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古建筑丨白衣寺塔及白衣菩薩殿
白衣寺塔及白衣菩薩殿位于蘭州市城關區(qū)慶陽路 192 號,始建于明初,萬歷、崇禎及清道光、咸豐年間多次重修。據(jù)清咸豐十年(1860 年)《補修白衣寺塔記》載,“白衣寺為前明肅藩王所建,相傳乃王妃之功德,至今四百余年,數(shù)則重修”。1981 年,白衣寺塔(包括大殿)被公布為甘肅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由蘭州市博物館管理和使用。
白衣寺原為院落式布局,坐北向南,沿中軸線對稱布局有 10 座建筑,包括山門、土地祠、伽藍祠、白衣菩薩殿、多子塔、送子將軍祠、旃檀神王祠、送子催生三慈母宮、眼光痘疹三慈母宮、文昌閣等。后在蘭州市城市改造過程中,白衣寺院落及大部分建筑被拆除,今僅存舊址及多子塔、白衣菩薩殿,總占地面積4000 余平方米。
白衣寺大殿,亦稱“白衣菩薩殿”,因殿內(nèi)供白衣大士觀世音菩薩畫像而得名。據(jù)寺內(nèi)存《補修白衣寺塔記》碑相關記載,大殿建于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 年)前后?,F(xiàn)存大殿為磚木結(jié)構(gòu)七架梁單檐歇山頂,前檐出廊一間,面闊四間(13.5 米),進深三間(14.1 米),后檐僅明間出抱廈一間。廊檐下施大小額枋,枋間置瑞獸紋隔架墩,枋下通間施二龍戲珠雀替。前檐廊心墻磚雕。明間金柱間裝十二扇槅扇門,兩側(cè)砌海棠心檻墻。屋面覆蓋筒板瓦,脊筒子雕飾蓮紋,正脊飾兩端飾盤龍吻,中部置寶瓶三座;垂脊飾五把鬃垂獸;戧脊飾三把鬃戧獸。殿內(nèi)后部有佛壇,原有白衣大士觀世音菩薩像,今無存。
多子塔,也稱白衣寺塔,位于院內(nèi)中部,明崇禎四年(1631 年)修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維修。八角十三層實心磚塔,由覆缽式塔身和樓閣式塔身結(jié)合而成,分為塔基、須彌座、覆缽塔身、樓閣式塔身、塔剎五部分,總高 25.7 米。塔基為折角正方形,高 2.8 米,邊長 7 米,青磚砌筑,臺基外沿鋪條石。塔基之上為青磚砌筑須彌座,平面也為折角正方形,下層為青磚砌筑的圭角,磚面雕刻瑞草圖案;上層為十九條層青磚磨制砌筑的枋、梟混、束腰等,其中束腰部分雕飾最為豐富,有大小28 八塊青磚浮雕佛教故事和牡丹、祥云、柏樹、君子蘭、芙蓉、菩提樹、翠竹等圖案。塔身也由兩重組成,下層為覆缽式塔身,坐于須彌座上,覆缽高 6 米,頂部直徑 5.1 米,肩部直徑 5.9 米,底部直徑5.6 米,南向開一券拱式佛龕,龕高2.5 米,寬1.2米,深 1.5 米,龕內(nèi)原置燃燈、釋迦牟尼、彌勒三尊佛像,已無存;龕門為青磚砌筑的枋木結(jié)構(gòu)門柱、額枋、雀替,門額上方磚雕瓦壟、椽子、博風板等,形成懸山屋面,門外兩側(cè)磚柱上刻正楷陽文對聯(lián):“玉柱玲瓏通帝座,金城保障永皇圖?!蔽菝嫔戏角妒乙粔K,匾上刻陰文草書“聳瞻震旦”四字,落款“太華道人崇禎辛未孟夏之吉”?!疤A道人”為明肅王朱識鋐的道號。覆體塔身之上再建一座樓閣式塔身,平面八角形,共十二級,高 18.5 米,樓閣層層疊澀飛檐,每面都開一龕,龕內(nèi)塑有佛像,總計 96 尊泥塑佛像。塔身各層檐角均掛風鐸一個,風鐸之大小,依層高而變化,共 96 個風鐸,其中頂層 8 個為銅質(zhì),無銘文,其余均為鐵質(zhì),并鑄有銘文“獻叩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八月中吉日”,證明了清道光年間維修之事。頂部塔剎結(jié)構(gòu)較為簡單,通高 1 米,均為釉陶中空部件組合而成,底部剎基由藍色釉陶仰蓮組成,其上坐金黃色釉陶混圓,混圓上坐綠色釉陶相輪,剎身之上為葫蘆形寶瓶,整個塔剎組件由木剎桿貫穿,插入頂層塔身內(nèi)。
1987 年,蘭州市人民政府籌資進行維修,在塔剎及頂層塔身中發(fā)現(xiàn)一批文物,有佛經(jīng)、白瓷供養(yǎng)人像、金銀壓勝錢、佛名符牒、鎏金銅佛像、明代絲綢、頭發(fā)、鏍絲蓮嵌白玉送子觀音簪、銀質(zhì)福壽壓勝錢、銅鏡、明代銅錢、絲綢絹帕等。其中鏍絲蓮嵌白玉送子觀音簪上鐫“肅王妃熊氏施伴讀姚進兼裝。祟禎伍年(1632 年)捌月拾日”銘文。
2014年,經(jīng)報請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關于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的通知》(甘文局發(fā)〔2014〕300號)公布其保護范圍為:“東至白衣菩薩殿東山墻外側(cè)以東12 米,南至鐵柱宮南側(cè)臺基以南12 米,西至白衣菩薩殿西山墻外側(cè)以西15 米,北至白衣寺塔塔基北側(cè)以北40 米。” 2018年,省文物局、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公布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甘文局聯(lián)發(fā)〔2018〕3號)公布其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向東、南、西、北各延伸20 米?!?/p>
Hash:62b247c8a8d69d9f0137a2a15bc76ec325f0ec43
聲明:此文由 發(fā)現(xiàn)甘肅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