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覺寺有一座金剛塔,塔中還雕著“神秘”腳丫,它的寓意挺深刻
兩千多年前,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此后修建寺廟也成了歷朝歷代的國家大事,因此留下了眾多的千年古剎,但其中最特別的寺廟非真覺寺莫屬。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nèi)容無關(guān),請勿對號入座)
因為在真覺寺內(nèi),有一座五百多年不倒的金剛塔,而且塔中還有一對獨一無二的石刻腳丫,石刻腳丫竟然有著深刻的含義,究竟是什么呢?小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真覺寺又叫五塔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現(xiàn)在也是北京石刻博物館的所在地。一直以來人們都認(rèn)為,真覺寺是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為尼泊爾高僧達來所修,到明成化九年(1273年)完成。其實仔細想想,如果從永樂初年開始修,到明成化九年完成,就足足修了50多年,顯然這是說不通的。
根據(jù)清代的《日下舊聞考》記載,“(真覺寺)明永樂間重建,金剛塔成于成化九年”,因此可知,真覺寺并非永樂初年新建,而是重建,但初建真覺寺的時間卻沒有記載。
根據(jù)《帝京景物略》記載,“成祖文皇帝時,西番板的達來送金佛五軀,金剛寶座規(guī)式……建寺居之,寺賜名真覺……成化九年,建寶座……”。因此,小編推測可能是這樣的,明成祖朱棣時期,尼泊爾的高僧達來到北京弘揚佛法,朱棣就將原有的真覺寺重修后給他居住,之后過了幾十年,到成化七年的時候,又在真覺寺內(nèi)修建了印度式佛塔,即現(xiàn)在的金剛塔。
真覺寺命運多舛,在此后的幾百年間歷經(jīng)風(fēng)雨,逐漸變得殘破不堪,直到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為乾隆給其母后慶祝六十大壽,才對真覺寺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修繕,使之成為皇家寺廟。
再到清朝末年,真覺寺慘遭大火,大部分建筑都毀于一旦,只留下金剛塔和一小部分殿宇。再后來,殘破不堪的真覺寺又被北洋政府賣給了木材商,結(jié)果被全部拆除,只留下了一座孤零零的金剛塔。
根據(jù)史料的描述,以及專家們對真覺寺遺跡的研究,發(fā)現(xiàn)該寺廟極具藝術(shù)價值。首先,它整體坐北朝南,格局嚴(yán)謹(jǐn),符合中國建筑的傳統(tǒng);其次,殿宇沿中軸線而建,依次是牌樓、山門、天王殿、前大殿、金剛寶座塔、五佛殿及后照殿;最后,通過清朝乾隆年間的修繕和維護,使得真覺寺不僅具有藏傳佛教的特色,還具有中國典型的皇家寺廟風(fēng)格。
說完了真覺寺的歷史,下面小編就要給您說它的厲害之處了,就是金剛塔上的腳丫—佛足。金剛塔一共有五個小塔,佛足雕刻在中間塔的塔座上,其大小和成年男性的腳印差不多。
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我國最早的佛足是陜西玉華寺出土的佛足印,距今約1300多年,它足足有半米長,而且腳掌上還有千輻輪紋,五指上有螺王紋,全部圖案雕刻的精美有序,宛若天成。另外,在河南龍門石窟的東山擂鼓臺南洞的山巖縫隙中,專家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處佛足印,確定時間為武則天時期的天授年間,即公元690年—692年。在陜西的大雁塔,里面也陳列了一件佛足碑刻,即釋迦如來足跡碑,是唐代玄奘法師晚年讓工匠復(fù)刻的。
仔細觀察,真覺寺佛足位于一個金剛塔的中上方,足心朝外,背景是盛開的蓮花,兩旁還雕刻有佛門八寶。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這對佛足竟為凸雕,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具有很強的立體感,而這也是國內(nèi)十幾處佛足中唯一一處凸雕的,其他均為凹雕,因此也顯得尤為珍貴。
有很多讀者對佛足印還不甚了解。據(jù)說在佛寂滅之后,會留下自己的足印,供信徒頂禮膜拜,同時也是將福祉留在人世間。后來,信徒們就逐漸延伸出,畫佛足會消災(zāi)去難思想理念,比如小編今天說的真覺寺金剛塔佛足也有這樣的意思,同時也蘊含著“見足如見佛,拜足如禮佛”的深奧寓意。
如今幾百年過去了,在專家們的努力之下,真覺寺和金剛塔也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并且在專家們深入的研究之下,也發(fā)現(xiàn)了文化遺產(chǎn)背后更多的價值和意義,還是讓我們的歷史和文化都能得到更好的傳承的作用。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Hash:0095c5c13778086dee04e312d55b438bdb365b15
聲明:此文由 歷史解密坊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