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風(fēng)光在潛山
文/王曉
提到鄰近江蘇的安徽,我們頭腦里先后蹦出的是黃山,是九華山,一個是世界名山,一個是佛教圣地,名聲都響。我們此行應(yīng)該有三座大山,除了這倆,還有天柱山。后者的名氣與前兩者比起來要小得多。然而,給我留下極美好印象的就是天柱山,我為它俊朗的風(fēng)格、寧靜的氣質(zhì)沉醉。
清晨,車子在朦朧中一路向西。天色漸明,微風(fēng)細(xì)雨透寒意,心情水洗般清亮歡快,這是一次期盼已久的旅程,是對一年來勞累的慰問,是身體的全面休整,是心靈的徹底放飛。好像只是瞇了一會兒,就進(jìn)安徽境內(nèi),第一站目的地安慶市所轄潛山縣,這里的一切看起來平淡無奇,與我們那兒的農(nóng)村一模一樣,看上去并沒有什么奇異風(fēng)景值得我們欣賞,多少有些讓人失望。
驚喜就在失望透頂時來臨,道道山脊如連綿玉屏,追逐著奔入我們視野,重巒疊嶂,莽莽蒼蒼,經(jīng)雨更新。導(dǎo)游說:“龍行風(fēng),虎行雨,貴客來潛山,先給你們洗塵?!笨吞自捓镉胁荒芫芙^的親近。這綺麗山川是大別山東段,此前聞所未聞的潛山小縣城,歷史悠久得很。春秋時期這里就是皖國封地,地理位置重要,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譽。
何為潛山?真正的天柱山主峰藏于重重疊疊高峰峻嶺之中,故名潛山。地因山名。境內(nèi)潛河流轉(zhuǎn)。攝影家的鏡頭下,山高峻近天,水幽長纏綿,山水相依,有一種安寧大氣得讓人不能呼吸的美。潛山行不斷帶給我們驚喜,山谷流泉別有洞天,一條峽谷自北向南透迤,一股清泉依勢奔流,摩崖石刻隨處可見,王安石、黃庭堅、蘇軾等人的名字、詩作在此尋常得很。不少石刻內(nèi)容類似于今天的到此一游,但隔著久遠(yuǎn)的年代,風(fēng)雨侵蝕,自有厚重的滄桑。尤其是一幅祖孫輩的石刻更令人稱奇:當(dāng)年爺爺乘興而來,多年后孫子再游山谷,見祖父手跡,欣然提筆。崖壁上的詩文題字,大如斗,小如盅,峭壁之上,隧洞之中,哪里都有,不僅是研究書法石刻的珍貴史料,更是研究人文社會的重要實物。
山谷兩壁,植被茂盛,春天應(yīng)該是花紅樹綠,此時已然秋末冬初,樹葉紅黃斑駁,細(xì)雨清洗,更見斑斕。一頭巨大的石牛臥在山谷中,流泉飛瀑或遠(yuǎn)或近。黃庭堅游山谷寺石牛洞,喜歡這地方林泉優(yōu)美,自稱山谷道人,有詩為證:“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駕我山谷路?!比绱擞撵o雅致的地方適宜和詩論文、暢敘友情、參悟人生。
導(dǎo)游是潛山人。人漂亮,嘴厲害,腦子也夠用。她接上我們,看細(xì)雨不歇,當(dāng)即決定更改行程,雨中游山谷流泉,晴天登天柱山峰。如果按約定行程,我們的旅途一定很糟糕:雨中登山,除了霧氣什么都看不見;晴天游山谷流泉,瀑布流量必受雨水影響。導(dǎo)游生怕外地游人對天柱山留下不好的印象。
這一改就改出了另一番氣象,第二天大早,陽光燦爛,這樣的天氣最適宜登山,我們的心情為之一振。
大別山自西北蜿蜒而來,進(jìn)潛山境,突起一峰如擎天巨柱,四周群峰拱衛(wèi),此山即名天柱山。在海拔1488.4米的尖頂上,“蒼天一柱、孤立擎天”兩行八字清晰可見。石柱山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岳,被道教尊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
雖是世界地質(zhì)公園,剛晉升的5A級風(fēng)景區(qū),卻不見游人摩肩接踵??諘绲纳街校宋覀?,少見三三兩兩散客。再有就是挑沙上山的挑山工。索道盡頭險峻處需要游客獨立行走和攀登。石頭巨而圓,洞穴幽而險,人蜷縮爬行,險要出側(cè)身擠出,氣喘吁吁之際,問歇擔(dān)的挑山工,挑沙子上山作何用?修路。一擔(dān)多少收入?一斤5毛,沙子浸水沉,一擔(dān)至多120斤,一趟掙60元??帐值巧綒獯缗?,這差一個臺階掙不到手的60元,給我上了一堂關(guān)于付出與收獲的課,心境立馬寬闊、平和。
因為有天柱山,因為有石牛古洞,潛山才吸引了那么多的文人墨客,留下手跡和故事。不論是在石牛古洞穿行欣賞摩崖石刻,還是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親近藍(lán)天白云,禁不住慷嘆:潛山是個好地方。
Hash:d66317460d9001f10389fccb8fc0e2364e4ec146
聲明:此文由 新商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