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子》名篇留芳名,元朝大儒咱許衡!
家訓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每一個家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國家更加富強的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文化。元代大儒許衡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他有一首著名的《訓子》一詩,現(xiàn)在仍然在廣為流傳。
許衡畫像(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許衡(1209~1281),字仲平,號魯齋,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焦作)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天文學家。他向元世祖上《時務五事》,進言推行漢法,自覺接受程朱理學并終生信奉,擔任國子祭酒推行理學教育,為程朱理學北傳及實現(xiàn)“官學化”作出重要貢獻,死后從祀孔廟,是后世公認的繼承“道統(tǒng)”的元代大儒。許衡晚年與郭守敬等共同編訂《授時歷》,天文學造詣高。
許文正公遺書
許衡重視對子女的教育,許文正公遺書中有《訓子》一詩傳世并產(chǎn)生了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而在許衡故里,也是其絕大多數(shù)后裔現(xiàn)今生活的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qū)李封村,《訓子》詩更是世代傳誦,被奉為許氏家族的“家訓”。《訓子》中體現(xiàn)出的諸多優(yōu)良品質(zhì),也逐漸根植在了許氏家族的家風之中。
許文正公遺書《訓子》
現(xiàn)將許衡《訓子》一詩原文及譯文呈現(xiàn)如下:
訓 子
干戈恣爛漫,無人救時屯。中原競失鹿,滄海變飛塵。我自揣何能,能存亂后身。
遺芳藉遠祖,陰理出先人。俯仰意油然,此樂難擬倫。家無儋石儲,心有天地春。
況對汝二子,豈復知吾貧。大兒愿如古人淳,小兒愿如古人真。
平生乃親多苦辛,愿汝苦辛過乃親。身居畎畝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濟民。
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圖茍且功名新。斯言殆可書諸紳。
白話譯文:
戰(zhàn)爭肆無忌憚,卻沒有人來拯救這艱難的時勢。中原已經(jīng)被侵占,大海變成了飛揚的塵土。思量自身有什么才能,得以在這亂世中保全自身呢。憑藉的正是我的先祖留下的盛德和美名啊。
俯仰之間感念先祖之情油然而生,這種快樂是無可比擬的。家境雖然十分艱難、一貧如洗,但心中卻存有充滿暖意的天地,感到非常充實。我這種貧寒的家境,不必再過多向兩個兒子說明。希望兩個兒子能夠向古圣先賢一般敦厚、質(zhì)樸,并葆有自然的天性。
你們的父親平生辛勞、勤奮,希望你們能比我更加勤勉。
躬耕壟畝心系輔佐君王,在朝為官不忘為民造福。只期望你們心地光明磊落,長存忠心與誠信,不必貪圖眼前的功名與利祿。
我的這些話也可以告訴諸位士紳。
許文正公世家譜
許衡歷經(jīng)金元鼎革,目睹狼煙烽火,對子孫的期望,也正是出于對自身生平境遇的無限感懷。從《訓子》中可以看出,許衡對自己能在亂世中得以保全自身心存感恩,家境貧寒卻樂在其中。他對于兒子的期望充滿慈愛,勤勉、敦厚、質(zhì)樸、磊落、忠信,簡潔的字眼體現(xiàn)著
他對子孫道德修養(yǎng)的看重。而將《訓子》與許衡生平事跡相結合,許氏家族世代傳承的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擔當、“不食道旁之梨”的慎獨精神、“不向權貴低頭”的剛正不阿、“專注本職工作”的廉潔勤勉和“重視讀書教育”的書香傳家。
許衡的言傳身教讓后代也養(yǎng)成了非常好的品行。據(jù)史書記載,許衡的兒子能做到“庭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由此可見,許衡之子得到了許衡的真?zhèn)鳌?/p>
在許衡的嚴格教育下,兒子們不僅養(yǎng)成了好的個性品質(zhì),在學問上也大有長進。許衡的兒子不負眾望,自強自立。長子許師可“志趣端正”,官至諫大夫;四子許師敬“明經(jīng)務誠,學尚節(jié)概,肖父風”,歷任“吏部尚書”“中書參知政事”“中書左丞”等職。
見習編輯:鄭小超
Hash:3dbc84e67395170c398b75684950b40bffc64c6a
聲明:此文由 精彩中站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