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西柏坡》:歷史的坐標
書號:978-7-5147-1026-7
編著者:孫萬勇
開本:16開
字數(shù):272千字
定價:64.00元
中國共產黨風雨兼程,一路走來,已經整整一個世紀!一個世紀的路程有多遠,一個世紀的奮斗有多難,一個世紀的輝煌有多燦爛,無論怎么去打量,你都看不夠,道不盡。
好在,歷史總是由不同的節(jié)點,行程總是由不同的驛站連接起來的。于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時候,我們的視野里,自然會跳出紅船、井岡山、長征、延安、西柏坡……這樣一些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耀眼坐標。正是這些精神坐標,昭示了中國共產黨是誰,為了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一路走來為什么會驚天動地、改天換地,這樣一些值得人們品讀的“歷史秘密”。
《品讀西柏坡》這本書,要做的,就是揭示西柏坡這個歷史坐標,蘊藏的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深刻內涵。
西柏坡的價值和意義何在?10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由兩大目標導引前行。一個是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這兩個目標的遞進,構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行程。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時期,恰恰處于兩大目標的銜接之處,處于從農村到城市,從革命到建設,從打碎一個舊世界到建設一個新世界,從站起來走向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轉折關頭。在這樣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的所作所為,其意義格外重大。
那么,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做了什么呢?在這里,中國共產黨不僅導演了打碎舊世界、解放全中國的威武雄劇,謀劃并實施了建設新中國的宏偉藍圖,而且未雨綢繆,以強烈的憂患意識,主動預見執(zhí)政后可能遇到的“歷史周期率”的挑戰(zhàn)和考驗,立下了不少執(zhí)政全國后黨的建設的嚴格規(guī)矩,提出了居安思危、拒腐防變的“趕考”思想,鑄就了以“兩個務必”為主要內容的西柏坡精神,為歷史和后人留下了獨特而又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天,人們把這些內容歸納為“西柏坡精神”,其根本價值在于給了共產黨人在長期執(zhí)政中保持先進性、純潔性、戰(zhàn)斗性的思想指引。習近平總書記談到西柏坡精神時指出:“毛澤東同志當年在西柏坡提出‘兩個務必’,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guī)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xiàn)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绷暯娇倳涍€強調,我們仍然在“趕考”路上,號召全黨繼續(xù)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
這就是我們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來品讀西柏坡的現(xiàn)實意義所在。
那么,怎樣去品讀呢?有關西柏坡的史料浩如煙海,其中許多事情人們耳熟能詳?!镀纷x西柏坡》的整體思路縝密清晰,逐層展開,敘述有法。第一、第二章,講從延安到西柏坡的歷程,感受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不畏艱險、勇于勝利的氣概;同時揭示石家莊、華北解放區(qū)為新中國成立所做的奠基工作,這是產生偉大西柏坡精神的基礎和條件。第三章至第十二章是全書重點,主要講西柏坡時期中共中央著眼于將革命進行到底、實現(xiàn)從農村到城市的重大轉折和進城后面對的嚴峻考驗,圍繞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提升全黨的理論素養(yǎng)、奮斗精神和執(zhí)政能力,所做的一系列戰(zhàn)略性思考和預見性的重大舉措,由此,在全黨樹立起敢于斗爭、主動轉折、力戒驕傲、拒腐防變、立守規(guī)矩、善于學習、謹慎探索、永遠與人民站在一起等各方面的精神品質。第十三章,回到現(xiàn)實,從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經驗教訓中,引出在新時代傳承和發(fā)揚西柏坡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這樣的品讀方式,確實擁有新的視角和獨特站位,稱得上是比較全面和深入解讀西柏坡精神的力作。
這部書適逢其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忘記初心的政黨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常抓不懈。而《品讀西柏坡》所詮釋的,正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所體現(xiàn)的初心和使命。
這本書還為讀者提供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一些歷史答案。從中可以看出,我們黨是怎樣克服艱難險阻,戰(zhàn)勝“左”、右傾各種錯誤,挺過各種危機與低潮,一步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后走到西柏坡的;在勝利前夜又是如何審時度勢,主動轉折,走向全中國的。真可謂,乘紅船出發(fā),從西柏坡走來,經歷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一路面臨的風險考驗,無不訴說著“雄關漫道真如鐵”和“無限風光在險峰”。
這是一部立足于現(xiàn)實的書。作者在品讀西柏坡精神的內在精髓和品質時,總是有一種觀照現(xiàn)實的情懷。在每章的評述中,有褒揚贊嘆的,有抨擊貶斥的,有質疑發(fā)問的,有縱論得失的,特別是有針對性地在思想上、組織上、體制機制上,發(fā)出的有關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作風方面的一些議論,都是為了促進人們結合現(xiàn)實深入思考,從而以史為鑒,激濁揚清,促人警醒。由此,才可能品出西柏坡的深度和高度。
該書給人的啟示是,中國共產黨面臨的“趕考”始終是進行時。回顧歷史,目的是走好未來。要向歷史、向人民交出優(yōu)異的答卷,關鍵是“趕考行”3個字。一個“趕”,就是要對實現(xiàn)黨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強烈的使命感和緊迫感。一個“考”,就是要以敬畏之心,回應歷史和人民的強烈期待。一個“行”,未來在心中,路在腳下;期待實現(xiàn)于路,答卷完成于行。
這本書大體是好讀的。作者在挖掘史料、點評綜述中,力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增強品讀的故事性。許多生動故事穿插書中,讓道理寓于歷史,寓于人物,寓于歷史和人物相結合的故事當中。
作者孫萬勇同志長期致力于歷史文化和西柏坡精神研究,既有理論,又有長期實踐工作經驗,由此使他的寫作站位既有比較深的思考而又接地氣。
是為序。
2020年3月
(作者:陳晉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副主任、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中共黨史研究會副會長)
目錄賞析
Hash:a2a6ef2e2c8ca64bd66e986c12f6ee1fb5a1011f
聲明:此文由 長城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