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石獅小巷里的百年紅磚古厝,修繕花了3000萬,免費開放太美了
閩南人的紅磚厝,不僅是一種房子,很多時候更是一種情結。壯麗的閩南紅磚古厝主要分布于福建廈、漳、泉等地,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 ”是對閩南紅磚建筑特色的形象表述。
每一棟紅磚古厝,幾乎都能說出一段故事,畢竟當年能蓋這種紅磚厝的都是非官即富,并非一般老百姓能蓋得了住得起的。在泉州石獅的湖東公園邊上,繞過七拐八拐的小巷子,王起沃紀念館便坐落于此。
王起沃生于清咸豐八年,字文山,號慎齋,清授五品銜,祖居晉江鰲城,支祖遷居湖邊引東,乃旅居菲律賓愛國華僑。十三歲漂洋過海到菲律賓謀生,由于誠實經營,講究信用,他的米行生意越來越興隆,生產的大米銷售到日本關島等地,成為一位富商,被譽稱“大米王”。1900年,他回故鄉(xiāng)石獅興建古厝,總建筑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歷時10年方才建成。這座歷經百年、承載歷史與文化的建筑瑰寶于2019年以王起沃紀念館的形式出現(xiàn)。
王起沃紀念館全館共有房間30間,全部為清代建筑構造。主落部分為二進五開間傳統(tǒng)閩南大厝,東側帶一護厝,護厝帶二層小姐樓及四角倒水亭,為磚木結構傳統(tǒng)民居。入古厝大門,門楣上是“歡萬家”與“惟善為寶”的泥灰堆字,既與青石匾上的家訓遙相呼應,又顯露出王起沃對子孫道德教化之重視。
入門右手邊是上學堂,百余年來,古厝中始終傳承著欣欣向榮的育人文脈。王起沃一生崇德向善、重視文化,踐行“惟善為寶、讀書積德”的家訓,在王家大厝竣工之后,他用大厝的埕頭“三間仔”辦作私塾,并延聘了私塾老師王奎章和萬超然,為本村十多名男、女學童免費教授中英文課程,創(chuàng)辦了當時極有名的“湖東學堂”,即今石獅新湖中心學校的前身,授人以學,造福一方百姓。紀念館再現(xiàn)了當年私塾的場景。
左手邊即建筑的主體部分,進入之后首先是一個天井,天井地面鋪設條石。天井東南側設一階花崗巖踏步,踏步上即正廳。
天井兩側為櫸頭,櫸頭為二層建筑,櫸頭楞木上做樓板,二層為風樓,風樓建筑樣式及布局為石獅當?shù)毓琶窬咏ㄖ厣?,平面布局為“T”字形,雕梁畫棟。
閨閣為王起沃孫女王清照女士的日常起居室,朱顏未改,布局精致。王清照女士還有另一身份,她是石獅著名的商人許榮茂先生的夫人,她與祖母鄭烏蜜女士、父親一起在這里生活了24年,現(xiàn)在這邊展示了王清照女士收藏的一些藏品,包括珠寶、限量版漆畫古箏等,正中還有她的一張油畫像。
攬月起中懸掛一幅鄭烏蜜的畫像,真的是大家閨秀,超級有氣質啊。而紀念館中的“祖母房”位于頂落廳堂西側,為鄭烏蜜的舊物展示間與日常起居室,一張極富閩南風韻的18堵紅漆安金古早眠床,配套的紅漆安金條凳、衣柜、臉盆架、梳妝臺等都富貴華麗,這些都是鄭烏蜜生前所用舊物,也是她對生活的精心裝點。
正廳門額上懸掛“勤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八個大字,可以說是王起沃先生一生的寫照,正中則懸掛有王起沃的畫像一幅。
從后院木制樓梯可以登到二樓,從高處俯瞰這座古厝,屋脊飾有精美花草走獸灰塑,脊中間嵌補紅色花磚,燕尾翹腳,滴水獸也保存較好。
后花園還矗立著王起沃先生的雕像一座,配以花草樹木,格外的清幽。這樣一座百年古厝,修繕花了3000萬元,全部都是由王起沃的后人王清照女士出資,在修繕完后,王家后人又將它無償獻給了國家,作為石獅市博物館分館,以愛國主義教育及家風家訓傳承為主題,免費向社會開放。
一座百年的紅磚古厝,不僅僅在于建筑本身,更是它背后整個家族愛國情懷以及顯赫榮光。在石獅小巷里有座很美的紅磚古厝,穿越百年的歷史,修繕花了3000萬卻無償捐贈免費開放!
Hash:fed09cb881fa20f37cfaa2bfb42fbd7922422b8f
聲明:此文由 duck_ye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