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亞旅游景點介紹「坦桑尼亞旅游景點大全」
導讀:波斯尼亞旅游景點介紹「坦桑尼亞旅游景點大全」 波黑在哪個國家? 去年已對中國游客免簽,風景美到爆的波黑,為何鮮為人知? 世界各國的首都和最出名的地方 誰知道? 歐洲西部有哪些著名旅游勝地,南部,北部,中部 威尼斯的資料(所有) 世界上十大浪漫的地方是哪里?
波黑在哪個國家?
波黑是歐洲巴爾干半島的一個獨立國家。
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東鄰塞爾維亞,東南部與黑山共和國接壤,西部及北部緊鄰克羅地亞。國土總面積51129平方公里,首都薩拉熱窩。12世紀末建立波斯尼亞公國,15世紀后被奧斯曼帝國征服。19世紀淪為奧匈帝國屬地。 1918年并入塞爾維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1945年成為南斯拉夫聯(lián)邦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加盟國,1992年宣布獨立。
波黑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均海拔693米,迪納拉山脈(也叫“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脈”)的大部分自西北向東南縱貫全境 ,最高山峰為馬格里奇山,海拔2386米。波黑境內多河流,主要有奈雷特瓦河、博斯納河、德里納河、烏納河和伐爾巴斯河。
擴展資料:
波黑國名釋義
“波斯尼亞”得名于“波斯尼亞河”,塞爾維亞語意為“寒冷”或“清澈”;黑塞哥維那”源自古高地德語,意為“公爵”。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國旗是長方形的,長寬之比為2:1。藍色旗面,圖案為金黃色大三角形,沿三角形的一條邊還有一排白色星星。大三角形的三條邊象征組成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的三個主要民族,即穆斯林族、塞爾維亞族和克羅地亞族。金色即太陽之光輝,象征著波黑人民心中充滿希望。藍底色和白色五角星象征著歐洲,標志著波黑是歐洲的一部分。這面國旗采用于1998年2月10日。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去年已對中國游客免簽,風景美到爆的波黑,為何鮮為人知?
世界上的國家那么多很少有人都去過
如果你看一些旅游集錦節(jié)目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原來這么美好,這個世界上的國家大大小小一共二百多個,很少有人每個國家都去過,我覺得真正每個大洲都去過的人都不多,反正我認識的人里面一個都沒有,因為這不僅需要很多錢很多精力,還需要一定的運氣,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
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就有中國人存在
但是永遠不要低估了中國人的能力,有一個統(tǒng)計就是但凡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有中國人存在的,雖然一個個體很難走遍每一個國家,但是中國人確實在這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有,因為我們是一個泱泱大國,所以我們的外交能力非常的強。
波黑是一個美麗的國家但是去過的人并不多
如果有機會出國旅游,首選肯定是最著名的那些地方,每個人都是如此,我第一次去旅游肯定也是這樣,比如去了歐洲一定會選擇英法德意,然后就是希臘、西班牙、奧地利、瑞士這些地方,這些著名國家要想好好走走玩玩都得去個兩三回,再去其他國家的機會其實并不多,所以波黑雖然景色很好,但是真正去過那里的中國人確實很少。
世界很大我們想游遍全世界真的不容易
世界太大了,如果我們每天去一個國家還有用二百多天呢,所以這真的不太現(xiàn)實,有生之前能去多少國家就去多少國家吧。
世界各國的首都和最出名的地方 誰知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北京 Beijing
-
蒙古 Mongolia
烏蘭巴托 Elggydggmgj
朝鮮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平壤 Pyongyang
韓國 Republic of Korea
漢城 Seoul
日本 Japan
東京 Tokyo
菲律賓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馬尼拉 Manila
印度尼西亞 Republic of Indonesia
雅加達 Jakarta
文萊 Brunei Darussalam
斯里巴加灣市 Bandar Seri Begawan
新加坡 Republic of Singapore
新加坡 Singapore
泰國 Kingdom of Thailand
曼谷 Bangkok
馬來西亞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
越南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河內 Hanoi
老撾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萬象 Vientiane
柬埔寨 Kingdom of Cambodia
金邊 Phnom Penh
緬甸 Union of Myanmar
仰光 Yangon
不丹 Kingdom of Bhutan
廷布 Thimphu
東帝汶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ast Timor
帝力 Dili
尼泊爾 Kingdom of Nepal
加德滿都 Kathmandu
印度 Republic of India
新德里 New Delhi
孟加拉國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達卡 Dhaka
斯里蘭卡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科倫坡 Colombo
馬爾代夫 Republic of Maldives
馬累 Male
巴基斯坦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伊斯蘭堡 Islamabad
阿富汗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
喀布爾 Kabul
塔吉克斯坦 Republic of Tajikistan
杜尚別 Dushanbe
吉爾吉斯斯坦 Kyrgyz Republic
比什凱克 Bishkek
哈薩克斯坦 Republic of Kazakhstan
阿斯塔納 Astana
烏茲別克期坦 Republic of Uzbekistan
塔什干 Tashkent
土庫曼斯坦 Republic of Turkmenistan
阿什哈巴德 Ashgabat
伊朗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德黑蘭 Tehran
伊拉克 Republic of Iraq
巴格達 Baghdad
科威特 State of Kuwait
科威特城 Kuwait
卡塔爾 State of Qatarc
多哈 Doha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布扎比 Abu Dhabi
巴林 Kingdom of Bahrain
麥納麥 Manama
阿曼 Sultanate of Oman
馬斯喀特 Muscat
也門 Republic of Yemen
薩那 Sanaa
沙特阿拉伯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利雅得 Riyadh
約旦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安曼 Amman
巴勒斯坦 State of Palestine
耶路撒冷 Jerusalem
以色列 State of Israel
耶路撒冷 Jerusalem
敘利亞 Syrian Arab Republic
大馬士革 Damascus
黎巴嫩 Lebanese Republic
貝魯特 Beirut
塞浦路斯 Republic of Cyprus
尼科西亞 Nicosia
土耳其 Republic of Turkey
安卡拉 Ankara
阿塞拜疆 Republic of Azerbaijan
巴庫 Baku
格魯吉亞 Georgia
第比利斯 T'bilisi
亞美尼亞 Republic of Armenia
埃里溫 Yerevan
挪威 Kingdom of Norway
奧斯路 Oslo
冰島 Republic of Iceland
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
瑞典 Kingdom of Sweden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芬蘭 Republic of Finland
赫爾辛基 Helsinki
愛沙尼亞 Republic of Estonia
塔林 Tallinn
拉脫維亞 Republic of Latvia
里加 Riga
立陶宛 Republic of Lithuania
維爾紐斯 Vilnius
白俄羅斯 Republic of Belarus
明斯克 Minsk
俄羅斯 Russian Federation
莫斯科 Moscow
烏克蘭 Ukraine
基輔 Kiev
摩爾多瓦 Republic of Moldova
基希訥烏 Chisinau
波蘭 Republic of Poland
華沙 Warsaw
捷克 Czech Republic
布拉格Prague
斯洛伐克 Slovak Republic
布拉提斯拉發(fā) Bratislava
匈牙利 Republic of Hungary
布達佩斯 Budapest
德國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柏林 Berlin
英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倫敦 London
愛爾蘭 Ireland
都柏林 Dublin
丹麥 Kingdom of Denmark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荷蘭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摩納哥 Principality of Monaco
摩納哥 Monaco
法國 French Republic
巴黎 Paris
比利時 Kingdom of Belgium
布魯塞爾 Brussels
盧森堡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盧森堡 Luxembourg
奧地利 Republic of Austria
維也納 Vienna
瑞士 Swiss Confederation
伯爾尼 Bern
列支敦士登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
瓦杜茲 Vaduz
西班牙 Kingdom of Spain
馬德里 Madrid
安道爾 Principality of Andorra
安道爾 Andorra la Vella
葡萄牙 Portuguese Republic
里斯本 Lisbon
意大利 Italian Republic
羅馬 Rome
馬耳他 Republic of Malta
瓦萊塔 Bamako
圣馬力諾 Republic of San Marino
圣馬力諾 San Marino
梵蒂岡 Vatican City
梵蒂岡 Port-au-Prince
斯洛文尼亞 Republic of Slovenia
盧布爾雅那 Ljubljana
克羅地亞 Republic of Croatia
薩格勒布 Zagreb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
薩拉熱窩 Sarajevo
南斯拉夫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貝爾格萊德 Belgrade
馬其頓 Republic of Macedonia
斯科普里 Skopje
阿爾巴尼亞 Republic of Albania
地拉那 Tirana
羅馬尼亞 Romania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
保加利亞 Republic of Bulgaria
索非亞 Sofia
希臘 Hellenic Republic
雅典 Athens
埃及 Arab Republic of Egypt
開羅 Cairo
蘇丹 Republic of the Sudan
喀土穆 Khartoum
埃塞俄比亞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亞的斯亞貝巴 Addis Ababa
厄立特里亞 State of Eritrea
阿斯馬拉 Asmara
吉布提 Republic of Djibouti
吉布提 Djibouti
索馬里 Somali Republic
摩加迪沙 Mogadishu
利比亞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的黎波里 Tripoli
阿爾及利亞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Algeria
阿爾及爾 Algiers
突尼斯 Republic of Tunisia
突尼斯 Tunis
摩洛哥 Kingdom of Morocco
拉巴特 Rabat
佛得角 Republic of Cape Verde
普拉亞 Praia
毛里塔尼亞 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
努瓦克肖特 Nouakchott
馬里 Republic of Mali
巴馬科 Bamako
塞內加爾 Republic of Senegal
達喀爾 Dakar
岡比亞 Republic of the Gambia
班珠爾 Banjul
幾內亞比紹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
比紹 Bissau
幾內亞 Republic of Guinea
科納克里 Conakry
塞拉利昂 Republic of Sierra Leone
弗里敦 Freetown
利比里亞 Republic of Liberia
蒙羅維亞 Monrovia
科特迪瓦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
亞穆蘇克羅 Yamoussoukro
布基納法索 Burkina Faso
瓦加杜古 Ouagadougou
尼日爾 Republic of Niger
尼亞美 Niamey
乍得 Republic of Chad
恩賈梅納 N'Djamena
尼日利亞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
阿布賈 Abuja
加納 Republic of Ghana
阿克拉 Accra
多哥 Togolese Republic
洛美 Lome
貝寧 Republic of Benin
波多諾伏 Porto-Novo
喀麥隆 Republic of Cameroon
雅溫得 Yaounde
加蓬 Gabonese Republic
利伯維爾 Libreville
赤道幾內亞 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
馬拉博 Malabo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
圣多美 Sao Tome
中非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班吉 Bangui
剛果 Republic of the Congo
布拉柴維爾 Brazzaville
剛果民主共和國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金沙薩 Kinshasa
烏干達 Republic of Uganda
坎帕拉 Kampala
盧旺達 Republic of Rwanda
基加利 Kigali
布隆迪 Republic of Burundi
布瓊布拉 Bujumbura
坦桑尼亞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達累斯薩拉姆 Dodoma
肯尼亞 Republic of Kenya
內羅華 Nairobi
安哥拉 Republic of Angola
羅安達 Luanda
贊比亞 Republic of Zambia
盧薩卡 Lusaka
馬拉維 Republic of Malawi
利隆圭 Lilongwe
莫桑比克 Republic of Mozambique
馬普托 Maputo
馬達加斯加 Republic of Madagascar
塔那那利佛 Antananarivo
科摩羅 Union of the Comoros
莫羅尼 Moroni
塞舌爾 Republic of Seychelles
維多利亞 Victoria
毛里求斯 Republic of Mauritius
路易港 Port Louis
津巴布韋 Republic of Zimbabwe
哈拉雷 Harare
博茨瓦納 Republic of Botswana
哈博羅內 Gaborone
納米比亞 Republic of Namibia
溫得和克 Windhoek
斯威士蘭 Kingdom of Swaziland
姆巴巴內 Mbabane
萊索托 Kingdom of Lesotho
馬塞盧 Maseru
南非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比勒陀利亞 Cape Town
澳大利亞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堪培拉 Canberra
巴布亞新幾內亞 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
莫爾茲比港 Port Moresby
所羅門群島 Solomon Islands
霍尼亞拉 Honiara
瓦努阿圖 Republic of Vanuatu
維拉港 Port-Vila
新西蘭 New Zealand
惠靈頓 Wellington
斐濟 Republic of the Fiji Islands
蘇瓦 Suva
湯加 Kingdom of Tonga
努庫阿洛法 Nuku'alofa
瑙魯 Republic of Nauru
亞倫 Yaren District
基里巴斯 Republic of Kiribati
塔拉瓦 Tarawa
圖瓦盧 Tuvalu
富納富提 Funafuti
薩摩亞 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
阿皮亞 Apia
密克羅尼西亞聯(lián)邦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帕利基爾 Palikir
馬紹爾群島 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馬朱羅 Majuro
帕勞 Republic of Palau
科羅爾 Koror
加拿大 Canada
渥太華 Ottawa
美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華盛頓 Washington
墨西哥 United Mexican States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危地馬拉 Republic of Guatemala
危地馬拉 Guatemala
伯利茲 Belize
貝爾莫潘 Belmopan
薩爾瓦多 Republic of El Salvador
圣薩爾瓦多 San Salvador
洪都拉斯 Republic of Honduras
特古西加爾巴 Tegucigalpa
尼加拉瓜 Republic of Nicaragua
馬那瓜 Managua
哥斯達黎加 Republic of Costa Rica
圣何塞 San Jose
巴拿馬 Republic of Panama
巴拿馬城 Panama
古巴 Republic of Cuba
哈瓦那 Havana
巴哈馬 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
拿騷 Nassau
海地 Republic of Haiti
太子港 Port-au-Prince
多米尼加共和國 Dominican Republic
圣多明各 Santo Domingo
牙買加 Jamaica
金斯敦 Kingston
圣基茨和尼維斯 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
巴斯特爾 Basseterre
安提瓜和巴布達 Antigua and Barbuda
圣約翰 Saint Joh n's
多米尼克 Commonwealth of Dominica
羅索 Roseau
圣盧西亞 Saint Lucia
卡斯特里 Castries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格林納達 Grenada
圣喬治 Saint George's
巴巴多斯 Barbados
布里奇敦 Bridgetown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
西班牙港 Port-of-Spain
哥倫比亞 Republic of Colombia
波哥大 Bogota
厄瓜多爾 Republic of Ecuador
基多 Quito
委內瑞拉 Bolivarian Republic of Venezuela
加拉加斯 Caracas
圭亞那 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
喬治敦 Georgetown
蘇里南 Republic of Suriname
帕拉馬里博 aramaribo
秘魯 Republic of Peru
利馬 Lima
玻利維亞 Republic of Bolivia
蘇克雷 Sucre
巴拉圭 Republic of Paraguay
亞松森 Asuncion
阿根廷 Argentine Republic
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烏拉圭 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
蒙得維的亞 Montevide
巴西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巴西利亞 Brasilia
智利 Republic of Chile
圣地亞哥 Santiago
塞班島與天寧島
加拿大多倫多
加拿大溫哥華
美國芝加哥
美國舊金山
美國夏威夷
美國洛杉磯
美國華盛頓
美國紐約
南非比勒陀利亞
南非太陽城
南非約翰內斯堡
南非開普敦
埃及盧克索
埃及阿斯旺
埃及亞歷山大
埃及開羅
新西蘭
澳大利亞帕斯
澳大利亞大堡礁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澳大利? ??凱恩斯
澳大利亞墨爾本
澳大利亞堪培拉
澳大利亞悉尼
馬耳他
希臘奧林匹亞
希臘雅典
瑞士日內瓦
奧地利維也納
盧森堡
比利時布魯塞爾
荷蘭阿姆斯特丹
摩納哥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土耳其安卡拉
俄羅斯圣彼得堡
俄羅斯莫斯科
意大利威尼斯
意大利米蘭
意大利羅馬
德國法蘭克福
德國柏林
法國巴黎
英國愛丁堡
英國倫敦
馬爾代夫旅游介紹
中緬邊境旅游
緬甸仰光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
朝鮮平壤
尼泊爾加德滿都
文萊旅游介紹
斯里蘭卡旅游介紹
印度新德里
新加坡旅游簡介
泰國蘇梅島
泰國普吉島
泰國清邁
泰國曼谷
日本福岡
日本北海道
日本沖繩
日本奈良
日本長崎
日本橫濱
日本京都
日本大阪
日本名古屋
韓國光州
韓國雪岳山
韓國慶州
韓國釜山
韓國濟州島
韓國漢城
澳門凼仔島
澳門盧廉若公園
澳門黑沙海灘
澳門普濟禪院
澳門松山
澳門螺絲山公園
香港西貢
香港黃大仙廟
香港九龍城
香港圓玄學園
香港旺角
香港張保仔洞
香港大澳漁港
香港天壇大佛
香港南丫島
香港淺水灣
香港跑馬地賽馬場
香港維多利亞公園
香港灣仔
世界著名旅游景點前50名
第1位
美國的大峽谷
The Grand Canyon
第2位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
Great Barrier Reef
第3位
美國佛羅里達州
Florida
第4位
新西蘭的南島
South Island
第5位
Cape Town
第6位
金廟
Golden Temple
第7位
Las Vegas
第8位
悉尼
Sydney
第9位
紐約
New York
第10位
印度泰姬陵
Taj Mahal
第11位
加拿大洛基山脈
Canadian Rockies
第12位
澳州艾爾斯巖
Uluru
第13位
墨西哥瑪雅古跡
Chichen Itza - Mexico
第14位
秘魯印加遺址
Machu Picchu - Peru
第15位
Niagara Falls
第16位
約旦佩特拉城
Petra - Jordan
第17位
埃及金字塔
The Pyramids - Egypt
第18位
Venice
第19位
馬爾代夫
Maldives
第20位
中國的長城
第21位
津巴布維的維多利亞瀑布
Victoria Falls - Zimbabwe
第22位
中國香港
Hong Kong
第23位
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
Yosemite National Park
第24位
夏威夷
Hawaii
第25位
新西蘭的奧克蘭
Auckland - New Zealand
第26位
巴西伊瓜蘇瀑布
Iguassu Falls
第27位
巴黎
Paris
第28位
阿拉斯加
Alaska
第29位
柬埔寨的吳哥窟
Angkor Wat - Cambodia
第30位
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脈
Himalayas - Nepal
第31位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 - Brazil
第32位
Masai Mara - Kenya
第33位
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群島
Galapagos Islands - Ecuador
第34位
埃及路克索神廟
Luxor - Egypt
第35位
羅馬
Rome
第36位
San Francisco
第37位
巴塞羅納
Barcelona
第38位
Dubai
第39位
新加坡
Singapore
第40位
塞舌爾拉迪戈島
La Digue - Seychelles
第41位
斯里蘭卡
Sri Lanka
第42位
曼谷
Bangkok
第43位
Barbados
第44位
冰島
Iceland
第45位
Terracotta Army - China
第46位
瑞士策馬特峰
Zermatt - Switzerland
第47位
委內瑞拉天使瀑布
Angel Falls - Venezuela
第48位
埃及阿布辛貝神廟
Abu Simbel - Egypt
第49位
Bali
第50位
法屬玻利尼西亞
French Polynesia
歐洲西部有哪些著名旅游勝地,南部,北部,中部
歐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異常豐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峽灣、瑞士冰雪皚皚的山峰、西班牙陽光燦爛的海灘、法國景色
如畫的田園,風光旖旎;千年故都羅馬、音樂之都維也納、藝術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莊嚴的教堂、為數(shù)眾多的博物館,風格各異;西班牙的斗牛場、
意大利的狂歡日、慕尼黑的啤酒節(jié),氣氛熱烈。歐洲西部國家通過合理開發(fā)和利用這些旅游資源,大力發(fā)展各種形式的旅游業(yè)。在21世紀初,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
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是歐洲三大著名的旅游國。
主要旅游地:希臘雅典帕特農神廟,意大利古羅馬斗獸場,水城威尼斯和比薩斜塔,“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挪威奧斯陸峽灣和午夜太陽,荷蘭鹿特丹花卉(郁金香)、風車、圍湖造田工程,瑞士日內瓦湖光山色、手表作坊、登山滑雪,西班牙地中海沿岸沙灘風光、斗牛比賽,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凡爾賽宮、時裝節(jié),英國倫敦白金漢宮、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大英博物館、馬克思墓地等。
歐洲南部:旅游業(yè)往往是南歐多國的經(jīng)濟支柱,所占收入比重大,一些國家完全或基本依
賴于旅游,如梵蒂岡、馬耳他、摩納哥等,而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是世界五大旅游國之一。 南歐的旅游項目以人文為主,古跡遍布,本區(qū)擁有超過120項世界遺產,這是南歐“攬客”的重要條件。[2] 有著名的旅游城市羅馬、那不勒斯、威尼斯、佛羅倫薩、雅典、巴塞羅那和馬德里等。著名景點有意大利的古羅馬競技場、比薩斜塔、龐貝古城、維蘇威火山等,希臘的雅典衛(wèi)城、克里特島、奧林匹亞等,西班牙的圣家族大教堂、塞維利亞大教堂、巴利阿里群島、阿爾卡拉門等,以及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溶洞景觀。
威尼斯的資料(所有)
威尼斯(威尼斯語:Venezsia,意大利語:Venezia)是義大利東北部的城市,市區(qū)涵蓋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海邊的小島和鄰近一處半島。威尼斯有很多運河,有水鄉(xiāng)的美譽。威尼斯中心舊市區(qū)街道狹窄,是行人徒步區(qū),禁止汽車進入,是歐洲最大的無汽車地區(qū)。2004年人口271251人。
威尼斯的成立可回溯到568年。當時,意大利北部遭受倫巴底人的侵略,許多難民逃到威尼斯島避難。在8世紀中,威尼斯人抵抗丕平三世的帝國擴展,而附屬于拜占庭帝國。過后,威尼斯逐漸發(fā)展強大。當拜占庭帝國沒落之時,威尼斯的自治權漸增,最后取得獨立,成立威尼斯共和國 (9世紀至18世紀),由威尼斯公爵(Doge)統(tǒng)治。威尼斯共和國在當時擁有強大的海上軍事勢力,是十字軍東征的重要基地之一。除此之外,威尼斯也是文藝復興時代重要的商業(yè)(尤其是香料貿易)與藝術中心。
1797年5月12日,威尼斯被法國的拿破侖侵占,失去了幾百年來的自治權。稍后,拿破侖在1797年10月12日依干波佛米奧條約(Treaty of Campo Formio)把威尼斯交于奧地利。奧地利當局在1798年1月18日正式接管威尼斯。1805年,拿破侖與奧地利簽署伯勒斯堡條約(Treaty of Pressburg),從奧地利人手中取回威尼斯,并把其納入自己的意大利王國內。1814年,隨著拿破侖的戰(zhàn)敗,威尼斯又再次歸奧地利統(tǒng)治。1866年,威尼斯成為現(xiàn)代意大利的一部分。
1966年11月4日,大潮涌入潟鹵古城,圣馬可廣場陷入水深1.2公尺以下,大水造成5000多人無家可歸,并摧毀無數(shù)的藝術作品。且當年淹水次數(shù)高達100多次。
威尼斯市內的運河及運河上著名的小船“貢多拉”19世紀之時,一條鐵路長堤把威尼斯主島西北部與意大利半島連接起來,威尼斯建造了一座火車站。20世紀時,又加建了公路長堤和停車場。威尼斯主島西北部因而成為使用鐵路和道路通往威尼斯的入口處。然而,威尼斯市內禁止車輛進入。
威尼斯市內道路狹窄,運河交錯。步行外,水上交通是主要的代步方法。其中,“貢多拉”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和傳統(tǒng)的水上代步小船。但現(xiàn)今威尼斯人通常會使用較為經(jīng)濟的水上巴士(vaporetti)穿行市內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島。
威尼斯的國際機場,馬可波羅國際機場,建在威尼斯對岸的意大利半島大陸上。
旅游景點
威尼斯著名的嘆息橋1987年,威尼斯及其潟湖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著名的旅游景點包括:
廣場
圣馬可廣場
圣保羅廣場 (Campo San Polo)
教堂
圣馬可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宮殿
公爵府
橋梁
里奧多橋(Ponte di Rialto)
嘆息橋
外島
布拉諾 (Burano)
托切羅 島 (Torcello)
利多島(Lido)
San Michele
Sant'Erasmo
San Lazzaro degli Armeni
Vignole
著名人物
馬可波羅(1254-1324):旅行家
提香(1477-1576):畫家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1678-1741):音樂家
托馬索·阿爾比諾尼(1671年6月8日 - 1751年1月17日):巴洛克作曲家
加納萊托(1697-1768):畫家,畫作以描繪18世紀的威尼斯風光主題知名。
路易吉·諾諾(1924-1990):現(xiàn)代音樂作曲家。
友好城市
中國蘇州(1980年)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1993年)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薩拉熱窩(1994年)
德國紐倫堡(1999年)
希臘Kedke(2000年)
中國青島(2001年)
希臘塞薩洛尼基(2003年)
俄羅斯圣彼得堡(2006年)
美國勞德代爾堡(2007年)
世界上十大浪漫的地方是哪里?
世界十大最浪漫的地方
第一位:巴黎
似乎沒什么好解釋的,大概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巴黎是最浪漫的地方。它會讓你忘記你來自哪里,將要去哪里,你會被淹沒在它的浪漫情懷之中。塞納河會告訴你什么是愛情,圣母院會告訴你什么是美麗……整個巴黎會告訴你到底什么是浪漫……
第二位:洛杉磯
說到洛杉磯,我們不可能不想到好萊塢電影。那里有我們最熟悉的電影演員,也有最美麗的愛情故事。我們無法拒絕好萊塢似的浪漫,我們只能深陷其中,希望自己是電影的主角。洛杉磯見證了世界電影的發(fā)展,而我們卻只能和電影一起成長……
第三位:倫敦
人們都說英國人拘謹,倫敦也是一個嚴肅的城市。但是每年的情人節(jié),英國人送的卡片是全世界最多的。說到倫敦,我們不得不想起Hugh
Grant的電影。2002年的《真愛至上》和他與著名的美國女影星Julia
Roberts的電影《洛丁山》中的美麗畫面仍然浮現(xiàn)在我們腦?!瓊惗?,霧中的浪漫都市。
第四位:羅馬
《羅馬假日》給那個年代的人留下了許多關于愛情的美好回憶?!坝篮阒肌币踩匀辉谟盟獯罄姆绞綍鴮懼獯罄睦寺?。
第五位:西雅圖
還記得《西雅圖夜未眠》中的Tom
Hanks,
Meg
Ryan嗎?也許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部上世紀最動人的愛情故事,就像我們不可能忘記這座城市一樣。
第六位:摩納哥
位于法國東北部的袖珍小國,世界聞名的第二大賭城,有著世界絕佳的蒙特卡羅賽道,蒙特卡羅網(wǎng)球大師賽。在每年的五月,勞倫斯體育獎在這里頒發(fā)。一個面積不到兩平方公里的小國擁有著數(shù)不盡的榮譽……
第七位:蒙特利爾
世界上第二大的法語城市,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繼承了法國人最浪漫的一面。去了加拿大,可以不去多倫多,也可以不去溫哥華,但是你絕對不能錯過蒙特利爾。
第八位:墨爾本
澳大利亞的文化和經(jīng)濟中心,南半球最繁華富足的城市之一。繼承了倫敦的文化底蘊,卻又不缺少巴黎的浪漫情懷。有人說過,唯一能代表澳大利亞的城市不是悉尼,而是墨爾本。
第九位:迪拜
亞洲唯一上榜的城市,也是世界唯一一座擁有七星級賓館的城市。有“陽光之城”之稱的迪拜用自己的方式詮釋這西亞之都的浪漫情懷。
第十位:卡薩布蘭卡
因為電影而聞名,因為有了這座美麗的城市,才有了經(jīng)典的電影。我們沒有理由忘記卡薩布蘭卡。美麗的北非之星
Hash:818c86e949995047a0d38d8c80bef1771c6342f0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