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曾經(jīng)有個唐山縣,是唐侯故土、周世宗故里,名稱叫了七百多年
唐山縣是邢臺隆堯縣西部原堯山縣的曾用名,隆堯縣地處冀南平原,隸屬河北省邢臺市,全縣總面積749平方千米,人口50萬人。隆堯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始于夏商時期,正式建制于西漢。1174年改名為唐山縣,到1928年更名堯山縣,1947年由隆平、堯山兩縣合并而成隆堯縣。古代典籍有堯、舜治水的記載,后周皇帝郭威和柴榮、翻譯家彥琮、教育家孔潘、《五方元音》作者樊騰鳳等諸多仁人志士皆出于此。
從1174年到1928年,唐山縣名稱叫了約754年。
唐山縣→隆堯縣
唐山縣是邢臺隆堯縣西部原堯山縣的曾用名,金大定中(1174年),因避金世宗完顏宗堯之諱,改堯山縣為唐山縣。傳說堯山是唐堯帝封授之山,堯帝曾親登其上,以觀洪水,后又是納舜之處,因此唐山也就是堯山。唐山縣今屬邢州,元屬順德路,明清屬順德府,歷經(jīng)751年后,到了民國17年(1928年),政府欲升京東唐山鎮(zhèn)為唐山市,因唐山縣與唐山鎮(zhèn)重名,故此又恢復(fù)堯山舊名,1947年8月,隆平縣、堯山縣合并為隆堯縣,今屬邢臺市。
唐山縣歷史沿革
唐山縣是唐帝堯受封采地,夏《禹貢》為冀州之域,商祖乙遷都于邢臺,始屬邢,周代屬邢國,春秋時為晉國所轄,三卿分晉后屬趙國。秦時屬巨鹿郡,公元前206年置柏人縣,北魏改柏人縣為柏仁縣,隋朝時柏仁縣又屬邢州,唐初武德元年置東龍州,后改縣屬邢州。唐天寶元年(742年),柏仁城毀于水,縣治東遷于現(xiàn)堯城鎮(zhèn)。因去北有山,山以堯名,縣以山名,堯山縣名便由此而始。金大定中(1174年)改為唐山縣,屬邢州。元屬順德路,又省入內(nèi)丘縣,尋復(fù),明屬順德府,清朝因之。民國17年(1928年)復(fù)為堯山縣。 1947年8月隆平、堯山兩縣合并為隆堯縣,各取首字合稱而得名。
光緒7年,順德府唐山縣地圖
“唐山縣”地震和唐山市地震
1966年邢臺地區(qū)連續(xù)發(fā)生了5次6級以上地震,被稱作邢臺大地震,其中破壞最大的一次是隆堯縣的6.8級地震,1次是寧晉縣的7.2級地震,由于6.8級地震發(fā)生于深夜,7.2級地震發(fā)生于下午,所以6.8級的地震破壞和造成的傷亡不比7.2級地震小。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河北省唐山發(fā)生了強度里氏7.8級(矩震級7.5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xù)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
巧合的是邢臺地震中心之一的隆堯以前叫唐山縣,唐山地震又發(fā)生于唐山市,河北這2次大地震全都和唐山有關(guān)哦。
唐山八景
即順德府唐山縣的八景,出自明清《唐山縣志》和《順德府志》。
(1)堯山隱現(xiàn);(2)泜水浮沉;(3)干言餞跡;(4)圣井彪流
(5)孔岡遺文;(6)神槐障岸;(7)曲洞飛云;(8)香泉潤稻
唐山縣的風(fēng)物:
柏人城
柏人城位于隆堯縣雙碑鄉(xiāng)境內(nèi),為趙國軍事重鎮(zhèn)。城廓面積約4平方公里,原有9個城門,北鄰泜水,三面環(huán)崗,依山傍水,形勢險要。城墻系夯土建筑,全長8017米,城墻平均厚度15.1米,最高處9.15米,城墻夯土層為10厘米左右,總土方堆積量達110多萬立方米。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務(wù)山
唐堯帝采封之山,宣務(wù)山石窟坐落于縣城西北7.5公里的宣務(wù)山之巔,曾有千佛殿、同聲谷石室、臥佛殿等建筑。石窟有隋代碑一幢,唐碑三幢,就山刻成,俗稱“沒影碑”;宋碑兩幢。千佛殿石室內(nèi)外壁上刻有739龕摩崖造像,大部是一佛二菩薩,最大龕高0.8米,寬0.97米,造型優(yōu)美,別具風(fēng)格。還有“準提塔”、“妙法蓮華”經(jīng)刻。文革后無存。
唐山縣名人
1、唐代名將——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戰(zhàn)國時期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與白起、王翦、廉頗并稱“戰(zhàn)國四大名將”。戰(zhàn)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李牧也是趙郡李氏之祖。
2、唐山帝王——郭威
郭威(904—954),即后周太祖,五代周王朝的建立者,951-954年在位。字文仲(一作字仲文),邢州堯山(今隆堯縣西部)人。
3、唐山帝王——郭榮
郭榮,即柴榮(921—959),在世時名叫郭榮,即后周世宗,954-959年在位。邢州堯山柴家莊 (生于邢州龍崗)人。郭威內(nèi)侄、養(yǎng)子。登基后進行全面整頓改革,懲辦貪污,招撫流亡,獎勵生產(chǎn),取消苛捐雜稅,整頓軍隊。后陸續(xù)攻占了南唐的江淮等地,為北宋的統(tǒng)一繁榮奠定了基礎(chǔ)。宋朝建立后,改郭榮為柴榮。
4、唐山高僧——彥琮
彥琮(557—610),隋代僧人,佛教翻譯家、編纂家,俗姓李,趙郡柏(今邢臺隆堯西南)人。曾于朝堂講玄學(xué),并與楊廣講論佛經(jīng)。專梵文,主要從事譯經(jīng)、撰述、編纂,先后譯經(jīng)計二十三部一百余卷,著有《辯正論》《通極論》《辨教論》《通學(xué)論》等。
5、清代學(xué)者——樊騰鳳
樊騰鳳(1601—1664),字凌虛,明末唐山縣西良前村人。明末清初著名學(xué)者,音韻學(xué)家,撰《五方元音》流傳于世。
6、唐山名相——李懷遠
唐朝中宗時丞相,字廣德,邢州柏仁(今河北邢臺隆堯)人。歷任司禮少卿、邢州刺史、冀州刺史、同州刺史、太子左庶子兼太子賓客、右散騎常侍、春官侍郎、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拜秋官尚書、兼檢校太子左庶子、賜爵平鄉(xiāng)縣男。神龍初,除左散騎常侍、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金紫光祿大夫,進封趙郡公,特賜實封三百戶。贈侍中,謚曰成。
7、北齊侍中、驃騎大將軍——李元忠
李元忠(486-545年),字元忠,趙郡柏人縣(今邢臺隆堯縣)人。北魏大臣,鎮(zhèn)西將軍李恢之孫。歷任殷州刺史、太常卿、殷州大中正、征南將軍,封晉陽伯,食邑五百戶。由兼任中書令,轉(zhuǎn)任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追贈使持節(jié)、司徒、大將軍、都督定冀殷幽四州諸軍事、定州刺史,謚號敬慧。
8、北齊昭信皇后——李祖娥
李祖娥,趙郡柏仁縣(今邢臺隆堯縣)。北齊文宣帝高洋皇后,上黨太守李希宗之次女,母為博陵太姬崔幼妃。 出身趙郡李氏,南北朝時期的北方世家大族。史書記載李祖娥容德甚美,溫婉可愛,才貌雙全,為其父李希宗的掌上明珠。十幾歲時便傾國傾城,為丞相高歡所中意嫁給次子太原郡公高洋,明媒正娶后,成為太原郡公夫人。 高洋建立北齊后,被封為可賀敦皇后。
唐山縣城隍廟
Hash:53b937ee0eccb8a75da7e999c02f952e78621a67
聲明:此文由 丹楓飛云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