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這里藏著一個萬仞天關
百集大型系列報道
《行走長城》
第六十篇
《 保定這里藏著一個萬仞天關 》
明長城從張家口蜿蜒進入保定境內,是人們俗稱的“內長城”。從今天開始,我們行走長城的腳步踏入保定,開啟探秘內長城之旅。淶水縣大龍門堡是我們的首站,在這里我們真切的領略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
冒著淅淅瀝瀝的細雨,記者一行跟隨導游手腳并用,艱難攀上了淶水縣龍門天關景區(qū)的最高峰——官帽山,向下俯瞰,就可以看到龍門天關景區(qū)的全貌。極目遠眺,薄霧繚繞中的太行山脈群峰疊嶂,連綿起伏,宛如仙境,山巒中的長城就像一條巨龍,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似乎要騰云而起。
淶水縣文保所所長楊鋼城介紹:淶水縣長城屬于內長城,全長45華里,由涿鹿縣馬水口進入淶水縣,經大龍門到蔡樹庵、柏林城、嶺南臺,向東進入北京門頭溝小龍門。龍門天關景區(qū)分為兩部分,官帽山以流水飛瀑、奇峰怪石等自然景觀為主,另外一處人文景觀摩崖石刻長廊則與長城密切相關,是當年戍守長城的將士、巡視長城的重臣留下的題詞石刻。
龍門天關摩崖石刻長廊景色
龍門天關境內的長城雖然只有幾華里,但建有7座敵樓,4個烽火臺,一座大龍門城堡,也就是現(xiàn)在的大龍門村。城堡三面被拒馬河的支流小西河急流環(huán)繞,一面臨山,整體建筑以條石為基,青磚壘砌,東西兩門仍然保存完好,自古就是通往張家口的要道,素有“疆域咽喉”之稱,明代時歸屬真保鎮(zhèn)馬水口路管轄。
大龍門古村(左)大龍門村長城(右)
大龍門村長城保護員張志祥介紹說:大龍門村就在城堡之內,現(xiàn)在城墻保留下來2400多米,東西兩門完好,東門是正門,上面的匾額題詞是“屏翰都壽”;西門是“威武宣震”,現(xiàn)在都已無存。
大龍門村東門(左)、西門(右)
走在摩崖石刻長廊的步游路上,兩邊峭壁如刀劈斧削,峽谷中河水潺潺,蘆葦搖曳。摩崖石刻長廊全長1729米,兩側山崖峭壁上留有摩崖石刻20余處,都是明、清時駐守關隘的武官留下的真跡,包括詞、絕句和題記,大多是對龍門天關自然景觀的描寫,如“天成形勝”、“峭壁千重”、“千峰拱立”、“兩山壁立青宵近,一水中行白練飛”等,其中一處石刻是“金湯萬仞、玊壘千尋”。淶水縣文保所所長楊鋼城介紹說,“金湯萬仞、玊壘千尋”是由明代真保鎮(zhèn)馬水口路總兵呂志如題寫,玊念su,四聲,意思是有瑕疵的玉。
摩崖石刻
金湯萬仞、玊壘千尋題詞
龍門天關摩崖石刻長廊是華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石刻中最有名的就是“萬仞天關”四個大字,字高2米7,寬1米8,由明萬歷年間兵部右侍郎賈三近巡視大龍門時題寫,也是龍門天關景區(qū)得名的由來,取大龍門村的“龍門”二字,“萬仞天關”的“天關”二字,稱為龍門天關。
萬仞天關題詞
行走在大龍門村,青磚灰瓦,街道干凈整潔,大龍門村多為駐軍將士的后人,后繁衍發(fā)展成村,昔日的雄關古堡如今成為了集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于一體的游覽勝地。大龍門村有400多人,現(xiàn)在大多從事與旅游相關的行業(yè),僅農家樂就有130多戶,幾乎家家都開。
大龍門村街景?
在大龍門村寫生的學生▼
“萬山深處見龍關,石壁嵯峨俯塞垣。下有清流常不竭,上無從蔓可能援?!迸郎祥L城,向下看,大龍門村盡收眼底,耳畔傳來山下潺潺的水聲,和著蛐蛐賣力的鳴叫。作戰(zhàn)之余,戍守大龍門的將士可能也曾像這樣登上長城遠眺,他們感嘆著這里地勢的險要,把這種感嘆刻在石壁上,想傳之后世,卻沒想到會成為后人的寶貴財富——雄關、美景,石刻、古村,山水勝境,定會讓你不虛此行。
記者 | 王智博、曹力、高麗紅、保定臺張巖、魏岳奇
編輯 | 芳芳
Hash:7f85aadb4f9f2f68753f554f86f3c72b41a48790
聲明:此文由 河北新聞廣播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