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洋古邑歷史鉤沉
“塔洋”是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時才起的名字,來源于鎮(zhèn)上的聚奎塔與遼闊的大田洋?,F(xiàn)在的塔洋鎮(zhèn)范圍,古稱端趙都,得名于其境內(nèi)的端山趙水之景(“端山聳翠”和“趙水凝香”分別為古時當?shù)刂摹碍倴|八景”之一)。端趙都作為元(末)、明、清、民國時期的會同縣(1914 年改名瓊東縣)縣治所在地,歷時600余年,歷史悠久,遐邇聞名。關(guān)于縣治的由來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圖:塔洋古代地圖
梁布縣治
會同縣,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劃樂會縣西北地區(qū)成立,縣治建于永安都烏石(今大路鎮(zhèn)內(nèi))。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年)土酋王高叛亂,燒毀縣治遷治于太平都(今潭門)。元至正年間(1341年),會同縣在太平都建縣署時,系在大梁上的紅布被突如其來的大風(fēng)卷走,不翼而飛,知縣認為,此乃天意示警,此處不利建治,而紅布落下的地方必定是風(fēng)水寶地,建縣治定為大吉大利。于是,知縣發(fā)布榜文告喻全縣,出重金厚賞尋找梁布下落。幾天后有人從端趙都端山(俗稱牛角墩)的樹枝上找到了紅梁布,因此知縣便決定遷治于端趙都的端山。
端山風(fēng)景秀美,林木蔥郁,是會同八景之一。南臨趙水蓮塘,塘中蓮荷盈盈,魚兒游嬉,彩蝶穿梭。當荷花盛開的時節(jié),風(fēng)送荷香,遠聞數(shù)里,小舟游于其中,彌蓋紅衣,宛如身在蓬壺;西北那一片廣闊的田洋,湓溪環(huán)繞,這里流水瀉碧,浪花飛雪,稻花滾滾;當水稻成熟的季節(jié),像金色的海洋,多異嶺秀其東,奇峰十圍,靈泉潺潺,拍天濤浪,環(huán)海戀眉,確是風(fēng)水寶地也。
端山原是土邑長王源壽之地,紅布示兆后,“公立捐出作為縣治,創(chuàng)建衙宇,頌定皂壯(公差),召集居民,新邑蓋翼翼哉”。王源壽為端趙建縣治貢獻卓越,功德無量,并被任為建治于端山的會同縣第一任知縣,從政18年,政聲蜚然。
圖:塔洋鎮(zhèn)聚奎塔
縣城的墻,歷史的歌
端山建縣治初時是沒有城墻的。明弘治末年,強盜竄犯縣署,搶劫縣庫。明嘉靖年間知縣柯應(yīng)風(fēng)“環(huán)端山而城之”,建起東、南、北之門城樓,門樓之間筑土墻連接,并在土墻上種植荊棘竹木。隆慶年間,土墻被強盜推毀,知縣唐仲用磚石筑起了城墻,高1.5丈,厚1丈,周長380丈城內(nèi)面積約190畝。建三個門樓,東門稱“賓蜴門”,北門稱“拱極門”,南門稱“萃和門”。穿過縣的樓門就到縣署,署門匾書為“裕后”。官府衙門設(shè)在城內(nèi),是縣城的最高點,易守難攻。東段稱城外,街兩邊除鋪面之外,只有一條狹窄彎曲的“Y”字街道。而廟殿即有七、八座其中有圣娘殿,忠孝廟,婆祖廟,孟蘭廟,黃帝廟。自端山建縣治筑起城墻之始歷經(jīng) 600多年,這塊風(fēng)水寶地成為會同、瓊東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端山書院的創(chuàng)建更成為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的一個載體。
圖:塔洋古邑風(fēng)情小鎮(zhèn)
端山書院,崇文尚仁
端山書院,原稱“應(yīng)臺書院”,于明萬歷三十七年(1603)會同知縣葉中聲創(chuàng)建,校址設(shè)在縣城東關(guān)門外,崇禎十年(1637)知縣夏鑄鼎重修,改稱“同文書院”。后多次移址更名,1732年知縣鐘璉捐資在城內(nèi)重建。在正齋東西建瓦房各五眼,中間建八角亭講堂,并美其名曰“端山啟秀”。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縣萬師敬建書院后正房一間三眼,二十八年知縣田浚卒通縣紳士捐資二百余金,重修大廳一座,前建八角講堂一間,外建西廊書房東西四間,大門一座,廚房家具備至。三十八年瓊州府蕭應(yīng)植書題匾曰:“端山書院”,后年久失修,傾頹多處。嘉慶十四年( 1809)邑侯江秋會通邑士庶民捐錢一千四百有奇串,重新修葺;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瓊東第一高等小學(xué)”。民國12年(1923年)府城第一高等小學(xué)改為“瓊東縣初級中學(xué)”。民國23年(1934年)更名為“瓊東縣簡易師范學(xué)?!?。日軍侵略瓊時,學(xué)校遷移于長坡良玖村上課。民國30年(1941年)為日偽維持會所逼,遷到嘉積大春坡,即現(xiàn)瓊海師范前身。
1915年,海南地區(qū)黨組織和革命武裝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楊善集考進了當時從南門進入就至縣門,縣門樓匾書為“光前”的瓊崖最高學(xué)府—瓊崖中學(xué)(今瓊臺師范高等??茖W(xué)校)。楊善集在校期間除認真學(xué)好各門課程外,還閱讀各種進步書刊,探索人生之道,辛亥革命后受護法倒袁運動影響,逐漸有了愛國思想,他邀有志同學(xué)王文明組織“青年觀摩會”,討論革命救國。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像春雷震動全國,這場反帝愛國運動,激發(fā)了楊善集的愛國熱情。并積極投入到這場運動中去,組織領(lǐng)導(dǎo)這場愛國運動、新文化運動。同年秋,楊善集從瓊崖中學(xué)畢業(yè),受聘于瓊東縣福田夏試小學(xué)當教員,1920年春至1921年冬在瓊東縣三合振文高等小學(xué)當教員。1922年春,被瓊東縣進步縣長王大鵬聘任為瓊東縣立第一高等小學(xué)校長。楊善集不辜負縣長對他的信任,整頓校風(fēng),領(lǐng)導(dǎo)學(xué)生參加新文化運動,幫助縣長推動新學(xué)制,破除迷信,整頓社會治安。1922年5月,楊善集辭去校長職務(wù),考進廣東工程學(xué)校,于1924年畢業(yè),被黨組織選送蘇聯(lián)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chǎn)主義大學(xué)學(xué)習(xí)。同年,和葉挺等同志被中國共產(chǎn)黨旅莫支部吸收入黨,從此踏上了偉大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道路。
圖:塔洋千秋雙廟
忠孝廟軼事連綿
在縣城東門一條狹長的街道上,有許多殿堂、廟宇,其中最神赫的要數(shù)忠孝廟。廟中供奉的是一位“忠義大都督”神像,是會同、瓊東縣在任知縣上任時又必拜謁的地方。各地信民到廟中拜祀絡(luò)繹不絕,有求財?shù)?、求丁的、求官的,解危解難的,使得廟里常年煙火繚繞,香火不斷。
忠義大都督何許人也?
忠義大都督王河,生于樂會縣永安都(今塔洋鎮(zhèn)紅莊水頭村)授土官。仁宗皇慶初,王高作亂,暴寇攻占縣府,縣主被擄,王公獨馬救主,而被斬下其頭級,但公仍提劍勒馬而未墜。當馬載公身回到家時,家人聞其馬嘶聲出來迎接時,公身乃墜。縣主臨喪哭祭表其忠義,并詳文咨部奉旨敕封忠義安邦大都督,“忠孝廟”緣是費公幣,擇官地,建厥于縣治所在地,即會同縣城東門。供全縣人民欽仰其靈,縣主親臨主持拜謁,每逢旱澇疾病,有求則應(yīng),是忠孝靈神也。
相傳忠孝廟有件軼事。在某年深秋,府中有位在任的縣官貪污腐敗,劣跡斑斑,被鄉(xiāng)紳舉報,上峰準備派巡按巡查,縣官懼怕丑事暴露,人到死時也為善,便到忠孝廟在神像面前舉香懺悔,并在廟的后殿自縊身亡,三天無人認尸。
公元1913年會同縣因與湖南省沅道會同縣同名,更名為瓊東縣,1950年瓊東縣治遷往嘉積,“忠孝廟”失去了管理。由于受颶風(fēng)侵蝕,墻體傾頹,無忘圣恩,經(jīng)王氏父老商議,集資遷往嘉積里邦村重建,更名為“忠義廟”。
圖:北壇祭祀碑
清官贊
端山(今塔洋鎮(zhèn))自1341年會同縣從太平都斗牛鄉(xiāng)(今潭門鎮(zhèn))遷于此成為縣治,至1913年易名為瓊東縣,1950年瓊東縣治遷于嘉積和樂會縣合署辦公,這里歷經(jīng)600多年的滄桑,在這縣署大廳辦公視事的知縣有223人(含知縣代理知縣),其中會同縣知縣173人,瓊東縣縣長50人,在這些知縣、縣長中不乏清官廉吏。塔洋鎮(zhèn)上曾出土一塊200多年前樹立的碑石,經(jīng)清洗,碑文字跡清晰,右面刻“公諱字方山,號敬齋河南衛(wèi)輝府延津人,冰清玉潔,萊柏召棠”,中間刻“特授會同縣正堂加三級紀錄十次張邑侯遺愛碑”;左面刻“五載膏澤,四民不忘,乾隆二十七年仲夏月轂闔邑民仝立”。碑的出土驚動了全鎮(zhèn),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觀賞。有幾位村民自發(fā)捐款,請來水泥匠,明師指點后,將碑石在原處豎立起來,設(shè)置了祭臺,供放祭品,燃燒香燭祭拜。自那以后,每逢佳節(jié),人們都自發(fā)地購買祭品擺放祭祀,香火繚繞,常年不斷。
為何這塊碑石會引起這么大的效應(yīng)?最重要的是它激發(fā)了人民群眾對清官的情結(jié)。千百年來“清官情結(jié)”深深地沉淀在人民群眾心中,已成為一種世代相傳,影響著老百姓的思想行動。
一個地方官為官一任,是清正廉明,或造福一方,還是固循守舊,廉碌無天?甚至魚肉百姓,中飽私囊?這是清官與貪官的區(qū)別。老百姓心中有桿秤,是功、是過、是罪、待后人去評說。正如河北省獻縣縣委書記朱惠民1985年在《得句廬聯(lián)存》中寫道:“一官在任,辭多溢美,蓋畏其勢而討其好地,及其卸任,是非功過,始所得言,人去后有政聲,是真賢也,而任欲知得失,問其左右莫如聞于民眾,正襟危坐莫如茶飯閑談,不經(jīng)意之言始是真言,故余嘗有聯(lián):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時”。
Hash:52a1b1e2f6dbe5c874a5af00bfed213f4fad000e
聲明:此文由 寶島海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