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成人精品视频app,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精品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美女胸屁股无遮挡,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美女图片大黄

小編薦書|暢游世界著名科學博物館

疫情當前,在家“好吃懶做”就可以為國家做貢獻的特殊時期,我們將會每天推薦一本圖書,幫助你和孩子一起成長!

2020 年 3 月 17 日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類為了能夠收奇集珍,于是就創(chuàng)建了博物館。而在博物館的世界里,科學博物館絕對是令人心馳神往的所在。

巴黎發(fā)現(xiàn)宮到大英博物館,從佛羅倫薩的伽利略博物館到美國自然博物館,還有美國史密森航空航天博物館、倫敦科學博物館,在這些大名鼎鼎的博物館內,我們可以穿越時空,洞察科學的悠遠歷史,發(fā)現(xiàn)科學的無窮魅力。

這些熟悉的名字,是否已讓你怦然心動,卻無緣親至,或者你曾有幸駐足,但也只是走馬觀花般匆匆而過。無論怎樣,現(xiàn)在我們都為你提供彌補遺憾的機會。

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吳國盛教授以1500余張親自拍攝的照片,帶我們游歷美英澳意法荷比等國的39座世界著名的科學博物館,從科學史家的視角,將展品背后的科學史娓娓道來,并剖析蘊含其中的科學精神,更以宏觀筆觸評點科學與文化的關系,揭示科學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規(guī)律。

倫敦大英博物館

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簡稱“科博館”)包括自然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科學工業(yè)博物館(Science and Industrial Museum, 簡稱“ 科工館”) 和科學中心(Science Center)三種科學類博物館,其中自然博物館專門收藏動物、植物與礦物標本,展示大自然的品類之盛;科學工業(yè)博物館專門收藏科學儀器、技術發(fā)明和工業(yè)設備,展示近代科技與工業(yè)的歷史遺產;科學中心基本上不收藏,以展陳互動展品為主,幫助觀眾在玩樂和親手操作中理解科學。按照出現(xiàn)的歷史順序,這三類博物館或可分別稱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科學博物館。不過,它們雖然有歷時關系,但也具有共時關系,因為后一代科學博物館類型的出現(xiàn)并沒有取代前一代,而是同時并存、互相補充。就此而言,這三類博物館又可以稱為第一類、第二類和第三類科學博物館。在有些大型科學類博物館中,這三種類型的展陳內容和展陳形式兼而有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美國自然博物館內的非洲象群展品

科學博物館在弘揚科學文化、推動公眾理解科學、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國,科學博物館常見的稱呼是“科技館”或“科學技術館”。近十多年來,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我國從中央到地方陸續(xù)興建和改造科技館。我們也許可以說,中國正在進入科技館的發(fā)展高峰時期。學習發(fā)達國家的科學博物館,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對中國的科技館建設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技館界需要更多的了解國外科博館。

美國華盛頓史密森航空航天博物館內的“飛行里程碑”展廳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國旅游越來越成為時尚。在歐美發(fā)達國家,參觀博物館是旅游的重要項目,因為博物館積淀了一個地區(qū)、一個民族的文化精華,是最重要的人文景觀。中國游客早晚會養(yǎng)成參觀博物館的習慣,并且在參觀博物館中了解異域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目前,參觀藝術博物館一定程度上成為共識,相關旅游指南多有出版,但科學博物館尚未被更多的旅游者所了解。這個局面也需要打破。

2013年秋天,我受聘擔任湖北省科技館新館內容建設總編導,全面負責內容建設布展大綱的編創(chuàng)工作。為了完成這一工作,過去兩年來,我利用各種機會訪問了許多發(fā)達國家的科學博物館,拍攝了數(shù)千張照片。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楊虛杰女士的大力支持下,我精選了若干展品圖片,配上相應的文字,按照國別地區(qū)分冊,集成了這套“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志”,希望能夠對中國的科技館界和廣大出國旅游者有所裨益。

本文為《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志叢書》前言

29

《 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志》

作者: 吳國盛 著

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7年3月

作者簡介

吳國盛

1964年9月生于湖北廣濟?,F(xiàn)任清華大學科學史系系主任、教授,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科技史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科技史學會科技史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99—2016)、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1997—1999)。北京大學理學學士(1983)、哲學碩士(1986),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1998)。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科學思想史、現(xiàn)象學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科學傳播。

吳國盛教授過去幾年訪問了不少西方國家的科學博物館,以科學史家的眼光記錄了他的所見所思,并輯成這套圖志系列。我相信,它會讓國內讀者大開眼界,幫助大家了解和熱愛科學博物館。

徐善衍

中國自然博物館協(xié)會名譽理事長

科學作為人類的精神的道路,與藝術并行。對之回顧和觀察,正被吳國盛老師在一套書中,引領著漸入佳境,曲徑通幽。其中看到的不僅是人類知識的形成、智慧的發(fā)展、技術的進步和范式的展望,由此還可以看到人的本性和世界的本質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的舒展,看到了人類永遠對未知無盡的探求和向往。

朱青生

北京大學藝術史教授、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官方微店

Hash:0a5aa71a4c7f739ea59a4bbbc3c9e10521509009

聲明:此文由 科普社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