精品视频app,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精品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美女胸屁股无遮挡,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美女图片大黄

湘湖邊的群山中挖出墓葬群!799個字寫盡這位女子的一生

300多年前,張姑娘滿17歲,嫁人了。

那時的她,在走進(jìn)蕭山周家時,不知道是怎樣的心情,是滿懷期待,還是充滿忐忑?但無論如何,她都不會想到,從邁進(jìn)周家那一刻開始,她的一生將被記錄下來,藏在地下,而在300多年后,又重現(xiàn)人間。

從去年夏天開始,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蕭山黃家河進(jìn)行考古發(fā)掘,花了半年多時間后,收獲頗豐,發(fā)掘了299座墓葬。

這299座墓葬,不但數(shù)量多,跨代時間也長,從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一直到300多年前的明代,整整跨越了4000多年。

在這些沉睡的墓葬中,有一個小小的墓,是屬于300多年前的張姑娘的。她的墓雖然小,但找到了一合墓志銘,清清楚楚,記錄了她的一生。

17歲嫁人19歲守寡

58歲離世的周張氏這一生實在辛苦

蕭山湘湖邊群山連綿,其中有一片叫西山。西山里,有一個南山頭,有一個北山頭,兩個山頭組成了 蕭山黃家河墓群。

▍黃家河北山頭墓群

張姑娘的墓,在南山頭。

下了車,走到山邊,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員楊金東帶隊,沿著一條一看就是腳踩出來的「小路」走到半山坡,一座長2.2米、寬1.2米的墓,就是張姑娘的了。

▍周張氏的墓,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這么小?楊金東說,明代流行薄葬,當(dāng)時朝廷要求把財富留在人間,不要帶到地下,所以墓葬都很簡單,像長2.2米、寬1.2米的墓,跟其它朝代比是寒酸了些,但跟同時代比,可能還算是稍大了。

▍周張氏的墓,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陪葬更簡單,只有五只小陶罐。但重要的是,在墓前,有一合墓志銘。楊金東說,他這些年在湘湖邊挖到的明代墓,大約有15座是有墓志銘的,比例占到約五分之一。

明節(jié)婦貞肅孺人周母張氏墓志銘

賜進(jìn)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同邑眷生來宗道撰文并篆

節(jié)婦姓張邑西河耆民張桂女儒林南山周□儒配也幼問女則性慈慧不嗜

奢華年十七適南山君越二年舉一子即將仕郎一新方在襁褓而南山君捐

館舍矣孺人哭之盡哀欲與俱死水漿不入口者數(shù)日姑與父母慰諭之曰若

欲死子已得矣其若□孤何且而翁而姑發(fā)俱颼颼白矣古之著名閨閫者豈

必以死狥載欲以慰亡人于地下奠若立孤以亢宗也孺人于是強(qiáng)起始勉進(jìn)

飲食撫育其孤日工女紅孝養(yǎng)二尊人俻至孤稍長即令出就外傳習(xí)舉子業(yè)

□歸室中諄諄以德行相訓(xùn)而孤亦奉母命唯謹(jǐn)無何而翁與姑相維捐世南

山君伯仲析產(chǎn)異居而家政攸屬之矣周故富饒以雄資聞閭里賦后重繁內(nèi)

外應(yīng)酬甚夥人鮮不為孺人錯愕者孺人從容調(diào)停綜理井井不嗇以倫不因

以病晰憑處事適中窽會而自終身縞衣綦素攻苦食淡以勤儉相先動循矩

雙足未嘗踰閾外非年節(jié)雖家人亦罕得見其面水藥之操廩廩霜日賢節(jié)始

著文里中中人咸推重之孺人年五旬諸縉紳先生上其事于郡邑將以請于

朝樹契里中而以孺人未踰五旬弗如制也先給扁旌之得表為節(jié)婦云已而

一新習(xí)舉業(yè)不成棄去輸鏹得選廣西懷遠(yuǎn)鎮(zhèn)巡檢三年以最聞升主簿未抵

任病卒于家孺人火慟幾絕而環(huán)顧膝下有孫未及成人多方教育命治聞業(yè)

攻進(jìn)取孫亦氣宇不類凡兒咸以遠(yuǎn)大期之然孺人終以大變屢值居恒忽忽

不樂抑郁之疾有自來矣兩春孺人卒卒時年五十九矣子一新仕主簿娶橫

河張小泉女一新生一子諱啟舒娶西門丁岳連女孫女二一適王明宇一適

徐賞森姻婭俱同邑閥閱名家也孺人生于嘉靖戊申八月初九午時卒于萬

歷丙午三月廿五如申時啟舒扶柩葬于西山?jīng)鰤]與南山君合葬云

來子曰語文云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以會觀之信然哉當(dāng)南山君之不祿也

周氏之脈不絕如纖籍孺人必以死自狥孰與立孤亢宗此與自經(jīng)溝瀆無異

母乃孺人卒能底定燕翼貽謀昌大厥家四十年間與瑾瑜比潔與日月爭光

即右東海南陽何以如鳥余欣慕之因為之志其墓而系之以銘 銘曰

周氏有節(jié) 寔惟孺人 十九執(zhí)節(jié) 久而彌貞 鄉(xiāng)邦推重 朝野聞名

大節(jié)奄忽 耳順歸全 維彼西山 涼塢之陽 宅兆于斯 長發(fā)其詳

一般來說,墓志銘,有志,有銘。志,講死者在世時的德行、技藝、功績等生平事跡,相當(dāng)于濃縮版的個人檔案;銘,大多用韻文、詩詞,表示對死者的悼念、贊頌。

這里找到的墓志銘,銘文「周氏有節(jié) 寔惟孺人 十九執(zhí)節(jié) 久而彌貞 鄉(xiāng)邦推重 朝野聞名」,幾句話就有了定位——貞潔烈婦。

▍明墓M26墓志銘,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我們通過墓志,來看看她的這一生。

嫁人前,她姓張,但是叫張什么,沒有說;嫁人了,夫君姓周,叫南山君,從此她隨夫姓,就被叫做周張氏。

17歲嫁給南山君,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是自由戀愛?墓志里沒有講,我們無從得知。但婚后感情應(yīng)該還是蠻好的,隔了一年,生了個兒子,兒子還在襁褓之中,夫君撒手人寰,留下孤兒寡母。

那時的周張氏,才剛19歲。夫君死了,周張氏痛不欲生,不吃不喝、粥米不進(jìn),公公婆婆都來勸她:你就當(dāng)看在孩子分上,不能跟著他走了,要振作起來啊。

這位年輕的媽媽,隱藏悲傷,重新振作,做起女工,養(yǎng)活孩子。等兒子稍稍大了一些,小叔子鬧著分了家,她靠著自己硬是把小日子操持起來,教兒子讀書識字。

子長大了,還算爭氣,雖然沒走成仕途,但小生意做得不錯,從蕭山把買賣做到了廣西懷遠(yuǎn)鎮(zhèn),還選上了一個小官,叫做巡檢。

三年后,兒子表現(xiàn)優(yōu)秀,提拔成主簿,打算從蕭山去廣西赴任,但就在赴任前,一場大病,兒子又死了。

青年喪夫、中年喪子,周張氏的痛苦可想而知。兒子走后,還留下了一個兒媳、一個孫兒、兩個孫女,怎么辦呢,只能再次振作,又照顧起一家老小。

墓志里有一筆提到,說周張氏兒子娶的是「橫河張小泉女」,楊金東說,很可能是張小泉的女兒,對,就是鼎鼎大名張小泉剪刀

據(jù)傳,張小泉是安徽人,明代時,全家老小逃難來到杭州,定居在大井巷,做剪刀成名于1628年,也就是明代崇禎元年。

是不是真的就是這個張小泉?現(xiàn)在還只能說是「可能」哦,畢竟查來查去,張小泉有沒有女兒、是哪一個女兒,根本查不到。楊金東說,時間、地點大體是對得上號的,以后要到蕭山去好好查查周氏族譜,可能會有線索。

這個兒媳后來怎樣,墓志里也沒有講。小孫子、孫女是有交待的,后來婚嫁了哪里,都有記錄。

在孫輩都長大成家后,周張氏不知道有沒有很欣慰?墓志里說她到了花甲之年,實歲的話應(yīng)該是58歲時,去世了,跟夫君合葬到了西山?jīng)鰤]。

在周張氏去世后,當(dāng)?shù)剜l(xiāng)民都很認(rèn)可她,說她是貞潔烈婦,所以由鄉(xiāng)里推薦,經(jīng)官方審批后,給她留了這樣一合墓志銘。

這樣一合墓志銘,楊金東說,雖然并不能確定所寫的就一定是當(dāng)時的事實,也可能是美化過,但是基本可以反映當(dāng)時的情況。

更重要的是,有了這799個字,我們才可以在300多年后的今天,突然一下子,清晰地感受到了這樣一位明代女子,悲傷而又堅強(qiáng)的一生。

周張氏「鄰居」是一對西晉夫婦

陪葬都被盜墓挖走了,幸存一個雙魚洗

還是南山頭,就在周張氏的小墓邊上,是規(guī)格比她大好幾倍的兩座西晉墓。

其實確切來說,應(yīng)該是西晉時,一對夫婦,選了南山頭這塊大坡,給自己建了兩個大墓。他們看中的應(yīng)該是這里的風(fēng)水,面朝東方,視野開闊。未曾料想,過了一千多年后,周張氏的墓也建了過來。

▍西晉墓中,可能是夫妻墓中的男性那一座。

為什么說是夫婦墓?

楊金東說,南山頭上就這兩個墓最大,挨在一起,規(guī)格、材質(zhì)、制式都是一樣的,比如都是青磚,都用了「三順一丁」的壘法,所以判斷兩座墓的關(guān)系肯定是比較親密的。

▍楊金東說,推斷兩座西晉墓是夫妻墓的證據(jù)之一,是「三順一丁」的建制。

然后呢,其中一座墓的女性特質(zhì)更多一些——出土了一個雙魚洗青瓷盆,所以推斷是一對夫婦。

楊金東說,兩座墓都被盜墓了,男性墓偷得干干凈凈,女性墓在墓室甬道的位置,殘存了一些,有碗、盤、香爐、盂、灶、冥幣、井、谷倉等,雙魚洗就是在這里找到的。

在《2019年杭州文物考古工作年度盤點暨出土文物展》上,我見過這個雙魚洗,口徑約26厘米的青瓷盆,外形完好無缺。盆底,兩條魚一左一右,肚皮相對,嘴里都「牽」了條線,纏了一個波浪形,最后匯成一個愛心。

▍雙魚洗青瓷盆,正在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展出。

楊金東說,老底子的陪嫁,都有洗臉盆的,這個雙魚洗青瓷盆,就是姑娘出嫁時的嫁妝。雙魚洗,那是寓意滿滿了。

魚,有魚子,象征多子、子孫滿堂。而且,魚自古就有象征愛情的寓意,兩條魚兒畫在一起,也是古代人的浪漫啊。這還是杭州首次發(fā)現(xiàn)雙魚洗青瓷盆。

不知道,這對浪漫的夫婦,是什么時候去世的。

西晉墓中經(jīng)常會用紀(jì)年磚,有了紀(jì)年磚,就可以清晰地記錄它們的確切年代。幸運的是,女性墓里有,寫著「永康元年七月六日造」,但另一座男性墓沒有,所以不知道他們誰早誰晚。

▍西晉墓中,可能是夫妻墓中的女性墓,里面有紀(jì)年銘文為「永康元年七月六日造」。

小小一個山頭200多座墓葬

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可以說相當(dāng)密集了

下了南山頭,往北山頭走,墓葬就更多了,一個山頭上有200多座,最早到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最晚到明代,時間足足跨越了4000多年。

楊金東帶著我,看了幾座他印象比較深刻的墓葬。

一座唐代墓,用楊金東的話來說「規(guī)模狂大」,長寬都是5米多,他說如果保存完整的話,很可能就是杭州最大的唐代墓了。

▍一座規(guī)格很大的唐墓。

唐代繁盛,可是很奇怪,在南方包括杭州找到的唐代墓,都很小,而且陪葬都很少。這一座算很大了。可惜的是,被破壞得徹徹底底,除了幾個罐子殘片,什么都沒有留下。

一座漢代墓,墓主人一看就是個藏家,兩千年前,他還在世的時候,收藏了一塊松澤時期的玉玦,這是什么概念?就是他收了一塊他活著時,往前再數(shù)三千年的古玩??赡苌跋矚g得不得了,死后也帶了下去。

一座三國墓,有紀(jì)年,為「鳳凰二年七月日造作」。它有點慘,墓室一圈有3個盜洞,可能先后被盜了三次。還不死心,還從墓室一直往后挖,想看還有沒有后室。

▍這座三國墓,可能前后被盜三次。

但是這個三國墓的主人,當(dāng)年也是挺狠的,為了給自己的墓室修排水溝,把原本自己旁邊的東漢墓,給整個挖掉了。

這也剛好可以解釋一下,小小一片山頭,是怎么排下前后200多座墓的。

楊金東說,「晚來的壓在早到的墓上頭,你壓我,我壓你,所以很多墓都是重疊的?!?/p>

整個北山頭,你能看到并穴合葬的夫妻墓,也能看到整整一排、規(guī)規(guī)整整的家族墓,一看就是整個家族提前規(guī)劃好的,還能看到,有些土坑墓已經(jīng)挖好了,占好了位置,但最后并沒有下葬的。

當(dāng)然,能看到更多的,是互相打亂、交錯在一起的墓。楊金東說,同時代下葬的墓,肯定不會去干擾人家,但是過了50年、100年、200年,肯定就不管了,哪里風(fēng)水好就挖哪里。

整個黃家河墓群,目前找到了良渚文化時期至明代的墓葬299座,出土文物約2400件(組),包括原始瓷器、陶器、釉陶器、青瓷器、銅器、鐵器和石器等。

這幾天,黃家河墓葬就將回填、覆綠,就地保護(hù)起來。

//

兩千多年前的漢代

有個名叫吳莫如的文人

他的印和尸骨一直保留至今

//

2019年,楊金東說,他們在蕭山找到的墓群,不只是黃家河墓群。

李家塢墓群,找到戰(zhàn)國至明代的墓葬30座,出土文物308件,有印紋硬陶器、原始瓷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和料器等,還有5塊墓志銘和1塊買地券。

明代買地券,楊金東說,蠻有意思,一看就知道墓主人是信奉道教的。

買地券,俗稱「陰間土地證」,源于東漢,作為死者擁有陰間土地的憑據(jù)。很多買地券上的券文都說,當(dāng)墓主人買了這塊地后,就證明自己可以不受鬼神的侵犯,這就是用「買地券」隨葬的原因。

蜀山墓群,找到戰(zhàn)國至明代墓葬27座,出土文物160件,包括印紋硬陶器、原始瓷器、陶器、銅器、鐵器、石器和貝殼等,另有7具保存不一的人骨。

楊金東說,有一座漢代墓里,出土了一件龜鈕銅印章,印文為「吳莫如印」,是杭州第二次發(fā)現(xiàn)、蕭山首次發(fā)現(xiàn)。

古代印章分官印、私印,「吳莫如印」是私印。推斷,漢代時,這位名叫「吳莫如」的,應(yīng)該是生前經(jīng)常用到印章,既然是私印,可能是經(jīng)常幫人代寫家書,反正是個文人,死后印章一起隨葬。

和印章一起「現(xiàn)身」的,是一具保存基本完整的人骨。漢代墓,距今已經(jīng)兩千多年了,人骨還能保存下來?楊金東也說,「實在太罕見了?!?/p>

一般來說,常規(guī)墓葬里的人骨存放不會超過50年,20年就差不多了,這一座漢代墓的底下應(yīng)該是用了清灰泥,隔水性好,可以防潮,而且致密,所以才有可能保留下來。

楊金東說,明清時的墓葬,看到人骨的概率大一些,因為已經(jīng)流行三合土,糯米、石灰、黃土混在一起,專門處理過后,不但密封性好,質(zhì)地比水泥還要硬。

//

古代的蕭山人

為什么都喜歡葬在高山上?

//

大約從十年前開始,負(fù)責(zé)蕭山考古的楊金東,每次有了墓葬考古新發(fā)現(xiàn),我都會跟著他到現(xiàn)場看一看。

這一次看完,我問楊金東,這些墓,不是建在山頂,就是建在半山腰的山坡上。為什么,古代的蕭山人都要把墓選在這么高的地方?

一個是地理原因。以前蕭山水域多,漁獵還可以,居家只能往山腳下靠攏,那死后怎么辦,水葬是接受不了的,就只能往高山上去,尤其是湘湖兩側(cè)的群山,可以防水,而且在潮水肆虐的蕭山,還可以防止被潮水沖毀。

一個是風(fēng)水原因。古代人講究,死了以后遠(yuǎn)離水、靠近天,尤其是吳越國時期,推崇山高可以接天之氣,離天越近越好,所以越往山頂去。

我問楊金東,這十年在蕭山挖過的墓葬,有沒有算過一共多少了?他說,「四五百個起碼有了」。那么,挖了一個又一個的古墓,我們能知道些什么呢?

楊金東說,通過一個個墓葬,就能看到整個蕭山的歷史縮影。

在蕭山,楊金東挖掘過的四五百個墓葬,從良渚到清代。這說明什么,最早4500年前,良渚人就在蕭山開始活動了,良渚墓里只找到小小的、非常普通的玉,說明在蕭山住的是很底層的良渚人。

人慢慢多起來,到了漢代,蕭山人口大量增加,已經(jīng)可以用繁盛來形容了。證據(jù),就是漢代墓們。

一個是多,漢代墓占大多數(shù),一個是漢代墓流行厚葬,出土的隨葬品也多,像釉陶器、陶器、青銅器和鐵器等都有。墓多,說明人多;隨葬品多,也說明經(jīng)濟(jì)不錯。

所以你看,歷史就在那里,就看你是不是能發(fā)現(xiàn)。

歷史上的杭州,曾經(jīng)是什么樣子的?也許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有好奇和想象。

1月7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2019年的考古工作進(jìn)行了盤點,過去一年,市考古所在杭州完成17個考古發(fā)掘項目,其中有479座墓葬,出土了文物標(biāo)本6532件(組)。

2020年,《杭州寶藏》欄目,會和大家講一講考古背后的那些生動有趣且有歷史溫度的故事。

來源:都市快報 記者 劉云

Hash:aac8f9ac86b128f073d055bda5782be732fb1499

聲明:此文由 蕭內(nèi)網(wǎng)蕭山論壇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