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堂紀事
在西北政法大學雁塔校區(qū)中,最具厚重年代感的建筑只有大禮堂了。前段時間電視劇《中國制造》劇組在大禮堂前拍攝取景,讓我們的大禮堂因其厚重的年代感又一次火爆出圈。據(jù)說在大禮堂取景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只是這次在禮堂外面,以前也在禮堂里面取過景。
1949年西北局決定延安大學更名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南遷西安辦學,通遠坊和永樂店校址均為借用,1953年6月學校名稱由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更名為西北政法干部學校時,辦學地址仍在高陵通遠坊。學校對校區(qū)建設非常重視,派出二十多人的建校工作人員,對校區(qū)規(guī)劃、工程設計、建設質(zhì)量許多次研究檢查溝通。經(jīng)過一年半的建設,各項建設任務順利完成,學校在1954年5月19日起搬到今天的雁塔校區(qū)辦學,并沿用至今。50年代建設曾經(jīng)的教室、水塔、浴池、宿舍均已拆除,留下的只有大禮堂和中樓。
大禮堂是典型的蘇式建筑,外觀整體中規(guī)中矩,呈左右對稱結(jié)構(gòu),分三段式,前部舞臺區(qū),中部觀眾觀看區(qū),單層;后為控制區(qū),雙層。舞臺區(qū)有化妝間、演員換裝間、備臺區(qū)。左右兩邊有樓梯通向禮堂背后,更多候臺人員可以在禮堂外等候。 禮堂觀眾區(qū)左右各有兩扇安全門,后門為中式四開木門,主席臺為大概一米高的木質(zhì)舞臺。禮堂座椅為四人座鋼制架木質(zhì)連椅,背后有25公分左右寫字板,十分結(jié)實,連椅為棗紅色,鋼制架為綠色,每張椅子上用白色油漆印有“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字樣,標明椅子購置年代為1954年起學校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時期。
學校大禮堂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后西安高校中最早的建筑。我們知道西北大學太白校區(qū)也有一座禮堂,那是“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東北大學先遷北平,后因校長張學良來陜遷到西安,1936年2月在西安小南門外建筑校舍(今西大太白校區(qū)),禮堂就是此時所建。西大禮堂坐北朝南,磚混結(jié)構(gòu),由門廳、左右門房、左右廊房、禮堂大廳、后廳組成,總建筑面積1208平方米,整個平面略呈飛機形狀。雖然現(xiàn)在看起來西大禮堂又小又土,但在當時看則是莊重肅穆、典雅實用。
再就是建于1956年的陜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qū)圖書館,典型歇山式中國古典建筑,左右對稱,錯落分明,古樸大方,宏偉壯觀。建于1955年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主教學樓,也是一座有著中式風格的簡化斗拱門、柱腳與西式風格的團花、屋頂漂亮的建筑。建于1956年8月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主樓,也是一座典型蘇式建筑。1955年開始,交通大學內(nèi)遷西安后,也修建大量蘇式風格建筑。以上幾所學校這些近七十年的建筑大都經(jīng)過專業(yè)維修、保護尚在使用,有的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學校這所可以容納900多人的大禮堂曾是學校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學校重要會議、學生文化活動、大型教學活動等等都在大禮堂進行。學校的大禮堂承載我們對學校最美好的回憶。我們那一年的新生報到是在大禮堂門廳進行,交錄取通知書、照片、辦戶口和糧油關(guān)系、填各種表格、領(lǐng)各種表明身份證件……但忙亂中我也沒有忘記四處觀看我們將要度過四年光陰的學校角角落落,大禮堂是我看到過的最莊嚴的學校建筑。
莊嚴雅致的大禮堂承載著我們最美好的青春回憶!
在這里,我有幸聆聽我國著名交響樂指揮大師李德倫的交響樂欣賞講座。李德倫個子很高、壯壯的,戴副眼鏡,大概七十多歲的年齡,精神矍鑠,認認真真為我們這些生澀學生普及欣賞交響樂的知識,悅耳的鋼琴曲深深地吸引著我們。記得他在講到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后,完整彈奏一小節(jié),他講這就是命運在敲門。那時我不怎么懂,只覺得非常震撼。工作后買了第一臺收錄機,我順便為自己買了收錄理查德·克萊德曼彈奏這一名曲的磁帶。就是這次講座讓我第一次接觸到交響樂,接觸到鋼琴,淺薄的知識不妨礙我現(xiàn)在也會時不時聽聽鋼琴曲,聽聽交響樂,感受音樂帶給人的歡愉和心中的寧靜。還有一位健身教練戚玉芳,五十多歲人二十多歲身材,伴隨著音樂舞動,竟然比年輕人還青春朝氣,那是一個流行健美操的時代,我也曾暗暗發(fā)誓要好好鍛煉,可惜沒有運動細胞,身體協(xié)調(diào)性不好,就沒有堅持的興趣。
在這里,我們也曾聆聽了陳忠實、路遙、高建群等文學大家的講座,他們的講座讓我們感受到文學的力量。由路遙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人生》在大禮堂和行政樓中間空場放映。這是一個極好的放映場,銀幕綁在兩棵高大梧桐樹干上,放映機放在禮堂后面二層控制室??赐觌娪啊度松泛?,班里還組織開展了人生和愛情大討論。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yè)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边@段話讓我終身難忘,我也把這段話抄錄在日記本上。除一些大家講座之外,學長們也經(jīng)常露點崢嶸,后來成為著名文藝評論家的趙世民學長在大學時就在大禮堂為學弟學妹們開設文藝評論講座,一身黃大衣,一頂黃軍帽,風度翩翩,侃侃而談,敢情早就謀劃好未來職業(yè)方向,先拿迷弟迷妹們練練手。
大禮堂也曾是學生重要文藝演出場所,迎新晚會、畢業(yè)晚會、各種文藝合唱比賽等等,我沒有文藝細胞,主要當觀眾,我們年級有一些同學吹拉彈唱很是了得。學校專職攝影師杜超英老師曾發(fā)給我一張照片,照片上是我們年級一位女同學,齊肩短發(fā),一襲白色連衣裙,白色皮涼鞋,正在禮堂舞臺上引吭高歌,青春靚麗,太漂亮了。記得她唱的是荷蘭歌曲《白蘭鴿》,她就是那一只美麗的白蘭鴿。早些年學校七省區(qū)招生,西北五省區(qū)加上河南、湖北兩省,和我們一起入校還有一個新疆班,三四十個學生。從新疆青海寧夏來的大多能歌善舞,夏日晚上的操場上吉他、胡琴、手鼓聲伴著悠揚嘹亮的歌聲真是一道風景線。
要說使用大禮堂最頻繁的當然是學習,尤其是公共課,全年級450人一起上。我們83級是復校后的第五屆,留下學習的照片不多,不像前幾屆,尤其是79級、80級、81級。在校史館的展陳中有幾幅照片很引人矚目,全校兩個系三個專業(yè),學校只有平房教室,沒有教學樓,圖書館設在行政樓南副樓,閱覽室用的是行政樓幾間大些房子。從他們那幾張在大禮堂上課的照片中,我們看到的是每個人目光炯炯、聚精會神、如饑似渴。
到了我們這一屆,85年建起了1號教學樓,87年建成圖書館(我做學生時沒有使用上),但在大禮堂上課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在大禮堂上李鳳權(quán)老師的中國革命史,李鳳權(quán)老師身體消瘦,個子很高,戴副金邊眼鏡,錚亮的腦門感覺滿是智慧,尤其是他講課時喜歡走來走去,聲如洪鐘,滿口陜西腔讓他把中國革命史講得氣貫山河。李老師退休后筆耕不輟,寫出了《橫山起義》和《胡景翼傳》兩部黨史專著,對研究黨中央進駐延安前當?shù)攸h的活動有重要意義。我的法律專業(yè)邏輯學課老師是杜辛可老師,杜老師是陜北米脂人,從老延安大學畢業(yè)后留校,到之后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再到政法學院,歷經(jīng)學校各個時期,是學校事業(yè)的發(fā)展踐行者和見證者。杜老師課講得非常好,他一口濃濃的陜北口音讓同學們捏著鼻音競相模仿,他的邏輯課也讓我受益匪淺。后來是一位姓仝的邏輯老師給我們上了后面的課,才知道杜老師因病去世而沒能把課帶到最后。孫皓暉老師的課也是在大禮堂上的,聲音渾厚帶有磁性,很好聽的男中音,由于他的小說《大秦帝國》太過有名,竟記不準他到底給我們上哪門課。在禮堂給我們授課的老師很多,雖不能一一列舉,但都感念萬分。
彈指一揮間,幾十年過去了,大禮堂還在,只是舊了容顏,少了功能,但它帶給我們的記憶卻是經(jīng)久不忘!
本文作者趙慶菊,西北政法法律系法律專業(yè)83級2班校友,任職學校黨委宣傳部(校史館)。
(本文系作者原創(chuàng),圖片來自杜超英老師或者其他校友,轉(zhuǎn)載敬請注明出處。)
Hash:73fe103e294571eff97235550eba26a0da874043
聲明:此文由 青春都在西北政法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