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河口古鎮(zhèn) 仿佛是穿越在時光的長河
在如今的中國,無論你去哪旅行,仿佛都少不了古鎮(zhèn)的身影。古鎮(zhèn)的氣質各有不同,或婉約或質樸,或清新或濃烈。
人們對于古鎮(zhèn)的喜愛,一是由于對歷史的追憶,更多的是喜歡古鎮(zhèn)恬淡幽靜的氣質。在地處西北黃土高原的蘭州,我偶然間遇到了河口古鎮(zhèn)。我們的相遇如此美好,因為它給了我無限的驚喜,想不到傳統(tǒng)意義上的西北風情,竟然有這樣一片寧靜美好的所在。它仿佛是遺世而獨立的美女,任由歲月從身邊匆匆流過,而她依然平靜,這份寧靜美好深深地感染了我。
一座擁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zhèn),仿佛浸潤在時光的長河里,時光悠悠,歲月被深深地鑲嵌在每一處細節(jié)里,散發(fā)著令人無法抗拒的香氣。這就是河口古鎮(zhèn)。
河口古鎮(zhèn),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zhèn)。這里踞蘭州市中心約47公里,國道312、109線、蘭海高速公路、蘭新鐵路在此橫穿而過,素有"金城西大門"之稱。
整個古鎮(zhèn),東西長21.5公里,南北寬10.5公里,全境呈葫蘆形狀,總面積114.96平方公里。東與皋蘭縣中心鄉(xiāng)九河村接壤,西與達川鄉(xiāng)吊莊村相連,南以黃興為界,與新城鎮(zhèn)、東川鄉(xiāng)隔河相望,北與永登縣苦水鄉(xiāng)大沙溝村毗鄰。
“河口”者,莊浪河匯入黃河之口岸,因瀕臨莊浪河與黃河交匯的地理位置而得名。宋代稱喀羅川口。清代以后,因古鎮(zhèn)上的大部分居民姓張,這里就被稱作張家河灣,亦稱張家河口。同治元年始,在此建成“莊河堡”。
一座千年歷史的古村 兵家必爭之地
河口古村,寧靜的青石板小路,街路兩旁是充滿著濃郁西北特色的民居,絲毫感受不到一絲當年車馬喧囂的熱鬧,而更多地呈現出一種淡然的生活氣息。
游走在古鎮(zhèn),自己也會被這里緩慢的生活節(jié)奏所感染,而放下自己匆忙的腳步。伸手撫摸一塊塊青磚黛瓦,仿佛是與古人穿越時空的交流。
曾經繁華千年的河口村,位于莊浪河入黃河處,因其兩河交匯,交通便利,自古既是兵家必爭之地、交通樞紐。自漢魏以來,河口就是通往河西走廊、湟水流域的交通要道,自唐宋開始更是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要地。河口,在明朝中后期的400多年間,莊河堡,曾是西出蘭州最大的商埠碼頭。因其山環(huán)水抱的險要地勢,一度被譽為“黃金水道”,自然形成的河口渡口西連青藏、北接武威、南至蘭州,是古代黃河上游著名的四大渡口之一。
如今的河口,渡口的功能已經日漸退出歷史舞臺。往日的繁華不在,古鎮(zhèn)多了幾分寧靜,更是增添了迷人的風韻。歲月在她的身上留下的不只有痕跡,更多的是為她描繪出迷人的色彩,勾勒出更加靜謐的美好。雖歲月洗禮,卻歷久彌新。
斑駁的墻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記,一排排房屋整齊排列,檐角向上輕輕翹起,似乎是一個絕美的笑容。褪色后的紅磚青瓦也倍顯滄桑。古鎮(zhèn)的神秘是讓人捉摸不透的,但是它似乎忍不住了它埋藏了那么久的事,它埋藏了那么多的事,終于再也無法隱遁了,它想要傾訴,它想給這一片天,一片地娓娓訴說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往事……
一個建立在黃土高原的海關 究竟見證了什么樣的歷史?
說起海關,尤其是清末時期,由于政府無能,被迫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而開設的海關,總是伴隨著以國家衰敗的心痛,伴隨著對于清政府無能的失望,而那時被迫設立的海關,也總是伴隨著對于被西洋大炮轟開國門的心痛。因為這些海關都被設立在相對重要的通商口岸。
但是在地處黃土高原的蘭州河口古鎮(zhèn),卻也有著這樣一個海關。而從一個層面上也反映出了河口古鎮(zhèn)當時所處的重要地理位置。而曾經的海關,如今是以古民居的面目展現在人們面前。這也是甘肅省境內的第一個海關,可以想見其當年擁有著極高的政治地位。
海關建立時,主要是清政府與沙俄簽訂《改訂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后,英、俄等國的經濟勢力開始侵入甘肅,對我國實行商品傾銷行為。他們在甘肅大量傾銷毛紡織品、布匹、火柴、煙糖等,進行不等價交換和騙賣,大肆掠奪我們的原料,如皮毛、煙草、名貴藥材、礦產等。清政府為應對這種現象,采取了經濟反傾銷手段。于光緒八年,也就是1882年,在河口設立甘肅省的第一個海關。這個內陸海關一直延續(xù)到1945年前后才被撤消。
在那個風雨飄揚的時代,我們無法得知當時的人們,做出過怎樣的努力,但國力孱弱,想必也是難有大的作為,空嘆息。
當時的海關,最早是由一位山西商人修建居住的,秉承了我國明清時期典型的民宅建筑風格??梢钥吹剿c其他的店鋪有所不同,民居整體有五個大門,依次為“福祿壽喜財”,寓意五福臨門;民居的大廳相比一般的店鋪要稍大一些,主要是因為當時這個大廳是用來處理海關事務的辦公場所,就是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政務大廳。
曾經的甘肅第一個海關,如今是人們撫今追昔的地方。這里曾經見證過屈辱的歷史,我們相信絕不會再重演。
在河口古鎮(zhèn)的中軸線上有一座莊嚴高大的閣樓式建筑,這就是河口古鎮(zhèn)的標志性建筑,鐘鼓樓。
鐘鼓樓坐東向西,青磚黛瓦,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攢頂的閣樓式建筑。屋檐四角飛翹,如飛鳥展翅,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風格。遺憾的是它的原跡早在1958年被毀,現在看到的鐘鼓樓則是由政府支持、鄉(xiāng)親捐資,在原址上重建的,傾注了河口百姓共同心血。
登上鼓樓,可以從高處俯瞰古鎮(zhèn)??v橫交錯的小街,隨風飄舞的各種刀旗,甚至可以看到人們臉上滿溢著的幸福的笑容。美麗精致的紗燈,更是為這座以黃土為底色的古鎮(zhèn)添上了充滿風情的一筆。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河口街的這種正月十五掛燈的習俗,自清朝同治年間盛興,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60年代初,這個習俗彰顯了河口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河口珍貴、輝煌的民俗文化。
古鎮(zhèn)為何以張姓居多?
古鎮(zhèn)中散落的古建筑古民居很多,大都是極具西北風格的。而這些古建中,尤其以張公祠為重要代表。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凡宗族必有宗祠,聚族而居者必有祠堂,他是宗族共同祖先的后裔群體祭祀悼念的場所,更是供奉先世列祖列宗的圣地。而河口最大的宗族祠堂就非張公祠莫屬了。
張公祠位于河口南街,占地面積186平方米,山門為青瓦屋面,青磚清水墻,磚雕鑲嵌于門前兩側墻面;雖然經過了兩百多年風雨的洗禮,山門的磚縫依然嚴密,磚雕依然完整,可見其磚雕工藝精湛。
既然張姓宗祠是當地最大的祠堂,那也應證了張姓為當地大姓的說法。關于這一現象,當地人傳說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即將攻破蘭州,末代肅王朱識宏的兒子逃到河口,改名張獻龍,他的后代在河口扎下了根。河口村現存有一座始建于清朝嘉慶三年的張公祠,就是為紀念這一支朱姓皇族的。
如今的張公祠,在每年需要祭祀的時候,子孫們依然會來到這里追憶故去的先人。而做為游客的我們,登上祠堂的高處,極目遠眺,可以看到洶涌的河水,奔騰呼嘯著流向遠方,也許這正如逝去的歲月一樣,過往雖然無法回去,但卻不應當被忘卻。
不見了當年的喧囂 而今天卻是無比的寧靜
無論當年的河口是如何的車馬喧囂,而今天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過著一種令人向往的生活。
這是一種恬淡、寧靜的生活。小鎮(zhèn)上,人們總是掛著一幅淡淡的笑容,這是由內而外散發(fā)出來的幸福感。
隨意堆放的新鮮的瓜果蔬菜,也許就產自自家的小園。而前來購買的顧客,也許就是每日都會見到的相熟的鄰居。這是一種最為淳樸本真的相處方式,如此美好。
看著眼前如同田園詩一般美好的生活,難免不讓人心動。我伸出 手,仿佛觸摸到的不只是古鎮(zhèn),不只有繁華喧囂過后的寧靜,不只是空氣中散發(fā)出來的歷史的芬芳,更多的是自己內心深處的安寧。
我想自己是被這種氛圍感染了,它可以讓我忘卻每天心靈的燥動,忘掉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憂傷,這座寧靜的古鎮(zhèn)有著神奇的治愈的能力。也許,這也是它最平凡也最動人的所在。
“黃河濤濤,清風徐來,河口古鎮(zhèn),絲綢之逵。楊柳依依,百年繞垂,礪山帶河,文脈深沉”。這也許是對河口古鎮(zhèn)最好的詮釋。
今天我來到河口古鎮(zhèn),徜徉在寧靜的村街小巷、黃河古渡口,遙想當年的過往。而那些厚重的大門、古樸的磚瓦、精致的木雕、靜默的船和樹,雖然它們無法用語言講述曾經的故事,但每一個細節(jié),都彰顯出它們曾經的不平凡。
Hash:3993210485c7606a76f2f9c06217bfdc6fb87091
聲明:此文由 財迷婆婆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