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有一座寺,寺內寶塔塔摞塔,建筑風格真獨特
湖北襄陽是一座古城,提起襄陽,就會想起郭靖在此抗金兵的故事。夏季時節(jié),到湖北游玩途徑襄陽,遂在此逗留兩日。湖北的戰(zhàn)友盛情接待,帶著許言君游覽了古隆中、習家池和廣德寺等名勝古跡。廣德寺所處地理位置僻靜,實乃風水寶地。
廣德寺始建于唐代貞觀年間,原名云居寺,明成化年間襄王朱見淑為了埋葬他死去的妃子,看上了云居寺這塊風水寶地,將其死去的妃子葬于寺旁,并上奏憲宗朱見深將寺院遷往數里外的隆中山北,另建云居寺。于是云居寺也由此更名為廣德寺。
廣德寺不大,很是幽靜。中軸線上現(xiàn)存的建筑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多寶塔。山門“敕賜廣德寺”匾額為明代嘉靖丙辰年所立。寺內還有好幾塊圣旨碑,不過破損嚴重,但也說明此寺來頭不小。更為值得一看的是寺后的多寶塔。
多寶塔在廣德寺后院,為磚石結構,建于明代弘治七至九年(1494—1496),在全國諸多佛塔建筑中,其造型獨樹一幟。一層為八角造型,上層為五座小塔。五座小塔中,中間一座為藏式佛塔,另外四座皆為四層中式六角閣樓式佛塔,另外還有一座四角攢尖式方形罩亭,通往塔頂平臺。
多寶塔之典故應該是來源于《妙法蓮華經》的多寶佛。釋迦牟尼佛曾與多寶佛分座一起說法。
多寶塔于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為多寶塔所處的院落不大,加上樹木高大,很難拍到多寶塔的全貌。
多寶佛塔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至弘治九年間,為磚石仿木結構,通高約17米,由塔座、塔峰兩部分組成。
為磚石仿木結構,通高約17米,由塔座、塔峰兩部分組成。塔座高7米,成八角形,上迭淺檐,下奠矮基,磚砌角柱,石雕龍首。各墻均設有壁龕,上供石雕跌坐蓮臺佛像一尊,各壁設有石雕券門4個,正門上方石匾橫書“多寶佛塔”4字,下置3個“佛”字,嚴謹渾厚,蒼勁有力。塔峰置5座小塔,居中者為喇嘛塔,高10米,下置須彌座,上置蓮臺,與覆缽式塔肚承接;上置相輪,頂置鐵空蓋。
主塔四周有四座六角形五層密櫓式磚塔,并設有佛龕。塔的上下內外共嵌有石雕坐佛45尊,故稱多寶佛塔。
多寶塔前東側有一棵千年銀杏樹,曾受到明清兩代皇帝的賜封。明代嘉靖皇帝賜封其為“將軍樹”,清代康熙皇帝賜封其為“護法尊”。據說因為受封的原因,這棵銀杏樹的樹冠有一部分的葉子,不管春夏,這部分葉子是黃色的,象征黃袍加身,這也是廣德寺的一處妙景。
廣德寺內多寶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負盛名,雄偉壯觀,其建筑風格全國獨一。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塔旁有銀杏一株,4人合抱,高約35米。明嘉靖帝曾效漢武帝封松柏故事,賜以“大將軍”封號;以后,清乾隆帝又加封為“感應大將軍”,樹旁尚有碑刻似記其事。
我國多佛塔只有七座,而造型美觀的只有北京的一座和襄陽的一座,而五塔立于一個塔座,又唯襄陽的多寶佛塔所獨具,可見其珍貴。
廣德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466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30平方米。呈長方形,南北長250米,東西寬180米,寺院外的護寺壕溝,長1000米,寬10米。中軸對稱布局,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多寶塔。另有12塊碑刻。
金剛寶座塔是佛教密宗的一種佛塔建筑形式。起源于印度,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金剛寶座塔為印度菩提伽耶佛塔。
中國現(xiàn)存的金剛寶座塔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真覺寺(五塔寺)的金剛寶座塔、北京香山碧云寺的金剛寶座塔、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慈燈寺的金剛舍利塔、昆明官渡古鎮(zhèn)的金剛寶座塔等。
金剛寶座塔的樣式為方形塔座(金剛寶座)加上其上部的五座塔構成。塔座上的塔有密檐式、樓閣式、覆缽式等多種,有的金剛寶座塔還建在佛教建筑頂上。
金剛寶座代表密宗金剛部的神壇,五座塔代表金剛界五部佛主。五座塔代表金剛界五部佛主,中間為毗盧舍那佛(大日如來),東面為阿閦(chù)佛,南面為寶生佛,西面為阿彌陀佛,北面為不空成就佛。
Hash:51a36e86bd0cffbc83ffc4077aa507f2900c5859
聲明:此文由 許言君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