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都清前記事
雩都故事會
雩都清前大事記
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灌嬰在今縣城筑壘防御,擊敗南越王趙陀軍。
高祖六年,始置縣,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縣,治所東溪的南面(今貢江鎮(zhèn)古田)。南朝陳永定二年(558年),縣治遷大昌村(今梓山鎮(zhèn)固院)。隋大業(yè)九年(613年),縣治遷回東溪的南面。唐武德五年(622年)縣治復遷大昌村。貞觀五年(631年)因縣治被洪水沖塌,始遷灌嬰舊壘(今縣城)。
三國-吳
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十一月,廬陵人李桓率眾起事,攻入于都,236年被吳中郎將吾粲鎮(zhèn)壓。
嘉禾五年,析于都東北部的白鹿營置陽都縣(今寧都,后又析陽都地置陂陽縣,即今石城)。當年,析廬陵郡置廬陵南部都尉,治所于都灌嬰舊壘。
西晉-東晉
南朝
宋永初元年(420年),南康郡改為南康國,治所遷回于都灌嬰舊壘。
齊永明元年(483年),南康國復為南康郡。
梁天監(jiān)年間(503--519年),在大昌村建福田寺(妙靜寺)。唐開元元年(713年)福田寺遷建于縣城西門外(今縣委黨校)。
梁大同八年(542年),安城人劉敬躬聚眾數(shù)萬起事,攻占于都。后被豫章內(nèi)史張綰暨司馬王僧辨率兵鎮(zhèn)壓。
梁大同十年,析于都南鄉(xiāng)置安遠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安遠縣并歸于都。唐貞元四年(788年),析于都南三鄉(xiāng)并信豐縣一里地復安遠縣。
梁大寶元年(550年),高州刺史李遷仕伙同寧都劉孝尚進攻于都,陳霸先(后為陳武帝)派兵之白口,筑城防御。次年三月擒殺李遷仕。
梁承圣元年(552年),郡治復遷章,貢二水間。
隋朝
大業(yè)十二年(616年),鄱陽人林士宏大將軍占領(lǐng)虔州(今贛州),稱楚帝,并占于都。
貞觀五年(631年),縣治所被洪水沖塌,遷今縣城,爰立誠基,計東西150步,南北90步,高2.6丈,厚1.5丈。
乾元二年(759年),賴棐中進士,授官崇文館校書郎,辭不就職,回鄉(xiāng)(今貢江鎮(zhèn)水南)建樓著書,后人稱其樓曰“秘書樓”。
貞元四年(788年),升于都為上縣(3000戶以上)。
咸通三年(862年),南岳李少鴻將邑人進士楊知新《福田寺三門記》書刻于碑。
乾符元年(874年),金紫光祿大夫楊筠松(俗稱楊救貧)死于躍口(今寬田楊公壩),其弟子曾文迪將其安葬于黃沙雷公坑口。
中和元年(881年),在縣城西(今蔬菜場)建慧明禪院。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于慧明禪院增建七級塔,取名慧明院塔。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塔災。嘉熙四年(1240年)修復。元泰定四年(1327年)重修。明洪武九年(1376年)復災,院廢塔存。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重修,改名重光寶塔。1971年廢。后又重修,現(xiàn)居貢江岸邊。
光啟元年(885年),南康人盧光稠與譚全播占據(jù)虔州。盧自稱刺史,統(tǒng)屬虔、韶州和嶺南大部分地區(qū),于都屬之。
天祐元年(904年),升于都縣之象湖鎮(zhèn)為瑞金監(jiān)。南塘保大十一年(953年),升于都縣瑞金監(jiān)為瑞金縣。
五代十國
南唐保大元年(943年),循州(今廣東龍川縣)張遇賢率眾起義,攻占南康、于都等縣。在于都縣西之白云洞(今羅坳鎮(zhèn)白云嶂)建宮室,置官屬,擁眾十余萬。自號中天八國王。后被官兵鎮(zhèn)壓招降。
北宋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析于都之九州鎮(zhèn)地置會昌縣。
天圣八年(1030年),在城西1里處建縣學1所。
皇祐四年(1052年),王羲之24世孫宋代書法家王鴻,隱居需巖(今小溪鄉(xiāng)挑枝),留有巖壁題刻4處。
皇祐八年(1063年),哲學家、文學家周敦頤邀集余杭錢建候、沈希顏(知縣)同游羅田巖,刻詩于石。
當年,沈希顏征集工匠開鑿峽山崎嶇山路,為于都至贛州之通道。
元豐間(1078--1085年),升于都為望縣(4000戶以上)。
政和四年(1114年),在銀坑柳術(shù)坑設(shè)煉銀場,寶慶元年(1125年)廢。
南宋
建炎間(1127--1130年),周十隆、張大閑、謝凱、尹寶、謝小鬼等聚眾起事,攻占于都、虔化、瑞金等縣,被州將何申鎮(zhèn)壓。
紹興三年(1133年),吉州(今吉安)彭友和虔州陳禺率數(shù)十萬農(nóng)民起義軍,盤踞于都東北部五石洞(舊志稱固石洞),攻占郡縣,為岳飛鎮(zhèn)壓,彭、陳被俘殺。
紹興十五年,以磚增砌縣城城墻。
紹興二十三年,縣令邱欽若始撰《雩都圖經(jīng)》。
淳熙十二年(1185年),州守周必正在距縣城40里之玨田(今嶺背鄉(xiāng))建雩山廟。
紹定二年(1229年)九月,石城人張遇龍和文勝率眾起事,連破于都、寧都、石城、興國、瑞金5縣,后被安撫使李壽明、通判趙彥覃督兵鎮(zhèn)壓。
嘉熙二年(1238年),知縣周頌(吉安人)倡撰第一部《雩都縣志》。
景炎元年(1276年)十月,右丞相樞密使文天祥,派都參趙時賞、督咨趙孟溁(yíng )率兵取石城,克寧都。派督贊吳浚收復于都。
景炎二年五月,文天祥率軍與元兵激戰(zhàn)于于都,大捷。旋移督府于于都,并游羅田巖。
元朝
延祐二年(1315年)正月,饑荒。
延祐五年十月,縣境里胥劉景周聚眾反抗征收新租,獲勝。
至治二年(1322年),饑荒。
至正十二年(1352年),循梅起義軍進攻于都,被贛州通判王榮忠擊敗。
至正十三年,贛州通判王榮忠率眾修筑于都縣城墻,周長750丈,高1.3丈,城門6座。
洪武初(1368--1370年),設(shè)立養(yǎng)濟院,以募捐救濟,收養(yǎng)貧孤老殘。
洪武十八年(1385年),廣東省河源縣周三官、謝仕真聚萬余人起事,攻占于都、信豐等縣。次年,被統(tǒng)兵官尹和先鎮(zhèn)壓。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山地農(nóng)民夏三率眾起義,被總兵胡海,副總?cè)~升鎮(zhèn)壓。
洪武二十八年,御史解縉巡視于都,作《重修福田明覺寺生佛道場記》。
正統(tǒng)五年(1440年),大饑荒。
天順二年(1458年),大饑荒。
天順六年,地方兵首領(lǐng)朱紹綱發(fā)兵習武扎營于都禾豐,欲奪皇位,遭滅頂之災。抄家洗眷,數(shù)千人被處死。
弘治間(1488--1505年),在縣堂東西側(cè)設(shè)預備倉2座。
弘治十年(1497年),在縣城西(今老公安局院內(nèi))建明倫堂,供生員讀書。崇禎十三年(1640年)右簽都御史陳士奇巡嶺北途徑于都時,曾到此講學。
正德四年(1509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福建武平起義軍攻克于都縣城。
正德間(1509--1521年),詔毀天下寺廟。邑人廣東安察司簽事袁慶祥請贛州知府邢珣改固院龍口庵為龍溪書院,庵得以保留。
正德十一年,王守仁鎮(zhèn)壓漳州起義軍,“班師”路過于都。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四月,大水三日,縣城僅北門未灌水,漂沒居民過半。越7日漲如前。五月,發(fā)生瘟疫。當年,饑荒。
嘉靖三十九年,張獻忠農(nóng)民軍自福建經(jīng)于都,轉(zhuǎn)興國赴吉安。
萬歷四年(1576年),在縣治所東置雙橋巡檢司。
萬歷五年,大旱,自五月至十月未雨,疫病大作。九月出現(xiàn)彗星。
萬歷九年,上吉鄉(xiāng)高魁一等聚眾起事,被知縣劉昌祚鎮(zhèn)壓。
萬歷四十四年五月,雨3日夜,蛟蜃并出,水高數(shù)丈,田廬漂沒,民多淹死。部使3院疏聞,詔賑恤。
萬歷四十八年,縣治北隅、城北羅星塘、長樂里、佛婆里、唐村里建社倉。
崇禎五年,廣東號稱鴉婆總者率數(shù)千人活動于吉安、贛州、于都等地,被贛、閩二撫軍鎮(zhèn)壓。
崇禎十六年,在羅田巖濂溪詞創(chuàng)辦濂溪書院。
順治元年(1644年),外號閻王總(廣東人)率數(shù)萬人,在于都等地活動,順治三年被清軍鎮(zhèn)壓。
順治五年二月,贛縣人曾斌,廣東人羅聚奎、李德元、李時、李其、李思甘等,在于都禾豐組織1000余人成立農(nóng)民軍,進攻縣城,遭贛州撫軍鎮(zhèn)壓。撫軍擬屠城,賴贛推官蘇峻大聲援而制止。
順治十三年二月,于都清塘(今屬寧都)人何輝明和興國梅窖人曾拱辰、劉元谷等聚眾起事,攻占于都、永豐、萬安、泰和諸縣,后被贛州虔院佟國器軍鎮(zhèn)壓。
順治十四年,在縣治東分司舊址建義學1所。
康熙五年(1666年),設(shè)縣防汛署,屬贛南鎮(zhèn)左營統(tǒng)轄。
康熙十三年,鄭成功之子鄭經(jīng)與朱明、張瞎子聚眾反清,占據(jù)興國崖石,聯(lián)合于都云霄、鸕鶿、搖籃等寨數(shù)千人,攻占天華山,次年攻于都城未遂,康熙十八年六月,被欽命宣義大將軍尚之孝鎮(zhèn)壓。
康熙十八年,在銀坑真君圍置興仁汛署,屬贛南鎮(zhèn)左營管轄。
康熙三十六年,饑荒。羅坳一帶天降雨粟,厚達一寸,殼黑而實白,當?shù)厝藪呤场?/p>
康熙四十二年七月,沙心降黑粟半天。
康熙四十三年五月二日,大水,二十九日復漲,視前高6-7尺,城街通巨船,東西南三門城墻倒塌60余丈,房屋多淹,米斗錢240文。
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于都從北而南發(fā)生地震。
康熙五十二年,小溪佃民邱蘭秀、陳萬余、丁介卿等人,以“除賦、捐、租”為口號,會同廣東人馬天祥等1000余人起事,在小溪、禾豐一帶劫富濟貧,后被官兵鎮(zhèn)壓。
四月,大水,城不灌者僅北門,公廨民舍多倒塌。
乾隆十四年(1749年),知縣左修品勸士民捐資在縣城西大佛寺側(cè)建于陽書院,共59件。嘉慶五年(1800年)被洪水淹毀,僅存基址。道光三年(1823年),移于陽試院余地建24間。咸豐六年(1856年)被毀拆,僅留東書房數(shù)間,同治六年(1867年)修復。
乾隆十五年,在縣治所東倉之后,建書院倉1座2間。
乾隆二十一年,在縣治所右建義倉。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知縣張湄勸士民捐谷4680石,知縣捐廉500金,在龍船坊墈頭腦(今向陽路)買倉1所共8間。每逢歉收時,照價發(fā)糶給貧苦邑民。
乾隆五十一年,大旱,自四月至七月不雨,稻谷無收,米價斗錢320文。
嘉慶五年(1800年)七月,特大洪水,縣城東、西、南城墻倒塌數(shù)十丈,漂沒民居十分之四、五,官廨、祠廟倒塌過半。城不灌者僅北門十余家。奉旨賑恤,蠲(juān)免征輸。
嘉慶七年十一月,地震百余里。
嘉慶十五年,知縣雷學淦勸士民捐資,在縣城承流坊建于陽試院,內(nèi)外2堂,堂右號舍,坐700余人。咸豐七年(1857年)被太平軍燒毀。同治六年(1867年)修復。
嘉慶二十五年十月,疫病流行,死者甚多。
道光十四年(1334年)春,大水,四五月饑荒,米價斗錢1200多文,貧民采草根、樹葉而食。
咸豐五年(1855年),謝奇柏、謝奇思等在銀坑、清塘(今寧都)舉旗起義,響應太平軍。十二月,遭團練鎮(zhèn)壓,謝奇思被俘殺。
咸豐六年,嶺背湖溪、錄田生產(chǎn)陶器制品。
四月二十八日,太平軍攻占縣城,六月二十五日退出。
咸豐七年三月,太平軍何名標率10余萬人由信豐進攻于都?(fen打不出該字,原字去除木偏旁)嶺,打死地方團總張鵬舉。五月十三日,太平軍攻占縣城。至咸豐八年三月退出。
咸豐六年之十一年(1856--1861年),設(shè)白口塘(今貢江白口村)厘卡,對過往貨物抽正厘金。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軍康王汪海洋部于七月二十五日攻下縣城,二十八日退出;八月二十八日再克縣城,九月八日退出。
同治八年,知縣顏壽芝主持在贛州建于都公館。
同治十一年,馬安上寶鐘賢可堂在天華山北端建六秀塔,在橋頭草窩腦北側(cè)山頂建鐘峰塔。
光緒元年(1875年),新陂黃元發(fā)組建采茶戲三角班。
光緒六年,改驛站(原有6個驛站)設(shè)鋪,全縣設(shè)22個鋪,有鋪兵43名。
光緒二十二年,成立于都大清郵政,收寄民間信件。
光緒二十六年,農(nóng)村紛紛建壇練拳,響應義和團。
光緒二十七年,在贛州東門建于都碼頭。
光緒二十八年,設(shè)縣警察分局。1904年改稱縣巡警局。1906年更名為縣警察所。
光緒二十九年二月,于陽書院改為于都縣立于陽小學堂,為于都第一所公辦小學。
當年,白口塘厘卡改稱于都統(tǒng)稅分口,峽山設(shè)子口,征收進出口貨物統(tǒng)稅捐。
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在縣城宜化坊仁圣廟設(shè)工藝院,生產(chǎn)粗麻布、棉紗帶子、竹器、草履等。
光緒三十三年三月,梓山固院李存樸等人創(chuàng)辦私立固院中學堂,為于都第一所中學。
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法國派牧師齊、杜兩主教,在縣城興建天主堂,傳播耶穌教。
當年,水頭謝姓創(chuàng)辦私立本也小學堂。
宣統(tǒng)二年,丁永福等人在贛州于都碼頭組成于都船幫公所。
當年,劉伯和等人集股雇人制造千擔大船。
Hash:87d648d3b9eb28fd52d512d64cb52b2dd17a2b61
聲明:此文由 于都萬聯(lián)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