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先賢湯紹恩 主持修建中代最大最早的濱海水閘——紹興三江閘
PS:請您先點擊本文上面藍色漢字部分再【一鍵免費關注】
Title:中國治水先賢湯紹恩 主持修建中代最大最早的濱海水閘——紹興三江閘
水患:
早在南宋時期,浙江鑒湖逐漸湮廢,蓄水功能銳減,浦陽江又多次借道錢清江入海?!堕l務全書》記載,當時的紹興平原“春霖秋漲時,陂谷奔溢,民苦為壑;暴泄之,十日不雨復苦涸;且潮汐橫入,厥壤瀉鹵?!痹?jīng)的魚水之鄉(xiāng),竟至“比歲不登”。
紹興府下轄的山陰、會稽、蕭山3個縣,有錢塘江、曹娥江、錢清江3條江水,三江之水交匯處,叫做三江口。江水匯入大海,每天大海潮汐時,海水帶著沙土涌進江內(nèi),久而久之,導致江兩岸沙積如丘陵,嚴重地阻礙了水道。每年夏天久雨成澇,三江上游發(fā)洪水,洪水涌到三江口時,遇到堆積如山的沙土,不能順暢地進入大海,洪水就向兩岸溢出,淹沒良田、村莊。
三江閘(又名28星宿橋):
清《閘務全書》記載: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 四川安岳人湯紹恩任紹興郡守,“下詢民隱,實惟水患”,“遍行水道,相厥地形”,最終選定浮山之南、三江所城西的古三江口依峽建閘。歷時不足9月,閘成,總28孔,各應天上星宿之名,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則碑,定量調(diào)度水資源的古代水閘,代表了我國古代濱海水閘工程建筑科技和管理的最高水平。它的建成,讓山(山陰縣)會海塘全線連接,錢清江由此成為內(nèi)河,形成了蕭紹平原統(tǒng)一的三江水系,從此“旱有蓄,潦有泄,啟閉有則,山會蕭三邑之田去污萊而成膏壤。”
三江閘
影響:
三江閘在紹興水利史上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明嘉靖十五年(1536), 由紹興知府湯紹恩主持修建的三江閘是古代紹興水利、浙東水運的樞紐工程,也是我國最早、最大的濱海大閘之一。大閘建成后,外拒咸潮,內(nèi)蓄淡水,兼穩(wěn)定內(nèi)河水位,奠定了紹興沃野千里、河網(wǎng)密布的基本格局。
古三江閘全景圖
三江閘平面圖
安岳紫竹廣場雕像
湯紹恩與三江閘的相關言者記載資料:
據(jù)明嘉靖十八年(1539),即湯紹恩在三江口建閘后的第四年,浙江總督陶公《塘閘碑記》,最早公開肯定湯紹恩的治水功績說:“嘉靖丙申(1535)西蜀篤齋湯公紹恩,由德安更守茲土,下詢民隱,實為水患。公甚憫之曰:‘為民父母,當捍災御患,布其利以利之也?!谑窍嘭实匦危弊呷?。江之滸山觜突,然下有石巉,然其西北山之亦有石隱然其起者,公圖其狀以歸議,諸僚屬皆往相視之,掘地取驗,下及數(shù)尺余,果有石如甬道,橫亙數(shù)十丈。公曰:‘兩山對峙,石脈中聯(lián),則閘可基矣’。遂毅然排眾論而身任之……。建閘筑塘,以節(jié)水流,以備旱干。嗚呼偉哉!繼是水無復卻之行,患民無復決塘、筑塘之苦矣。閘之內(nèi)去海漸遠,潮汐為閘所遏不得上,漸可得良田百萬余畝。堤之外復有山翼之淤為浮壤,可稽田數(shù)百頃,其沮洳可蒲葦,其瀉鹵可鹽,其澤可漁,其疆可桑,其途可通商旅。噫!公之舉,匪直水患是除,而利之遺民者溥矣!然其事宜記,其德宜頌。” 這塊《塘閘碑記》今存于“紹興市治水紀念館”內(nèi)。
由于當時明嘉靖朝廷內(nèi)憂外患漸現(xiàn)端倪,在內(nèi)爭權奪利之風勝行;在外北邊有蒙古兵侵擾,南邊有倭寇為患,故未能引起當朝重視。但浙江之紹興、蕭山、山陰三縣民眾紛紛為紀念湯紹恩而建立“湯公祠”,蔚然成風,每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五日(即湯公生日),都要舉行大型紀念活動。
直到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浙江山陰縣人程鳴九撰寫出《三江口地郡守湯公新建塘閘實跡》和《湯神事實錄》、清名儒史學家毛奇齡(1622~1716)撰寫《湯公傳》問世后,康熙四十一年(1702)縉紳王轂韋、魯?shù)律?、劉緗、鄭清毅、丁思尹、趙予敬和在職官員山陰縣令顧庸、會稽縣令張聯(lián)星、蕭山縣令鄭世繡、同知署府印光佩、布政司趙志棟、總督郭世隆、督學院士姜肅、新任都院趙申喬、禮部宗伯韓熒等,紛紛上書,請求表彰前朝山東布政使湯紹恩在浙江三江口的治水功績。
這才引起康熙皇帝重視,并親臨紹興府實地視察,果如群臣所奏。于是,在當年六月二十四日,敕封湯紹恩為“靈濟”,后雍正又敕封湯公為“寧江伯”,即為使江海安寧、萬民受益的神。 康熙還親為紹興府“湯公祠”題寫匾額:“欽定靈濟”。
接著,朝廷于七月三十日撰訂《敕封湯神靈濟徽謚記》,文中概括湯紹恩的治水功績說:“越地海濱,風稱澤國。外有潮汐之患,內(nèi)有盈涸之憂。旱則湖干川竭,潦則湯割壞壤。是吾越之所苦者,莫若水患苦矣。自神禹后,雖賴漢、唐、宋、明諸賢,隄防疏瀹以謀潮汐,而水患未息,往往為當途所蒿目以言乎。夫一勞永逸、萬古不朽者,未有如郡守湯公建閘筑塘之功,使人飲食尸祝(祭祀神靈),而不能頃刻忘者,其間經(jīng)營措置,凡所以竭誠盡力,神人協(xié)應者,具載文學,程子鳴九先生《閘務全書》獨是兆民,抑郁不舒,乃在敕封一事?!?/p>
程鳴九在 《三江口地郡守湯公新建塘閘實跡》末尾贊道:“大功既建,萬世永賴。公之恩澤,洵不在禹下矣!”毛奇齡的《湯公傳》亦高度贊揚三江口治水功績,說:“閱一年工成,共得良田一百萬畝,漁鹽斥鹵、桑竹場輟,亦不下二十八萬畝。而紹興于是稱天府,沃野千里,紹恩之力也!”上述記載表明,湯紹恩抓住了解決浙江三江口(錢塘江、曹娥江、錢清江三江匯合處)之千年遺存的水澇、旱災循環(huán)害民的難題。 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在中國水利史上是繼夏之大禹治水、秦之李冰治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之后旳又一個偉大治水工程。所以受到清政府的重視和嘉獎。
湯紹恩生平簡介
布政使司紹恩公敕賜靈濟、寧江伯畫像
1878年的《安岳湯氏重修宗譜》記載,湯紹恩是元代湯氏先祖在四川任資州太守湯伯堅的第8代裔孫,先祖一世湯伯堅“由楚仕蜀,開安岳基”,至湯紹恩為第8世 。
湯紹恩,字汝承,號篤齋,別號方伯,謚號靈濟。明弘治十三年(1499)三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四川安岳城北陶旵(qian千)壩(今安岳縣城北鄉(xiāng)陶海村三組) ,官宦世家。卒于明萬歷二十二年(1595),享年九十七歲。葬于故居湯家灣山麓下。
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進士,曾任戶部郎中,德安知府,紹興知府,官終山東布政使司。在紹興任知府期間,他因修建了我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最早的擋潮水閘“三江閘”而聞名于世。
湯紹恩一生"性廉約,尚清廉,捐官日撿治宦囊、圖書外,蕭然無一長物。"他性情寬厚生活儉樸,具有一個清官好官的素養(yǎng)。日常生活中,他里面穿“疏布(粗布衣)”,外面穿父親遺留給他的舊袍。
施政上,湯紹恩有很好的大局意識,不鉆牛角尖,也不以清廉而到處炫耀。湯紹恩做人低調(diào),做事高調(diào),他“修學宮、設社學、緩刑罰、恤貧弱、旌節(jié)孝、濟災荒”,一個關注民生、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現(xiàn)今湯紹恩后裔家里的客堂中依舊供奉著湯紹恩的靈位:
主額題
三江砥柱
內(nèi)聯(lián)
書是天下英雄業(yè)
勤歸人間富貴根
外聯(lián)
清溪踩藻明其潔
靜夜焚香告以誠
如今,后人除了對湯紹恩的懷念,更多的是對他的精神傳承和弘揚。
2020年湯家后人還在為傳承先祖的奉獻精神,還在為籌建湯紹恩紀念館而努力。
2020年植樹節(jié)期間,湯家后人為了裝扮、美化紹恩公紀念館的環(huán)境,我們在道路兩旁和空地上大興植樹造林,從3月11日天開始數(shù)十個宗親主動投工投勞,通過兩天的勞作,共植對500余株。大部分宗親的年歲很高,真正體現(xiàn)了湯氏族人的奉獻精神,值得在湯氏族人中弘揚,植樹活動仍然繼續(xù)進行,計劃在山上山下、山前山后能植的位置將植樹造林,請積極報名前來投工投勞。湯家人為早日建好紹恩公紀念館而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紹恩公嫡系后裔(道林支脈)14代孫湯顯平2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道林支脈)14代孫媳王芝淑1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道林支脈)14代孫湯顯闊2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道林支脈)15代孫湯朝倫2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人和支脈)15代孫湯國勛1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人和支脈)16代孫湯世應及兒子湯鵬各1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道林支脈)16代孫湯宗杰及妻子謝大英各1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道林支脈)16代孫湯宗軍2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道林支脈)16代孫湯波2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道林支脈)16代孫湯佳2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道林支脈)17代孫湯孝全2天。
紹恩公嫡系后裔(道林支脈)15代孫女湯玉蘭捐贈鐵棕樹4棵。
......
部分參考資料
安岳湯氏宗親《湯氏宗譜》
《明史》卷二八一·湯紹恩傳
明·陶諧《新建三江塘閘碑記》(《閘務全書》卷上)
PS:以上部分內(nèi)容來自宗親投稿和湯氏宗親群聊信息,文章僅為傳揚文化內(nèi)含,非作者本人觀點和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nèi)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fā)表后的30日內(nèi)與作者聯(lián)系。排版:湯浩田。轉載注明出處:中華湯氏宗親會公號(tangshizq)
Hash:8b378eb290db8772a96213f4982cd40f22bfdaa2
聲明:此文由 中華湯氏宗親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