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還有多少這樣默默無聞的古寺?
▼
古
寺
拾
遺
–
法隆寺
日本奈良的法隆寺東大殿,被譽為“現(xiàn)存最標準的唐代木結構建筑”,實為中國盛唐建筑的模仿。
“要看中國唐代的木結構建筑,只能到日本的奈良。”
80多年前日本建筑界學者驕傲和輕蔑的一句論斷,讓建筑師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心里很不好受。中國唐代的“大木作”建筑,以木材為建筑主體,雄壯宏偉,古雅沉靜,色彩質(zhì)樸,實為東方智慧之結晶。奈良留存著為數(shù)眾多的唐代木構建筑,而中華大地上卻“消失”了。
佛光寺東大殿轉角鋪作
之后他們歷盡艱辛來到山西五臺山,找到佛光寺,在泱泱大地上,偏僻深山中,首次在中國發(fā)現(xiàn)了歷史留存下來的唐代木結構建筑。
因而這座唐代建筑的出現(xiàn),足堪收拾人心。1937年,既是中原八年抗戰(zhàn)的肇端,也是國民政府“黃金十年”的絕響。發(fā)現(xiàn)佛光寺既是中國全方位力量積蓄的自然結果,恰也搶在最后關頭,占得先機,為民族的救亡和復興伏下吉讖。可以想象,梁先生和林先生的極度興奮不是沒有來由的。
1937年林徽因與佛殿主寧公遇塑像的經(jīng)典合影
1937年林徽因在佛光寺測繪經(jīng)幢
佛光寺東大殿立面圖
營造學社繪制東大殿剖面圖
或許,日本人那句刺耳的論斷今天依然是中國人難以直面的事實。而對自己建筑和文脈的破壞,自梁林夫婦驚喜中發(fā)現(xiàn)佛光寺之后,竟又愈演愈烈了40多年。
南禪寺,堪稱國寶的“南禪寺”,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唐代木結構建筑。
南禪寺中最著名的文物,是大殿里那幾尊唐代塑像。除了甘肅莫高窟外,這些都是內(nèi)地現(xiàn)存最早的佛教塑像,非常珍貴。可惜近年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文物搶劫,據(jù)《中國文物報》報道,1999年11月24日晚7點左右,三名歹徒闖進南禪寺,將保管人員打傷捆綁起來,割斷電話線,砸開佛壇的鋼網(wǎng)門鎖。大殿里的唐代佛像被當胸挖開,腹內(nèi)寶物被偷走,文殊菩薩的后背也被掏開,其余幾尊塑像同樣受到破壞。唐代特有的兩尊最美麗的“似宮娃”供養(yǎng)菩薩被鋸斷劫走,獅童塑像也從腳跟處被掰斷劫走。
法泉寺的很多建筑依崖而建。
人們蜂擁前往耀眼的敦煌,人山人海,一票難求,像一種不明就里的明星追捧。而一千公里外,同在甘肅省的靖遠縣,開鑿于1500年前北魏時期的法泉寺,更像一個寂寂無名的隱士。
一種蒼涼之中的建筑美感
古寺面對蒼勁綿延的山脊,竟有一種“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孤寂。瑟瑟山風中,僅聞屋檐下的銅鈴聲,聲聲入耳。
開鑿于北魏時期,經(jīng)隋、唐、五代及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的鑿修,逐漸形成洞窟連片,造像豐富,樓閣林立,古木參天的景象。因巖崖之下有泉水涌出,崖半山腰間又有“墨池”、“月牙”、“龍骨”三泓清泉,以“法門”和“清泉”立說,故名“法泉寺”。
法泉寺,又名“紅山石崖禪寺”,實與陜西法門寺、寧夏景云寺同承一脈。
依崖而建
然而,那些關于恢弘建筑的描述僅僅是過去式。法泉寺的建筑群在幾十年前的浩劫中慘被破壞殆盡,而今看到的建筑大部分均為近年來陸續(xù)重建。
玉佛樓,典型的“重檐三滴水,圓形攢尖頂”古建筑型制,盛行于明清,然而極少出現(xiàn)在寺廟建筑中,而一部分嵌于山崖之中的情況,應是獨一無二。
歷朝歷代法泉寺也引來了無數(shù)仰慕者。唐代開國功臣尉遲敬德監(jiān)修法泉碑記,明代兵部尚書彭澤在此游學,國畫大師張大千撰書楹聯(lián)……
較大的石窟
較小的石窟
法泉寺現(xiàn)殘留36個洞窟,保存有唐代以來雕塑佛像及壁畫等珍貴文物,具有重要的藝術欣賞和歷史研究價值。
中國古建筑史上的很多建筑類型,都在這里找得到或新或舊的痕跡,儼然一個古建筑博物館。
直至不遠前的1948年,歷經(jīng)戰(zhàn)亂的法泉寺仍保存完好,當時還有僧眾449人,其中方丈11人。
著名景區(qū)的寺廟依舊香火不斷,甚至翻新擴建得奢華,而法泉寺,佛光寺,南禪寺等等這樣國之瑰寶的古寺,帶著自己的古樸與幽靜,隱藏于山野之中,等待著國人去探望他們。
第二批現(xiàn)貨30個都承盤已全部售罄。第三批正在制作中,喜歡的朋友可以提前購買。8月20日準時發(fā)貨。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
Hash:e37d656310e0e607445c365b50064b869bc9588d
聲明:此文由 明清家具之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