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白云山旅游景點資料「福安白云景區(qū)旅游攻略」
福建福安的白云山有多高
白云山(福安市最高峰)---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的西北部,在壽寧、周寧兩縣交界處附近,白云山是閩東的次高峰,海拔高達1449米,因白云常繞其峰而得名。白云山周邊蟾溪、長洋溪等四條溪澗中,分布著上千個奇形怪狀的巖洞 。有的巖洞非常大,如九龍洞,直徑約30米、深約60米,堪稱“世界奇觀”。專家認可白云山古冰川遺跡資源集中、規(guī)模巨大,是目前冰川、冰臼考察發(fā)現(xiàn)史上絕無僅有的,完全具備申報國家級,乃至世界級冰川遺跡地質公園的條件。
這些石臼分布在白云山占溪下游長達數(shù)千米的河床上,酷似“漏斗”、“交椅”、“板壁”、“龍爪印”是古冰川運動存在的有力證據(jù),由此可推斷在距今大約二百萬至三百萬年前的第四紀早期,福安曾為冰川所覆蓋。 所謂冰臼,是指第四紀冰川后期,冰川融水攜帶冰碎屑、巖屑物質,沿冰川裂隙自上向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對下覆基巖進行強烈沖擊和研磨,形成看似我國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故稱之為“冰臼”。它是古冰川遺跡之一。
白云山風光白云山位于福建東部的福安市西北部。面積81.37平方千米,由白云山、九龍洞、龍亭峽谷、金鐘山及黃蘭峽谷等五個景區(qū)組成,是以規(guī)模巨大的河谷壺穴群、罕見的花崗巖峽谷深切曲流、典型的古火山構造、豐富的火山巖巖石為特色,人文景觀豐富、自然生態(tài)良好的地質公園。白云山地質公園以罕見的河流侵蝕地貌為特色,填補了我國國家地質公園中此類型空白。
白云山,位于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區(qū)55公里,因白云常繞而得名。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后毀,1987年重建,寺前有"天池",盛產(chǎn)午時蓮。該蓮十分奇特,每日午時伸出水面開花,花開時噼啪有聲,花呈白色。白云山氣候獨特,除千變?nèi)f化的云海奇觀時常可見外,在仙頂峰還可看到罕見的"佛光"。山中氣溫低于外界6-8度,是旅游避暑的好去處。
白云山的主要景點
也稱皇后坊。坐落于曉陽村,建筑年代不詳。為木質宮殿式建筑,主體的正中為舞臺,兩翼為看臺重檐,正面懸掛“太后公廳”匾額一面。主體建筑前方,另有一座小型宮殿式建筑,中有匾一面,書“太后”2字,下置石鑼石鼓。匾兩端原有木雕“圣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五顯大帝宮
在曉陽村,靠近太后公廳。始建于明萬歷十五年(1587年),1982年重修。大殿進深4間,面闊3間,重檐歇山頂,穿斗減柱造。中供神像,大殿前為樓閣式宮門,中間面向大殿處有戲臺,兩側有看臺。圓柱黃瓦,畫棟雕梁。 冰臼群主要分布于曉陽、穆云等鄉(xiāng)鎮(zhèn)境內(nèi)的白云山九龍洞景區(qū)及金鐘山龍亭溪峽谷景區(qū),大多位于溪段河谷,長期湮沒在水底,無人知曉,近年來上游建起水電站蓄水,這些千古奇觀才得以逐漸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示她的驚世容顏。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現(xiàn)場考察發(fā)現(xiàn),這一奇觀為距今約兩三百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時期的產(chǎn)物,遺跡資源集中、規(guī)模巨大,是目前冰川、冰臼考察發(fā)現(xiàn)史上絕無僅有的,堪稱“中國冰臼的寶庫”、“冰臼奇觀中精品”,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完全具備申報國家級、世界級的冰川遺跡地質公園條件。
中國冰臼的寶庫”、“冰臼奇觀中的精品”、“美觀、奇觀、壯觀”,6公里長的實地考察,韓同林教授和陳尚平教授用這樣的話語,對福安白云山景區(qū)冰臼群奇觀給予了高度評價。
專家們認為,白云山風景區(qū)古冰川遺跡資源集中、規(guī)模巨大,與其他地方相比具備三大特點:其一、冰臼數(shù)量繁多,在河谷中隨處可見,形成大規(guī)模的冰臼群,個體大的高約60米,直徑約30米,這在冰川冰臼考察發(fā)現(xiàn)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其次、冰臼形態(tài)類型豐富、口小腹大、特征明顯,大小冰臼、連環(huán)相套,一些冰臼形態(tài)都屬新發(fā)現(xiàn)??崴啤奥┒贰薄ⅰ敖灰巍?、“板壁”、“龍爪印”等形狀冰臼是古冰川運動存在的有力證據(jù),由此可推斷在距今大約二百萬至三百萬年前的第四紀早期,福安曾為冰川所覆蓋。第三,大量的“U”字型底冰懸槽、冰脊、冰川漂礫及冰川鏟切等遺跡,我國南方地區(qū)均屬首次發(fā)現(xiàn)。專家認為,白云山冰川遺跡,不僅觀賞價值高,而且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完全具備申報國家級、世界級冰川遺跡地質公園的條件,建議按照有關程序立即著手申報工作,保護、研究這些自然奇觀。專家們還建議,應提高冰臼分布區(qū)的可進入性,完善道路、安全等措施,讓古冰臼展現(xiàn)在更多世人的眼前,“走”得更遠。
白云山景區(qū)冰臼群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福安古氣候、古地貌具有極高科研價值,同時更將有助于提升白云山風景區(qū)規(guī)劃、建設、發(fā)展的等級,是“閩東北親水游”的一大亮點。目前福安市委、市政府已將冰臼群列入白云山風景區(qū)旅游總體規(guī)劃,景區(qū)面積由原來的32平方公里擴大至95.88公里,并將白云山風景區(qū)作為國家級旅游風景區(qū)向上申報,同時還專門指定兩位市領導牽頭組織申報冰臼遺跡國家及世? ??地質公園工作,保護、發(fā)展等各項措施正有條不紊進行中。
福安白云山風景名勝區(qū)的介紹
福安白云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福建省福安市西北部,距福安城區(qū)43公里,東面與福安市社口鎮(zhèn)相鄰,西面與周寧縣毗鄰,南面與福安市穆云鄉(xiāng)相連,北面至與壽寧縣接壤處,景觀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獨具特色的地質奇觀,秀麗多姿的山岳、峽谷風光,美妙神奇的“佛光”勝境,稀有多樣的生物種群,古老多源的文化傳承,劃分為五個游覽景區(qū),分別為白云山、九龍洞、龍亭峽谷、黃蘭峽谷和金鐘山等景區(qū),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
福安白云山地形,簡介,形成原因100字左右
白云山地質構成以中生界侏羅系上統(tǒng)南園組第二段火山碎屑巖類為主,主要是流紋質熔結凝灰?guī)r,巖石呈淺灰、灰、深灰、灰紫、紫色,致密塊狀,新鮮者貌似凝灰熔巖,塑性巖屑、塑性玻屑呈定向斷續(xù)排列(風化后更為明顯),顯示似流動構造。巖石具熔結凝灰狀結構,由晶屑、塑性巖屑、塑性玻屑及火山灰組成。此外,還有花崗巖零碎出露,主要是燕山晚期第一階段第四次侵入的花崗斑巖。境內(nèi)龍亭溪及其支流蟾溪等峽谷河床上雕琢出無數(shù)個形態(tài)各異的垂直洞穴、漂礫和石臼等。
白云山風景區(qū)位于控制著福安市地形骨架的三大山脈之一的洞宮山脈南段。境內(nèi)西南地勢平緩,山頂渾圓,東北坡山勢險峻,峭壁林立,山脊如削,溝壑陰深,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主峰海拔1449.2米。風景區(qū)內(nèi)地質構造復雜,河流多沿斷裂破碎帶深切,使得地勢陡峻,峭崖連綿。由于冰川運動的影響和河流下切,造成東、西兩條深切峽谷——黃蘭峽谷和龍亭峽谷。
福安新十景包括哪些
白云佛光、蟾溪問石、廉水清風、獅峰聽禪、白馬飛虹、古塔凌霄、坦洋醉茶、富春攬翠、柏柱尋蹤、瓜溪疊瀑等十個景點。
白云山位于福安市西北部,因白云常繞而得名。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穆云畬族鄉(xiāng)生態(tài)旅游區(qū)是國家級AAA級景區(qū),旅游資源豐富,畬族風情濃郁,特色景點聞名遐邇。廉村,原名石磯津,位于穆陽溪西岸,福安市區(qū)西南方向。獅峰寺。又稱獅峰廣化禪寺.位于福安市柏柱洋獅峰山麓:距縣城30公里。
富春溪兩岸青山,一路綠水,流經(jīng)福安城區(qū)。金鐘山風景區(qū)位于福安市西北部,距曉陽鎮(zhèn)政府所在地15公里,北鄰壽寧,西靠周寧,東瀕閩東最高山白云山,南接九龍,海拔在700米到1150米之間。閩東廉溪,溪水如玉帶繞著一座古村落,這里是福建第一位進士薛令之的故里廉村。福安市瓜溪桫欏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于1996年3月經(jīng)福安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1999年2月經(jīng)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確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
更多關于福安新十景包括哪些,進入:查看更多內(nèi)容
福安白云山風景區(qū)講解詞
給你提供些相關資料,自己整理吧。白云山位于福建東部的福安市西北部。面積81.37平方千米,由白云山、九龍洞、龍亭峽谷、金鐘山及黃蘭峽谷等五個景區(qū)組成,是以規(guī)模巨大的河谷壺穴群、罕見的花崗巖峽谷深切曲流、典型的古火山構造、豐富的火山巖巖石為特色,人文景觀豐富、自然生態(tài)良好的地質公園。白云山地質公園以罕見的河流侵蝕地貌為特色,填補了我國國家地質公園中此類型空白。簡介白云山,位于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區(qū)55公里,因白云常繞而得名。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后毀,1987年重建,寺前有"天池",盛產(chǎn)午時蓮。該蓮十分奇特,每日午時伸出水面開花,花開時噼啪有聲,花呈白色。白云山氣候獨特,除千變?nèi)f化的云海奇觀時??梢娡?,在仙頂峰還可看到罕見的"佛光"。山中氣溫低于外界6-8度,是旅游避暑的好去處。 以白云山為中心,周圍有鯉魚溪、八仙過海、九龍洞、鎖泉寺、太后公廳、五顯大帝宮等景點。景區(qū)中常有獼猴出沒,"九龍洞"處有一條二級瀑布,落差80來米,瀑布穿潭入石。此處鯉魚溪可與周寧鯉魚溪相媲美。氣候 每年的4月至12月是最佳旅游時節(jié)。 閩東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7℃-19.3℃,1月平均氣溫4.8℃-10.4℃,7月平均氣溫24℃-28.4.℃,年降雨量1506-2070毫米。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常青,最佳旅游季節(jié)為4-12月。物產(chǎn)豐富,盛產(chǎn)稻谷、甘薯等。其中茶葉、油茶產(chǎn)量居全省首位。古田銀耳產(chǎn)量冠全國,被譽為“銀耳之鄉(xiāng)”。[2] 交通 到福安市后在福安北站乘到曉陽的中巴,票價20多,曉陽車站旁邊可以拼車去白云山,車型為6-8座的小面包。 特色景點 冰臼群,在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蟾溪龍亭峽谷長達10公里以上的溪段間,分布著上千個奇形怪狀的石臼,如愛心石臼、陰陽石臼、蝌蚪石臼、漏斗石臼、連環(huán)石臼、天眼石臼等等,猶如雕塑藝術的大觀園。目前,這一千古奇觀發(fā)現(xiàn)的報道在國內(nèi)引起了轟動。中國地質科學研究人員判斷石臼應為“冰臼”,研究人員推算,距今大約二百萬至三百萬年前的第四紀早期,這一帶曾被冰川覆蓋。 自然風光一、秀麗無比的自然風景 白云山風景區(qū)以其風光秀美而傾倒了無數(shù)游客、專家。景區(qū)內(nèi)山峰雄偉挺拔,洞穴曲折幽深,峽谷險峻幽深,在其間漫步穿行,奇觀迭出,令人流連忘返。 白云山主峰是閩東的兩大高峰之一,海拔1450.2米,因白云常繞其峰而得名。清光緒年間《福安縣志》載:“白云山……山最高,為閩東第一山。上有庵,常積雪不散。登絕頂俯瞰城邑川海,如在宇下?!?如書中所云,白云山群峰聳峙,氣勢磅礴。山腰間時常云障霧繞,主峰繆仙峰則突兀蒼穹,登臨絕頂,三百里方圓一覽無余。晴日遠望,如同仙姬下凡,擁翠裙綾羅婷婷玉立;臘月下雪,則好比仙姑降臨,紅妝素裹,分外妖嬈,南方雪景,唯此處可供。 九龍洞景區(qū)石巖林立,遍布四周,薄霧繚繞之時,能給人以身臨仙? ?之感。這里的鬼斧神工,相傳為繆仙公收伏九龍之遺跡。入洞觀之,仿佛進入一個迷宮般的世界,洞連洞,洞套洞,洞內(nèi)藏潭,洞間有瀑布。洞間通道,有平展如鏡者,夏天行步其間,則暑氣全消,心曠神怡;有壁立數(shù)丈、羊腸逶迤,非有繩索系之,不敢攀援,縱有子龍之膽,亦令人驚悸汗滴。 不僅如此,白云山還有獨特的自然奇觀佛光和珍稀水生植物“午時蓮”令人嘆奇。 二、獨具特色的地質奇觀 /B 白云山集火山巖、晶洞堿長花崗巖地質地貌和峽谷深切曲流地貌、河床侵蝕地貌等多種典型獨特的地址景觀為一體,地質資源豐富奇特,是一座天然的地質公園。國土資源部地環(huán)司司長姜建軍在考察時,曾經(jīng)贊嘆:“這是一座百噸金礦!”對白云山的推崇可想而知。 據(jù)中科院地質研究所專家的考察,白云山的地質地貌集中體現(xiàn)了花崗巖、火山巖的河谷侵蝕地貌,其規(guī)模之巨大、種類之齊全、形態(tài)之豐富極為罕見。 另有一些學者提出“壺穴”說,認為白云山獨特的地質地貌是距今180萬年的遠古以來,經(jīng)流水長期侵蝕逐漸形成的。學者們認為,蟾溪、龍亭溪河谷規(guī)模巨大、分布集中、類型豐富、發(fā)育系統(tǒng)的河床侵蝕地貌,特別是形態(tài)各異的“壺穴”、流水沖蝕弧型凹槽及引人入勝的河谷洞穴奇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科普價值,對于研究新構造運動、水動力學、流水侵蝕作用以及壺穴發(fā)育演化等都具有很高的地學研究價值。 景區(qū)內(nèi)的景觀都具有獨特的地質價值。景區(qū)中典型的中生代晚期酸性火山巖組成的火山研究巖山岳地貌,白云山破火山、筆架山穹狀火山地貌,發(fā)育于火山巖、晶洞花崗巖的峰叢、石柱、石脊、崖壁及各類肖形石等地貌,都獨具特色。龍亭溪罕見地發(fā)育于晶洞堿長花崗巖、正長花崗巖的深切峽谷曲流地貌,峽深壁陡,垂直峭壁高差最大達400多米,水位落差近300米。 三、引人入勝的人文景觀 /B 不僅自然風光旖旎迷人,在地質科學領域擁有獨特的地位,白云山還擁有優(yōu)雅古樸的人文景觀,以人文薈萃而聞名。 中國南宋著名抗元愛國詩人謝翱,公元1249年生于曉陽鎮(zhèn)曉陽村的樟檀坂里灣,是曉陽謝姓的第十世祖。謝翱的故居遺址就在曉陽村的池后。在曉陽村附近發(fā)現(xiàn)的宋元時代古墓葬群,據(jù)傳是謝翱的衣冠冢。 謝翱的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史稱“宋末詩人冠”、“南宋翹楚”,有《唏發(fā)集》等百余卷傳世。謝翱的感人事跡和愛國主義精神名垂史冊,而曉陽也因這位傲骨錚錚的愛國詩人而成為后人心中向往之地。 曉陽還有著名的“兩后陳跡”,即謝太后和鴨母娘娘。謝太后是理宗的皇后,南宋末帝趙顯的太皇太太后。她在位時,因與曉陽村謝姓有神秘的同宗關系,賜建了曉陽的廣惠觀和太后公廳,后者現(xiàn)在是省內(nèi)稀有的古建筑。謝太后死后,曉陽謝姓為她舉行了“三十六葬”,近年來已尋得多處遺址。 鴨母娘娘則是傳說中的人物。這位民間傳說中以天姿國色揚名的美女,和她的傳奇故事在曉陽流傳不衰。 冰川遺跡 要是有人對你說,巖石在外界的壓力下會像面團一樣地發(fā)生塑性變形,你一定會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是,福大地質專家施滿堂教授等人在福建省福安白云山考察古冰川遺跡時,發(fā)現(xiàn)了這一 奇特的地質現(xiàn)象,而且還找到了巖石由于嚴重的塑性變形,發(fā)生褶皺、扭切,形成韌性剪切帶。 專家指出,這對于判斷是否有古冰川遺跡的存在提供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依據(jù),即韌性剪切帶的存在就意味著曾發(fā)生古冰川活動。 白云山位于福安市的西北部,是閩東的次高峰,海拔高達1488米。周邊蟾溪、長洋溪等四條溪澗中,分布著上千個奇形怪狀的巖洞。有的巖洞非常大,如九龍洞直徑約30米、深約60米,堪稱“世界奇觀”(如上圖,施滿堂攝)。2007年7月初,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韓同林教授和陳尚平教授應邀來福安考察后,認為這些巖洞是冰川或冰川下形成的急流冰川融水,攜帶石塊快速流動、旋轉(渦流)、沖擊基巖所形成的。 為揭開這一“奇觀”的神秘面紗。2007年底,福安市邀請曾發(fā)現(xiàn)福建屏南白水洋古冰川遺跡的福大地質專家施滿堂等對白云山進行深入的考察。專家發(fā)現(xiàn),這里的巖洞有冰川侵蝕成因的各種證據(jù),如洞壁上布滿冰川擦痕、割痕、擦槽、新月形鑿口、新月形裂紋等等。 考察巖洞時,施滿堂等人發(fā)現(xiàn)在冰蝕作用下,巖石的洞壁表層發(fā)生了嚴重的塑性變形,這里的花崗巖和酸性火山熔巖等基巖,其長英質巖石的洞壁表層形成韌性剪切帶。 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一個特別的現(xiàn)象,這里的韌性剪切帶多出現(xiàn)在洞壁上,圍繞洞壁方位不同而變化,而且只發(fā)生在巖面上很淺的一層皮,這是冰川作用特有的構造,即表皮構造。為此,他們還在溪谷邊新的基巖山采集同一巖系的火山巖進行鏡下實驗比對,發(fā)現(xiàn)這些巖石結構依然保持典型的粒狀火山熔巖結構,排除了巖體在高溫高壓下會發(fā)生變質作用的可能性。 這個發(fā)現(xiàn)進一步肯定了專家們以往在屏南白水洋和仙游九鯉湖的考察報告中提出的:溪槽中通常所見到的巖洞并非壺穴,而是冰川侵蝕作用的產(chǎn)物。因此,這對福建是否有古冰川遺跡的爭論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